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先秦“九流十家”中最不爭氣的,不入流!但是如今無人不知

先秦時期,是我國學術思想大幅度增長的黃金時期,湧現出了很多大思想家,以及他們所闡述的思想學術流派。後來人把這種現象稱之為“諸子百家”,我們知道中國文人記載事情,一般會適當誇大的,但是在這件事情上,後人還是很保守的。據統計,先秦時期湧現的學術派別實有一千家之多,所以諸子百家是誇小了。比較有名的幾十家,發展成學術流派的有十家。後人又根據這十家學術流派,衍生出了“九流十家”。

它是先秦“九流十家”中最不爭氣的,不入流!但是如今無人不知

百家爭鳴

所謂“九流十家”,其實是後人把十家學術流派剔除了一家,將九家歸為九流。那麼到底是哪一家學術流派這麼不受重視?雖然這個學術流派不受古人重視和歡迎,但是今人提起來,可是滔滔不絕。十人之中有八人熟悉、九人看過、十人聽過,已經到了無人不知的地步。沒錯,那就是小說家。不過今之小說家和古之小說家雖然都是以寫文為主要工作,但具體工作流程可是大不一樣。

它是先秦“九流十家”中最不爭氣的,不入流!但是如今無人不知

百家文人

今天的小說家工作主要靠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借鑑前人,但是不能抄襲,要重視原創。古之小說家的主要工作是彙編民間傳說,街頭巷尾之談,嚴禁小說家發揮“主觀能動性”,也就是禁止原創。所以古之小說家更像是今天的主編工作,他們主要做的是彙編,整理民間老百姓的口頭語,這一點和史學家記錄君王大臣的言論有點相似。其實我們也可以將小說家理解為“老百姓的史官”。

它是先秦“九流十家”中最不爭氣的,不入流!但是如今無人不知

儒家

那麼萬事萬物都有起源的,小說家的起源就是古代的稗(bai)官,稗官的職責是給帝王講述民間發生的奇聞故事,後來就漸漸發展成了小說家,他們的服務對象也從帝王擴展為老百姓。可能你要問了,儒家有孔孟、道家有老莊、墨家有墨子……那麼小說家的代表人物是誰呢?史書上關於小說家的描繪很少,甚至誰是小說家的老大,史書上都沒有給出記載。如果非要給小說家找一個代表人物,只能是虞初。

它是先秦“九流十家”中最不爭氣的,不入流!但是如今無人不知

虞初

虞初是西漢人,從時間上看,虞初肯定不是第一代小說家的核心人物,而且關於虞初的事蹟記載,史書上給出的答案是大多已經失傳了,我們知道他是漢武帝時期的人,好身著黃衣,所以號稱黃衣使者。虞初對小說家的主要貢獻是整編小說,事實上他的著作也大多失傳了。小說家也沒能為後世留下更多的書籍,根據班固的《漢書》,他將十五本著作歸在了小說家的名下。由此可見,小說家是真的沒能為後人留下些什麼。

它是先秦“九流十家”中最不爭氣的,不入流!但是如今無人不知

史學家

通過上面的內容,我們知道古之小說家已經沒落了,甚至可以說已經失傳了。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筆者認為主要有兩點,一是小說家自身的侷限性,他主要記載民間傳說,百姓俗語,範圍太窄了,而且不容易受到傳統文學的重視。時間長了,衰敗是必然的事情;二是容易受到其他學派的衝擊,畢竟民間傳聞,不管是史學家,還是儒生,乃至道士和尚,都是可以記載的。所以小說家的消亡,也可以說是融入了其他學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