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故意隱瞞的病史!她因此丟掉了性命……|醫脈故事

導讀

聰明的患者都會一五一十的交代所有病情,醫生會根據病情急緩進行取捨。




那些被故意隐瞒的病史!她因此丢掉了性命……|医脉故事

很多人一患病,焦急萬分,四處就醫和做檢查,結果當真正碰到醫生的時候,彙報病史的時候反而丟三落四。一份詳盡的病史,能讓醫生在短時間內很快掌握患者的病情,並判斷疾病發展趨勢,避免醫生對疾病及病人的健康狀況產生誤判。然而,這一點經常被患者忽略。

病歷的複雜程度依據疾病類型、患者患病時間長短等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病人基本狀況‘’自述 (既往病史、家族史、過敏史、症狀描述、生活習慣等),診斷結果 (化驗報告、影像學資料、病理資料等)‘’臨床診斷記錄,治療過程(手術記錄、用藥情況)等。病歷的專業整理,並不是簡單羅列,而是重點突出,這需要醫生的精心篩選及與患者的詳細溝通問詢。

但是總有些患者故作聰明,我們來看看這幾個典型。



那些被故意隱瞞的病史!她因此丟掉了性命……|醫脈故事


隱瞞病史,來考驗醫生的水平?

記得有一次我在消化內科,患者是一位多年腹瀉的老年女性。當我問到患者高血壓詳細病情的時候,接下來的一段對話讓我十分窩火。


“平日最高的血壓是多少?”

“你難道你自己不會量血壓嘛!”患者兒子直接甩了一句。

“那平日吃什麼藥控制血壓?”

“沒帶,你自己重新開一個就好了。”

“除了高血壓,還有別的疾病嘛?”

“你這醫生就搞笑了,問東問西,你是看病還是問病?我要你幹嘛!”


“你給我出去!!!!”這句話差點就蹦了出來,結果我還是忍住了。內心深處這句話我罵了好幾遍。

我走的時候患者兒子還在罵罵咧咧:這個醫生一看水平就不行,根本就不會看病……整個病史採集我內心都是燃燒著熊熊烈火。其實醫生並不是神仙,不會是在人群中多看一眼,就知道某個患者肚子裡面哪個器官壞了。故意隱瞞病史,來考量醫生的水平,這是一件十分幼稚又愚蠢的行為。



那些被故意隱瞞的病史!她因此丟掉了性命……|醫脈故事


隱瞞病史,她丟掉了自己的性命

這個悲痛的故事是來源於我大學同學的醫院。患者是一位20多歲的產婦,幾年前做了冠脈支架植入術(具體病因沒有詳細資料)。接診的醫生考慮患者有明確的心臟病史,多次建議剖宮產,但是家屬仍要求順產。彩超提示胎兒確實不大,加之患者和家屬也說明第一胎時順產也相當順利,最終實行順產。

順產的確十分順利,但是例行陰道檢查的時候發現糞便。主治醫生十分納悶,此次是第二胎,而且胎兒只有三斤多,不至於導致陰道和直腸撕裂啊。

立馬下病危,並通知普外科急診行直腸修補術。再次詢問病史,家屬才交代第一胎順產就發生了陰道直腸撕裂(第一胎胎兒只有兩斤多),在省級醫院進行積極搶救才挽回一條性命,那邊的醫生再三警告患者和家屬一定不要再次懷孕,否則有性命危險。

直腸修補術也還順利,幾天後患者最終還是難逃厄運,死於失血性休克。推測病因,患者應該是患有免疫相關性疾病,血管和器官都發生了嚴重病變,經不起一點手術的打擊。

這是一個十分悲慟、令人惋惜的病例。如果患者及家屬詳細告知醫生所有病情,即使病情還是同樣複雜和兇險,但是醫生會有更正確的治療方式和充分預案來以防不測,或許患者還能死裡逃生。



那些被故意隱瞞的病史!她因此丟掉了性命……|醫脈故事


隱瞞病史,來訛詐醫生!

那時候我在急診科輪科,搶救室下午三點左右,由平車推來一位胸痛、腹痛、氣促的中老年男性。病人急性病危面容,模糊地抓著胸部、上腹部痛,喘著粗氣:“痛,痛,痛!”


“這樣痛有多久了?”

“一個多月,最近三四天加重!”家屬的弟弟回答道。該患者55歲,單身,沒有子女。

“有不有其他病史?有不有在別的醫院住院?”


“沒有!平素很健康!”


我邊做體格檢查,邊在腦子裡面思索,這到底是什麼病?患者有嚴重的貧血貌,又痛得如此劇烈,全腹肌稍緊張,壓痛可疑。


“立馬請急診彩超,同時予以解痙止痛。”

“好!”旁邊的護士忙碌著抽血和點滴。

幾分鐘後急診彩超到達,肝膽脾胰、腹部大血管未見明顯異常,心電圖血清肌鈣蛋白也未見異常。急性胰腺炎、主動脈夾層、心肌梗死這些致死性的胸腹痛暫時排除。


“那順便幫我看看雙腎吧!”我滿腦子的疑惑,一籌莫展!

“雙腎大量積液,集合系統分離,應該有嚴重的梗阻。”在做雙腎彩超的同時,患者逐漸進入嗜睡狀態,都聽到了“咕嚕嚕”的鼾聲。


“趕緊抽血做一個血氣分析和電解質,準備做全腹部的CT。”

血氣分析立馬出來,PH值7.0,血鉀5.7mmol/L,血紅蛋白49g/L,嚴重代謝性酸中毒,貧血,高鉀血癥,結合彩超結果考慮梗阻性腎病導致的尿毒症?患者嗜睡考慮代謝性腦病。


“他到底有不有看過病?”

我請來一位上級主治醫生,拿著血氣分析結果嚴肅地質問患者的弟弟。


“看是看過,下面好像說是……說是,尿毒症吧?”患者弟弟躲閃地回到。

“什麼時候看的?”

“就在一個月前。”

“你為什麼不早說?醫生不是神仙,不會一來就知道什麼病!”

主治醫生很無語,我站在他身後也十分氣憤。

患者弟弟一直不願意住院,又不願意出院,事情磨到晚上九點多,逐漸來了很多親戚和村民,說是我們打點滴把患者打昏迷了,討要說法。科室主任、醫務科、保衛科都跑過了,同時我們也報警了,家屬明顯理虧最終還是乖乖地把患者帶回家了。



那些被故意隱瞞的病史!她因此丟掉了性命……|醫脈故事


上面三個故事都是十分典型、極端的病例,臨床上見得並不太多。聰明的患者都會一五一十的交代所有病情,醫生會根據病情急緩進行取捨。之前就碰到過一位老奶奶,每次就診都帶好詳盡資料,並把自己的疑慮和困惑逐條寫在紙上,以便詢問醫生,這樣的溝通十分簡單有效。

一份好的病例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完整性:病歷要詳實、完整,以便醫生了解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

動態性:隨著診療的進行,病歷資料要及時更新,以供醫生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預測性:

預先判斷疾病的可能性及發展方向;

排除患者家屬不懂得彙報病史的情況,故意隱瞞病史多數是別有用心,這個時候醫生一定要做好記錄保護好自己,規範詳實的病例記錄是我們唯一勝算的籌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