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將擔負起“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口”歷史重任

【連網】(周瑩 連發)昨日,筆者從市發改委獲悉,近日,國家發改委發佈了《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我們主要的任務是擔當淮河生態經濟帶的出海口。”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規劃編制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為該區域建設新的出海水道,推動該區域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打造中東部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完善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而作為該區域重要的海港城市,連雲港將擔負起“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口”的歷史重任。此外,該規劃的出臺還對我市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具有深遠影響,特別是對於推進我市綠色發展、特色發展,實現經濟和生態雙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港城再次進入國家戰略規劃

據瞭解,淮海生態經濟帶以淮河干流、一級支流以及下游沂沭泗水系流經的地區為規劃範圍,包括江蘇省淮安市、鹽城市、宿遷市、徐州市、連雲港市、揚州市、泰州市,山東省棗莊市、濟寧市、臨沂市、菏澤市,安徽省蚌埠市、淮南市、阜陽市、六安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北市、滁州市,河南省信陽市、駐馬店市、周口市、漯河市、商丘市、平頂山市和南陽市桐柏縣,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廣水市和孝感市大悟縣,規劃面積24.3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常住人口1.46億,地區生產總值6.75萬億元。

“一帶、三區、四軸、多點”規劃,連雲港多處涉及。《規劃》指出,淮河生態經濟帶將構建“一帶、三區、四軸、多點”的總體格局。而我市正處於該經濟帶三區範圍內的北部淮海經濟區,該區域未來任務是著力提升徐州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發揮連雲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東方起點和陸海交匯樞紐作用,推動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不僅在三區中連雲港佔據一席之地,連雲港還涉及“四軸”戰略規劃,根據《規劃》淮河生態經濟帶規劃,該區域將打造“四軸”,確保該經濟帶向南對接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皖江城市帶,向北對接京津冀地區、中原城市群,著力吸引人口、產業聚集,輻射帶動蘇北、皖北、豫東、魯南、鄂東北等區域發展。其中,連雲港將依託新(沂)長(興)鐵路、京滬高速公路、京杭大運河以及在建的連淮揚鎮高鐵、規劃建設的京滬高鐵二通道,建設臨沂—連雲港—宿遷—淮安—鹽城—揚州—泰州發展軸。

港城基礎設施建設迎來重大利好

連雲港磷礦整治被關注。《規劃》指出,淮河生態經濟帶將推進礦山生態恢復治理。堅持資源開發與沉陷防治同步、綜合治理與合理利用結合,全面開展采煤沉陷區情況調查,組織編制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規劃,推進淮北、濟寧、平頂山等地重點採煤沉陷區和連雲港錦屏、濟寧鄒城等獨立工礦區治理。

港城基礎設施建設迎來利好。《規劃》指出,該區域將建設通江達海的航道網絡。打通淮河出海通道,推進淮河出海二級航道、濱海港直連工程、連雲港港30萬噸級航道建設,開展濱海港區30萬噸級深水碼頭建設研究。支持信陽淮濱、蚌埠、淮安、連雲港、鹽城濱海港等臨港經濟區建設,推進有條件的海港建設煤電油氣生產儲運基地。其中機場、鐵路、管道、內河航運方面多處涉及連雲港。機場方面,推進連雲港機場、濟寧機場遷建,鐵路方面,建設徐州—連雲港高速鐵路,連雲港—鹽城。管道方面依託淮安—連雲港、淮安—濱海港、淮安—蚌埠輸滷管道,推進跨區域鹽滷輸送管道、配套建設輸配體系和儲備設施建設並建設日照—儀徵原油管道複線連雲港支線。內河航道方面將建設宿遷至連雲港航道等。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該區域重要的深海大港,我市必須加快港口功能提升,確保更好地服務該區域。特別是要加快建設煤電油氣生產儲運基地,為我市徐圩新區發展大石化做好基礎條件。

連雲港將納入到組團城市發展戰略。《規劃》明確表示將促進城市組團發展。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依託合作基礎和區位優勢,支持徐州—連雲港—宿遷—宿州—淮北—商丘—濟寧—菏澤—棗莊聯動發展。

石樑河地區將成為重點扶貧支持區域。《規劃》指出,該區域將重點推進蘇北西南崗地區、成子湖周邊地區,石樑河庫區,灌溉總渠以北集中連片地區,漣沭結合部、豐縣湖西片及黃墩湖滯洪區和劉老莊地區,重點實施生態農業、城鎮工業、鄉村旅遊、電商創業等產業扶貧。

港城開放優勢進一步凸顯

《規劃》指出將推進對外開放平臺創新升級。提升連雲港徐圩、贛榆、灌河港區和鹽城濱海、射陽、響水港區對外開放水平。依託“新亞歐大陸橋”和連雲港、徐州、臨沂、濟寧、菏澤、商丘等節點城市,拓展與俄羅斯、中亞、東亞、東南亞、南亞及歐洲、非洲的貿易往來,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能源資源、農業、裝備製造、現代物流、服務外包、環境保護、科技、旅遊、文化、公共衛生等領域的合作,推動企業、產品、技術、標準、品牌、裝備和勞務“引進來”“走出去”。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戰略支點城市連雲港將在該國家規劃實施過程中,進一步落實落地相關的意見,做好連雲港“一帶一路”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