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上篇三皇之三:人皇軒轅

三皇五帝上篇三皇之三:人皇軒轅

黃帝誕辰相傳是農曆三月初三,是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

黃帝是有熊國君少典氏的兒子,母親名附寶,她有一天晚上看到繞北斗第一星,天樞起了一道電光,照耀四野,因而懷孕。二十四個月生黃帝,黃帝生的時候,紫氣滿屋;長大後身高過九尺,‌‌“河目、隆顙、日角、龍顏‌‌”。我們想一想看:一個黑暗的晚上,只有微弱的星光閃爍著,北斗比較明亮,忽然繞著它起一道青白的電光,四野通明,這是什麼景象?這是說他在黯淡的古史上的地位。我想還應當有霹靂一聲雷,驚醒了中國文明。精神上他與常人不同,後人覺得他形貌也應與眾有異,於是就真的與眾有異。

黃帝生下來很小就會說話,有的說他還沒滿七十天就會說話,十歲就對當時情形有相當明瞭,明瞭自己的責任,成年後果然是個聰明非凡的人物。

三皇五帝上篇三皇之三:人皇軒轅

黃帝即位時20歲,黃帝到了15歲,已經無所不通了。20歲的黃帝繼承了有熊國君的王位。在黃帝成為氏族首領之後,有熊氏的勢力得到迅速發展,並形成一個獨立的黃帝部落。黃帝部落在從姬水向東發展的過程中,繼承了神農以來的農業生產經驗,將原始農業發展到高度繁榮階段,使本部落迅速發展壯大。因他發明了軒冕,故稱之為軒轅。

姜姓的炎帝起初採取和好政策,重用蚩尤,讓他們監臨四方,他們自然侵略兼併。炎帝命他們住到東方少昊的地方,侵入了姬姓的範圍,蚩尤似乎不願意和東方強盛的部族衝突。這時的炎帝已很微弱,蚩尤想吞併他,代為共主,在‌‌“涿鹿之阿‌‌”發生戰爭,把炎帝打得落花流水,把炎帝的地方都佔了去。

黃帝起來收拾殘局,先把炎帝的餘眾收服下來,再和蚩尤決戰,戰場是在阪泉、涿鹿兩地,,在‌‌“阪泉之野‌‌”經過三次大戰,才獲得勝利,剪掉蚩尤的羽翼,收服了姜姓部族,炎帝從此失掉了共主的地位。黃帝和蚩尤的戰爭,是古時候第一個驚天地、動鬼神的大戰。

三皇五帝上篇三皇之三:人皇軒轅

統一華夏

黃帝在大將風后、力牧的輔佐下,終於擒殺了蚩尤,獲得勝利,統一了中原各部落,建都在涿鹿。戰後,黃帝率兵進入九黎地區,隨即在泰山之巔,會合天下諸部落,舉行了隆重的封禪儀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顯現大蚓大螻,色尚黃,於是他以土德稱王,土色為黃,故稱作黃帝。黃帝即位於公元前2697年。道家把這一年作為道曆元。

治國有方

黃帝奠定天下後,制定國家的職官制度,如以云為名的中央職官,管宗族事務的稱青雲,管軍事的稱縉雲,又設置了左右大監,負責監督天下諸部落。風后、力牧、常先、大鴻被任命為治民的大臣。他又經常封祭山川鬼神。制定了曆法。軒轅黃帝的功績之一是‌‌“藝五種‌‌”。‌‌“五種‌‌”,是指‌‌“黍、稷、菽、麥、稻‌‌”五穀。按古史傳說神農氏僅能種植黍、稷,而黃帝則能種植多種糧食作物,表明黃帝使當時的原始農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三皇五帝上篇三皇之三:人皇軒轅

乘龍昇天

黃帝的晚年,發明了鼎。當第一個鼎被鑄造出來時,天上突然飛下來一條龍,那條龍有著威武的眼睛和長長的、閃著銀光的龍鬚,整個龍身透著金光,降臨時好像帶來萬匹的金鍛,籠罩了整個天空。

黃帝和大臣都很吃驚,那隻龍慢慢靠近黃帝,眼神變得十分溫和,開口對黃帝說:‌‌“天帝非常高興看到你促使中國文明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來帶你昇天去覲見天帝。‌‌”黃帝一聽,點了點頭,就跨上龍背,並且對群臣說:‌‌“天帝要召見我了,你們多保重,再會了。‌‌”‌‌“請讓我們追隨您去吧!‌‌”大臣們說完,就一湧而上,希望爬上龍背,隨黃帝一起走。可是那隻龍卻扭動身軀,把那些人都摔了下來。

金龍戴著黃帝快速飛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雲霧中了。群臣沒有辦法,只好眼睜睜的看著黃帝昇天而去。一位大臣看著天空,若有所思地說著:‌‌“並不是每個人都上得去的啊!只有像黃帝那樣偉大的人,才有資格呢!‌‌”後來的人為了紀念這位帝王,就把黃帝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因以‌‌“龍去鼎湖‌‌”謂帝王去世。

三皇五帝上篇三皇之三:人皇軒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