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將6名子女送進哈佛耶魯大學,被紐約時報稱為“首席媽媽”!

有一位名叫全惠星的美籍韓裔媽媽,她的6名子女皆畢業於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

她將6名子女送進哈佛耶魯大學,被紐約時報稱為“首席媽媽”!

大女兒慶信,哈佛畢業,麻省理工學院理學博士,現任韓國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

大兒子京柱,畢業於耶魯大學醫學院,曾任馬薩諸塞州衛生和公共服務部部長,現任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

二兒子東柱,中學獲得美國總統獎;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和麻省理工學院哲學博士。

三兒子洪柱,哈佛大學學業後,留學英國牛津大學,後回到哈佛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之後受到耶魯大學法學院的邀請,成為該學院首位韓裔客席教授。現任耶魯大學法學院院長。曾出任助理國務卿,主管人權事務。

二女兒慶恩,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後,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現任耶魯大學法學院臨床法學客席教授。耶魯大學聘請的首位非白人的女性客席教授。

小兒子定柱,哈佛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後,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和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獲得了美術學領域的最高學位——MFA(藝術碩士)。

她將6名子女送進哈佛耶魯大學,被紐約時報稱為“首席媽媽”!

據說,全惠星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電視臺專題採訪時,透露了她獨特的教育理念:

我在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時受到了啟發,中國有句話“功夫在詩外”,運用到我的教育方法中就是功夫在“學”外。

01絕不要為了孩子犧牲自己

全惠星說,自己懷第一個孩子的時候,非常焦慮,因為沒有經驗,完全不知道應該怎麼樣去成為一個好父母。

後來,她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全惠星說,“我的父母不是為孩子無條件犧牲的人。他們始終在學習、進步,充實自己的人生,他們的生活態度和世界觀影響到了很多人,也成為孩子們的榜樣。”

父母應該是孩子的引導者,幫助他們走上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孩子不是我們未完成理想的代理人,父母和孩子時獨立的。

如果愛孩子,就要從“好母親情結”中擺脫出來,努力做自己。

她將6名子女送進哈佛耶魯大學,被紐約時報稱為“首席媽媽”!

02創造一個隨時隨地讀書的環境

“無論在家裡的那一個角落,都要有學習的氛圍。這一切都是我先生所營造出來的。”

全惠星剛結婚時,家裡租住的公寓只有一張書桌,對於這對愛學習的夫妻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於是她先生有時間就去二手市場,最終以一個很便宜的價格淘到一個二手書桌。

如果孩子們眼裡總是能看到正在學習的家人,他們會覺得這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學習不是什麼特別的事,就和吃飯喝水一樣,再正常不過了。

比起說“你學習吧”,更有效的是以身作則,“我們開始學習吧”!

她將6名子女送進哈佛耶魯大學,被紐約時報稱為“首席媽媽”!

03感情好的夫妻容易成為學習的榜樣

夫妻都會有分歧,他們也不例外,但是每當有不同的意見時,他們並不會吵架,而是用耐心溝通來解決問題。

儘管有會有爭執,但是她還是會樹立父親的權威。

“如果母親不尊重作為父親的丈夫,孩子也不會認可父親的權威,這樣一來,父親的教導就無法站住腳。”

她將6名子女送進哈佛耶魯大學,被紐約時報稱為“首席媽媽”!

04打開孩子心靈的方法

她和先生定下一個原則就是,一家人一定要一起吃早餐,在這個過程中,全家人一起溝通,不管有多忙。

“在新婚的時候,我非常厭煩這樣的原則,但是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卻發現這是非常好的習慣。

早上看到孩子們的表情和氛圍就能大概猜出孩子身上發生的事情了,並且能夠輕易地提出問題。”

與孩子交流一定要注意時機,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讓他們感覺你是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在溝通,給他們獨立思考的機會。

她將6名子女送進哈佛耶魯大學,被紐約時報稱為“首席媽媽”!

05與孩子溝通的訣竅

很多人覺得孩子不願意跟自己溝通,為什麼呢?全惠星說,“我個人認為,孩子不跟父母溝通,主要是因為他覺得跟父母溝通沒有意義。

一來,父母不理解他,總是從自己的角度教育他;二來,父母不能提出建設性或者啟發性的建議。”

她給出的建議是:好的父母要始終記住兩個詞語:聆聽,建議。

她將6名子女送進哈佛耶魯大學,被紐約時報稱為“首席媽媽”!

最後,她還根據自己的經驗,向廣大新手爸媽提出建議:

一定要讓自己成長,

不斷想辦法提升自己的人生,

解決自己人生中的問題。

這樣,當孩子需要幫助時,

我們才能擔當起一個有意義的角色,

而不是陪著孩子一起發愁。

很顯然,孩子都喜歡有力量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