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每逢年關

一張小小的票根

牽動著千萬人的心

從“徹夜排隊”到“動動手指”

從擁擠的綠皮車到寬敞的“復興號”

從普鐵的長途顛簸到高鐵的風馳電掣

小小車票,方寸之間

承載著無數遊子對故土的鄉愁

見證著中國時代的變遷

第一代:硬板式火車票

中國鐵路的第一代火車票,從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使用,“歷史”最長,堪稱“爺爺輩兒”。為了節約用紙,它的尺寸為57×25毫米,票面印有盲文。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見過這種車票嗎?如果見過,就暴露年齡了。

火車有快車、慢車之分,硬板票上也有體現。一道紅槓“小隊長”是快車,二道紅槓“中隊長”特快,沒有槓。。。慢車。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一道槓”快車和慢車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1989年1月,北京站求購車票者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1995年,廣州車站外,購票者“貼身”排隊

硬板票雖然低效,但有一個好處是車票的發售相對透明。因為車站通常會公示每趟車的預留票額,所以只要來得早,排得夠靠前,肯定能買到車票。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還記得春晚那個小品“有事您說話嗎?”小品演員幽默地說在車站窗口排隊買票就是“一夜風流”。那會兒能搞到車票,是特有面兒的一件事。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1995年春運,廣州,買票除了排隊還要“肉搏”

因為硬板票是大批量預製的,如果不標註座位,那上車就是隨便坐。例如下面這樣↓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大多數時,車次、座位和發車時間是以小紙片的形式貼在了車票背面。仔細看下面這張,小紙片上還有廣告。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紙板票”實現電子售票,票面日期和編號均由電動砸票機完成。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1997年1月,北京西站春運高峰時,出動多輛流動售票車,到市區街頭售票。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1997年1月,河南信陽火車站,各種返鄉或者返城的青年正在候車

從窗戶爬車,這是很多人對於春運的標誌性記憶。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硬板票印刷防偽技術較弱,上世紀90年代末逐步被聯網電子票取代。但直到2010年,國內一些小的火車站仍在發售硬板票。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硬板票,綠皮車,承載著一個時代的記憶。

雖然“逛次逛次”的聲音一去不復返,但是,只要能坐上火車,心就踏實,這種返鄉和回家的親切體驗已深深印在無數人的心中。

第二代:軟紙式火車票

1996年初,上海、北京等鐵路局開始試點計算機軟紙標準車票。試點期間,各個鐵路局有著不同樣式的車票。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試點期間 北京鐵路局標準版軟紙車票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試點期間 上海鐵路局標準版軟紙車票

1996年末,當時的鐵道部確立了軟紙客票統一樣式標準,正式開始在全國推廣使用軟紙車票。“軟紙票”開始代替“紙板票”上崗。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早期藍色底紋的軟紙車票

後經過改版,變成了沿用至今的紅色底紋車票。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軟紙票不是事先印製好的,而是在售票時現場打印。使用這種車票後,售票時間大大縮短。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2000年鐵路第三次提速,車票板式也發生了變化,條形碼等也有所不同。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第三次鐵路提速時改版的車票

幾年後,鐵道部門再次對車票板式進行調整。將列車車次調整至出發站與到達站之間。原“全價”字樣改為人民幣符號“¥”。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調整後的車票

軟紙式火車票的廣泛使用,恰是在我國人口紅利釋放與城鎮化進程最快的階段。儘管路在增加,車次在增多,車速在加快,但春運期間,買票難、乘車難仍是焦點問題。

回家的路,依然辛苦。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2004年1月7日,深圳春運鐵路預售票服務區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2005年1月24日,南京火車站工作人員現場指揮幫助旅客上車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2001年,在擁擠的列車上,累了的乘客在過道上酣睡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2004年春運第一天,武漢火車站內公告牌顯示多數車票已告售罄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2005年1月26日,由杭州始發開往貴陽的L199次列車,由於大量民工返鄉過年,這趟列車所有車廂爆滿。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2007年2月10日,北京西站售票廣場聚滿了排隊購票的旅客

第三代:磁卡式火車票

2007年4月18日,動車組全面上線投入運營,我國鐵路第六次大面積提速,中國逐步邁入“動車時代”。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和諧號”動車組

同時,火車票在全國範圍內再次升級,磁卡式火車票陸續發售

這種閃爍著光澤的磁卡式火車票為一次性車票,票面硬度比軟紙式火車票更高,車票正面印有動車組圖案,車票背面植入磁性信息和熱敏信息。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初期的粉紅色底紋介質車票

初期粉紅色底紋計算機磁介質車票,四角為弧型。背景圖案為一列動車組列車從右向左快速行駛的畫面。

2009年底,軟紙車票也再次調整,下方的條形碼變成了二維碼防偽圖案,同時取消了票面上的列車等級信息。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非實名制、二維碼軟紙式火車票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非實名制磁卡式火車票

2011年1月19日12306網站開通,從此,大部分人買票再也不用排隊了,而是改為網上搶票,不過,非常考驗眼力哦~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為了不讓“搶票軟件”輕易得手,12306的驗證碼也是“拼了”。奇葩驗證碼也一度引發購票者的吐槽,“真是搶個票都心力交瘁”。

2012年,火車票全面實行實名制。火車票票面上有了乘客的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開啟了實名制時代。

2015年8月1日起,鐵路總公司正式開始使用新版火車票,也就是目前火車票的樣子。它在印刷技術和防偽功能上都比原來有了更大提高。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最新版的紅紙票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最新版的藍磁票

如今,裹著軍大衣、排隊兩三天只為一張火車票的畫面幾乎再也見不到了,春運大軍出行方式也越來越多元了。購票方式從車站“肉搏”到網上搶票再到手機端購票,這既是人們出行方式的變化,也見證了時代的進步與發展。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2012年1月8日,春運第一天,“小熊”登上了回家的列車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2015年2月3日,北京,春運期間北京火車站一個旅客扛著行李走過售票窗口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2016年1月30日,一名摩托車手搭著孩子長途跋涉趕回家鄉過年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2017年01月10日,四川成都火車站內,多數窗口已開設掃碼支付業務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2018年1月4日,山西太原火車站,使用網絡購票的旅客在自動取票機上領取火車票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如今,12306官網和手機APP已成為最主要的鐵路購票渠道。

當年的政府救助車票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火車票收藏網友:這是民政部門的救助站為了讓來天津乞討的流浪者安全回家,為他們購買的返程火車票。但是,有些流浪者拿到車票以後會偷偷把票退掉換錢。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救助站就委託車站在車票上加蓋“政府救助車票,禁退禁賣”的字樣。

2006年青藏鐵路火車票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火車票收藏網友:2006年,我有幸在當年乘坐火車登上世界屋脊,當我抵達拉薩站的時候,我緊緊地攥緊了手中的火車票,它是那麼沉重,因為它見證了中華民族的不屈和偉大,也許我這輩子再也不能去西藏看一眼了,但是每次看到這張火車票,我就彷彿看到了雄偉的高山、湛藍的天空和樸實的藏民。小小的火車票,寄託了我無限的回憶。

312張火車票見證警察夫妻“雙城戀”

從火車票的變遷看國人乘火車的經歷,回憶滿滿啊!

2017年,洛陽市交警支隊高速大隊的民警李偉與妻子姚天晴的“雙城戀”故事,讓眾多網友觸動。選擇工作後開始異地戀,奔波異地9年,相隔400多公里,312張火車票見證著他們平凡而波折的愛情與生活。

一張張火車票的背後,

是一個個感人的、無奈的、值得回味的故事

你的手中是不是也有這樣

一張與眾不同的車票

說出你的故事

留言給我們吧


資料來自網絡,若有 不妥請告知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