上交所推進科創板籌辦11只創投概念股被社保連續3個季度持倉

上交所推进科创板筹办11只创投概念股被社保连续3个季度持仓

上交所推进科创板筹办11只创投概念股被社保连续3个季度持仓

■本報記者 任小雨

日前,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總經理魏剛表示,科創板和註冊制結合在一起,不單單是一個簡單的板塊,實際上是構成了一個新市場,在現有的幾個板塊市場之上做一個增量的改革。目前正在積極推進,整個設計裡面會把風險防控作為一個重要內容進行。

對此,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科創板的推出是我國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措施,是原有資本市場的有效補充,有利於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助力更多小型雙創企業通過融資發展壯大。在此推動下,創投企業的估值有望進一步提升,預計未來創投行業持續增長仍可期,創投領域相關標的有望迎來跨年度行情。

二級市場上,11月份以來,創投概念板塊異軍突起,整體累計上漲13.38%,板塊內114只成份股月內實現上漲,佔比逾九成。其中,11月份以來累計漲幅超過兩成的個股共計45只,甚至有10只個股在此期間股價飆升50%以上,具體來看,市北高新、民豐特紙、弘業股份等3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超100%,分別達到123.96%、122.00%、120.36%,魯信創投(83.74%)、德美化工(72.87%)、張江高科(70.62%)、上海三毛(65.75%)、復旦復華(62.76%)、九鼎投資(50.83%)和華儀電氣(50.41%)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也均超過50%,盡顯強勢。

資金大量湧入成為創投概念股強勢崛起的主要推動力,月內板塊整體呈現大單資金淨流入態勢,合計吸金20.37億元。其中,中興通訊(119529.35萬元)、張江高科(44279.63萬元)、魯信創投(23825.24萬元)、凱撒文化(18794.92萬元)、市北高新(16902.61萬元)、東軟集團(16561.50萬元)、金證股份(13604.40萬元)和民豐特紙(10556.87萬元)等8只個股期間受到1億元以上大單資金佈局,另外,包括復星醫藥(9818.29萬元)、復旦復華(9651.63萬元)、東湖高新(9203.14萬元)、紫江企業(8876.71萬元)和西隴科學(8270.24萬元)等在內的44只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淨流入也均超1000萬元,上述52只概念股合計大單資金淨流入達43.67億元。

除大單資金青睞外,創投領域上市公司基本面改善明顯,成為機構資金提前佈局的重要因素之一。《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昨日,已有53家創投領域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家數達到32家,佔比60.38%。其中,順利辦(711.64%)、華昌化工(547.26%)、華茂股份(481.09%)、卓翼科技(346.37%)、長源電力(204.85%)、華西股份(155.00%)和杉杉股份(132.49%)等7家公司均預計2018年全年淨利潤同比翻番,中青寶、深賽格、二三四五、新海宜、海南海藥、河鋼股份等6家公司2018年全年業績有望同比增長均超50%。另外,聖濟堂、中關村、報喜鳥、博瑞傳播、南天信息等5家公司2018年全年業績均有望扭虧為盈。

估值方面,截至目前,已有52只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低於30倍,凌鋼股份(6.07倍)、萬華化學(6.66倍)、北京城建(8.01倍)、南京高科(8.34倍)、海越能源(9.60倍)、隧道股份(9.81倍)、粵高速A(10.78倍)、杉杉股份(11.10倍)、河鋼股份(11.10倍)、巨化股份(11.36倍)、南紡股份(11.64倍)和輔仁藥業(11.94倍)等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均不足12倍,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估值優勢較為顯著。

進一步統計發現,截至三季度末,社保基金已連續3個季度持倉11只創投概念股,按持股數量排序分別為中興通訊(7883.41萬股)、鳳凰傳媒(7051.15萬股)、萬華化學(5629.01萬股)、金髮科技(4300.01萬股)、水晶光電(4094.70萬股)、華工科技(2959.49萬股)、粵電力A(2499.50萬股)、愛建集團(2200.00萬股)、雲南白藥(1322.80萬股)、中國寶安(715.00萬股)和水井坊(611.29萬股),後市配置潛力凸顯,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