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男子開豪車街頭賣藝6年 曾捐款給歌迷看病

小時候經常看到一些街頭藝人,他們四處流浪、居無定所,靠表演雜技、賣唱或是寫字作畫維生。在國外,他們會被稱為“街頭藝術家”,備受頌揚,但在國內,對於街頭藝人的認知大部分仍停留在“行乞”、“流浪”、“跑江湖”等字眼上。然而,在深圳這個兼容幷包的城市,總有一些人和事會打破這些陳舊的觀念。(騰訊大粵網《共鳴》欄目)

深圳男子開豪車街頭賣藝6年 曾捐款給歌迷看病

來深19年 從打工到自己創業

每個週末的夜晚,如果你路過深圳中心書城的廣場街頭,總會看見一支現場演奏的樂隊。他們的演出霸氣、熱血,突然飆出的幾個高音,都會令裡三層外三層的觀眾使勁鼓掌拍手。這支樂隊,名叫“秦朝樂隊”。所有在市民中心表演的街頭藝人中,秦朝樂隊的鼓手秦歌算得上是一個“另類”:他不僅不靠街頭賣藝維生,還擁有自己的公司,開著價值五百萬的法拉利,這一切都讓他成為不折不扣的“話題人物”。

深圳男子開豪車街頭賣藝6年 曾捐款給歌迷看病

秦歌今年42歲,來自廣西桂林,1999年來到深圳,剛開始在東門給人打工賣衣服,一個月收入五六百塊錢,只能住得起“十元店”,“那時候沒什麼錢,花上十塊錢,就可以在一些小旅館有個床鋪睡一晚。雖然條件差了點,但在外打工,有些苦是必須吃的,有些經歷是必須承受的。現在,深圳都找不到‘十元店’了。”秦歌說,這樣拮据的生活持續了幾個月,2000年後他進入一家廣告公司,幫忙安裝樓頂廣告。因為賺的不多,他四年沒回過老家,過年也留在深圳。

深圳男子開豪車街頭賣藝6年 曾捐款給歌迷看病

憑著做戶外廣告積累的經驗和資源,2004年,秦歌開了自己的廣告公司,後來跟著客戶接觸到珠寶行業,又轉行做起了珠寶生意。最近幾年隨著節能環保概念的普及與深入,2016年,他又轉型做起了科技和新能源行業。“我這個人做事比較果敢,看準了商機,就下手,也沒考慮什麼‘跨行’的問題,反正都是做生意嘛!”如今,秦歌名下擁有三家公司,管理著近80人的員工團隊。

深圳男子開豪車街頭賣藝6年 曾捐款給歌迷看病

秦歌的“跨行”並不侷限於事業上,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跨行”兼職做起了街頭藝人——2012年,當他在家附近散步時遇到了三個在街頭表演的年輕人,他覺得自己深深地被樂隊的“現場感染力”打動了,於是和他們一起,組建了樂隊。“其實我從小就有音樂夢想,但那時家裡經濟條件不允許。當時在街頭聽到他們的表演我是很震撼的,看到他們的器材那麼陳舊,我就忍不住想要幫幫他們。”第二天,他帶著樂隊成員們去琴行挑樂器,一次性買了十幾萬,都是最頂級的舞臺設備,把樂隊成員們都嚇壞了。

為了表達對秦歌的謝意,樂隊以他的姓氏起了“秦朝樂隊”的團名,雖然當時不通音律,但他跟著這幫年輕人從零開始學起,最後成了樂隊的鼓手和隊長。

深圳男子開豪車街頭賣藝6年 曾捐款給歌迷看病

街頭演出6年 曾幫癌症歌迷籌款治病

秦朝樂隊自2012年在市民中心廣場演出,其專業水準很快“俘獲”了深圳市民。白天在寫字樓裡辛苦了一天的白領們,在看他們的演唱中舒緩了疲憊的神經,化解了現實給他們帶來的諸多低落情緒。在樂隊表演的前方,總放著一個空的琴盒,裡面偶爾有人“打賞”些零錢。旁邊還放著他們自己掏錢錄製的專輯。秦歌介紹說,好的時候樂隊一晚上能掙個幾百塊錢,“大家一起吃頓夜宵就沒了”。

深圳男子開豪車街頭賣藝6年 曾捐款給歌迷看病

秦歌做過很多生意,也和很多人打過交道,卻覺得街頭賣唱才是真的辛苦。每天表演都正值飯點,大家顧不上吃晚飯,晚上表演完、吃完宵夜,秦歌還得開車將每位隊員送回沙井的家中。等他回到家已經差不多是凌晨一點,還得一個人將整車的裝備卸下、搬到地下室。“雖然很辛苦,但是我從這辛苦中找到了快樂。很多人說我是神經病,因為他們沒有幾個人能像我這樣去堅持自己的夢想。人生苦短,開心為上,玩音樂再辛苦,我也還會繼續。”秦歌說自己累了的時候就會想想歌迷的掌聲、歡呼和上前打賞的每一瞬間,這是他們表演過程中最為幸福的時候,“所有的辛苦一下全部沒了”。

深圳男子開豪車街頭賣藝6年 曾捐款給歌迷看病

2015年,他們在歌迷群裡得知有位歌迷得了癌症住院,秦歌帶領樂隊召集其他粉絲一起籌款。粉絲們湊的7900元加上樂隊演出賺的和他自己掏的,一共捐贈了2萬多元。秦歌說,這位患癌粉絲覺得音樂讓他獲得重生,在出院後也組建了自己的街頭樂隊,希望通過音樂傳遞“愛”。老秦說自己從來沒想過音樂可以給別人帶來這麼大的正能量,這讓他更加堅定在街頭做好表演的決心。

深圳男子開豪車街頭賣藝6年 曾捐款給歌迷看病

老秦聊起天來從不避諱他的身家,有人問他開著法拉利大家會不會可能就不給他打賞錢了,他說了一句,“我們是用音樂把大家聯繫在一起,給大家快樂,這跟身份金錢無關,我來這裡,車只是我的代步工具,不代表我什麼。”他認為,在市民中心表演,大家的人格都是平等的。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雖然每個街頭藝人的故事背景不一樣,但這份赤誠之心卻是一樣的。唱歌、表演、畫畫、捏泥人……他們為自己的夢想或愛好活躍在廣場街頭,也在為這鋼筋水泥的現代城市,注入了一脈暖心的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