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在故鄉山西,搭起了一場國際化的電影盛會

如果不是因為每年十月份的平遙國際電影展,相信沒有人會將一個國際電影節同平遙這個山西小縣城聯繫起來。

從2017年的第一屆的“平遙元年”,到今年剛剛於10月11日開幕的第二屆,由賈樟柯一手操辦的平遙國際電影展,僅僅用了兩年就成為中國影視圈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今年,迷影君作為媒體也受邀參加了本屆的平遙國際電影展,短短几天的行程,令迷影君感受到這個年輕的電影節的自由與活力。

故鄉與電影宮

平遙,在這座地處中原腹地擁有2700年曆史的古城裡,如今卻成為吸引世界各地的影人和影迷的電影朝聖地。

這一切都源自於那個從山西走出的“汾陽小子”賈樟柯。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出身於第六代的賈樟柯,早已貴為世界影壇卓有影響力的大師級導演,但他卻從來沒有忘卻過自己生長的故鄉。

從《小武》、《站臺》、《任逍遙》“故鄉三部曲”,到《三峽好人》、《山河故人》等電影,再到剛剛上映的電影《江湖兒女》。在賈樟柯的電影中,總能看到他濃厚的故鄉情結。他將山西元素貫穿於作品中,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故鄉的眷戀。

跟很多藝術電影圈的同儕大師一樣,賈樟柯對於故鄉的情感是複雜的,年少時瘋狂想要逃離,去更大的世界施展才華,但在看盡熱鬧之後最想念的還是故鄉。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站臺》中的平遙

在創作了一系列以故鄉為背景的電影之後,賈樟柯又一次回到了山西,決心在自己家鄉創辦一個更加本土化和親民的電影節。他說:

我想在小城市辦,我想證明小城市也可以辦影展,小城市同樣有這個需求。

就像已經有 60 多年曆史的戛納一樣,賈樟柯的想象中——

自己的影展也要有紅毯、明星、電影,還要有小鎮狂歡,要成為所有影迷的嘉年華。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人們都稱電影導演為銀幕上的造夢家,但導演賈樟柯卻真正實現了他的想象。

地點被選在了平遙古城內,前後耗時半年,耗費6000萬,影展組委會將一座已上世紀50年代的廢棄柴油機廠改建成一座電影宮。

平遙電影宮佔地達1.3萬平方米,有一個可容納1500人的下沉式露天劇場和一個可容納500人的“小城之春”影廳,另外還有四個並排挨著的小影廳。此外,園區內還有配套的書吧、咖啡廳、餐廳、學術論壇、裝置藝術展館等公共設施,集觀影交流和文創娛樂於一體。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不僅很大程度地避免了電影節期間影迷經常要輾轉於城市的各個影院之間的苦惱,也讓影展期觀眾真正有了參與一場電影節的歸屬感。

有參加電影節的媒體同行感慨說:

整個電影宮的規模比戛納的電影宮還大,完全就是國際電影節該有的配置。

電影迴歸市集

在中國,很長一段時間裡,電影節是大城市的專屬。

相較於擁有官方授權的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平遙電影展從創立之初就有著自己的驕傲和個性。

雖然才是一個剛剛舉辦了兩屆的年輕的電影節,但平遙電影展卻在從選片到策展,各方面的規格都做到了最高。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作為影展創始人的賈樟柯動用自己的人脈關係,請來了威尼斯電影節前藝術總監馬克·穆勒擔任平遙國際電影展的藝術總監,並在李安的特別授權下,電影節以李安導演的名作 「臥虎藏龍 」為名。

其中臥虎單元致力於發掘全球範圍內的優秀新人導演;藏龍單元則關注世界各地的類型電影,把集合最新元素的類型片帶到小城。

選片方面,策展團隊從1200部報名影片中,甄選出55部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佳片。這些影片來自中國、智利、新加坡、塞爾維亞、巴西、泰國、葡萄牙等多個國家,其中45.5%的影片為全球首映,50.9%為國際首映,76.4%為亞洲首映,98%的影片為中國首映。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縱觀本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的展映片單當中,就有今年的戛納電影節影后得主《小傢伙》、金攝影機獎得主《女孩》、最佳編劇得主《幸福的拉扎羅》、洛迦諾電影節金豹獎得主《幻土》、最佳導演得主《死在青春》、最佳男演員得主《江邊旅館》、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得主《蝠鱝》,這些在國際電影節上載譽歸來的名作佳片都選擇在平遙舉辦首映。

而平遙電影展的另一大特色無疑是影展期間的回顧、致敬單元大師班論壇,後者更是堪稱平遙國際電影展分量最重的單元。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跟其他單元不同的是,回顧、致敬單元關注並非當下的電影作品,而是把目光投向那些影史上的經典。

去年的致敬主題是法國著名電影大師讓·皮埃爾·梅爾維爾的紀念展映,而今年的主題為“青年近衛軍——前蘇聯新浪潮電影回顧展”,所展映十部影片全部為全新修復版,均為全球首映。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至於大師班和學術論壇的策展上,平遙電影展更是邀請了多位世界頂級電影大師來參與,每一場論壇活動都一票難求。

作為當代香港最重要的作者導演杜琪峰帶來了自己的經典之作《柔道龍虎榜》的4K修復版的中國首映,舉世公認的韓國電影大師李滄東也帶著新作《燃燒》首次在中國內地進行放映。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賈樟柯對話杜琪峰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賈樟柯對話李滄東

此外,菲律賓的國寶級導演拉夫·迪亞茲,當下非洲大陸最具影響力、也最重要的電影作者阿伯德拉馬納·希薩柯,集電影、導演、製片人於一身的“山爭大歌”徐崢,也都在平遙與觀眾現場展開面對面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的主題被定為“電影迴歸市集”,按照開幕式上創始人賈樟柯的解釋:

電影天然含有雜耍的基因血統,根扎於市集場景之中。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賈樟柯設計這個影展主題,意在強調電影跟觀眾、跟生活的關係,重溫電影產生的途徑。當漫步於在電影宮內,也許不經意間你就會發現身邊走過的是人可能是導演王小帥、演員李淳、影視理論家戴錦華……

但是在電影宮,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

看電影的影迷。

在平遙看電影

對於影迷而言,來電影節最重要的環節還是看電影。

今年的平遙國際電影展,除了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已經斬獲殊榮的影片和大師重磅力作之外,也有許多青年導演憑藉新作嶄露頭角。

首先是韓國名導洪尚秀的最新力作《江邊旅館》。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在這部電影中,洪尚秀繼續用散漫而又隨意的詩意鏡頭進行有關生命和情感的哲學探討,電影幾乎沒有清晰的故事線,只是用近似紀錄片的黑白畫面講述了一位感覺自己將不久於人世的詩人和關係疏遠的兒子,以及兩位年輕美女子之間發生的故事。

《江邊旅館》仍然是一部探討男女之間的慾望和倫理關係的詩意電影,電影中依舊充滿了洪尚秀個人化的電影語言

角色只是在隨性地吃飯、喝酒和尬聊,標誌性的推拉鏡頭和突然響起的配樂,當然,還有一定少不了繆斯女神金敏喜。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作為韓國最重要的獨立電影導演,洪尚秀幾乎數十年如一日的拍片不止,並且一直堅持著自己特有的風格和形式,執著於挖掘人的內心裡潛伏的慾望和不安。

而另一方面,繼成功將金敏喜送上柏林影后寶座之後,洪尚秀又製造了一位影帝,電影中飾演詩人的韓國演員紀柱峰憑藉該片捧得了瑞士洛迦諾電影節的最佳男演獎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說完了影帝,再來說說榮膺今年戛納影后桂冠的《

小傢伙》。

這部電影由哈薩克斯坦著名導演謝爾蓋·德瓦茨沃伊執導,是他繼上一部作品《圖潘》奪得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大獎之後,十年磨一劍的最新作品。

電影講述了一位偷渡到俄羅斯的中亞女性阿伊卡誕下、拋棄並最終試圖找回自己孩子的故事。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生活對於阿伊卡這樣的底層者來說本就是一場悲劇,她借錢偷渡來到莫斯科,以為可以打工掙錢改善生活,可沒有身份證明的她在俄羅斯只能當黑戶,打黑工,還要面對高利貸的威脅……

導演以生猛粗糲的手持攝影和大量表情特寫展現了中亞女性在莫斯科的生存處境,攝影機緊密跟隨女主角阿伊卡的腳步,透過她的生活軌跡勾勒出作為群體的中亞人民面臨的現實問題。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影片中女主角薩瑪爾·葉斯利亞莫娃貢獻了震撼人心的演技,最終獲得了今年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女演員。電影被選定為哈薩克斯坦今年的申奧片,據導演透露,影片有望明年初登陸內地院線。

而在華語片方面,今年同樣讓迷影君收穫到了不少的驚喜。由第六代導演章明執導的《冥王星時刻》堪稱本屆平遙電影展最神秘的華語片。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電影延續了章明導演一貫的神秘主義和超現實風格,講述了一段迷人、含蓄,又充滿哲思的故事。故事圍繞著一群正在籌備拍攝一部電影的男女,為了創作劇本,劇組在王學兵飾演的導演帶隊下深入到神農架的原始森林深處去採風。

然而就在這趟旅程中,不僅導演陷入了創作瓶頸,就連團隊成員也開始面對情感慾望和種種困境。他們惶惑而沮喪,總以為可以穿過黑夜,想像光明是唯一的出路……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電影入圍了今年戛納電影節“導演雙週”單元,而且已經拿到了龍標,相信很快也會與觀眾見面。

如果要評選本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最令人驚喜的新導演處女作,那麼一定是這部《過春天》。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過春天》是一部少見的完成度頗高的華語青春片,該片由田壯壯監製、新人導演白雪執導,電影的題材相當新穎,以深港兩地為大背景,從一名16歲少女為主視角出發,講述了一段頗有“冒險”感覺的青春故事。

出身於香港的單非家庭女孩“佩佩”,從小生活在深圳,但每天卻要往返於深圳、香港兩地上學和生活。一邊是生活的迷茫,一邊是身份的認同,為了懵懂的夢想,她成為一名漂泊於兩地之間的“水客”。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在一次走水風波後,這個16歲的少女開始意外遭遇親情、友情、生活的變化,同時也獲得了人生的成長。

電影雖然是一部聚焦於少女成長的青春片,但卻在國內青春片的格局和視野上有所探索,而且在劇本完成度和影片風格上破費心思。女性導演用清新輕鬆地風格講述了因青春期迷茫引發的走私事件,拍得不苦情也不沉重,有著內地青春片少見的獨特氣質。

電影憑藉真實動人的故事和清新自然的敘事風格斬獲

本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費穆榮譽”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兩大殊榮。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在昨天的平遙電影展的頒獎禮上,組委在頒獎詞中評價影片:

《過春天》是一部優秀的類型片,其獨到的力度與新穎的題材,引人入勝,令人信服,講述了中國的當下和明天。

除了以上兩部之外,本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最受關注的華語新片無疑是楊冪出演現實題材新作《寶貝兒

》。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這部由侯孝賢監製,劉傑導演的電影,大膽得將“出生缺陷”這一敏感問題搬上大銀幕,講述了一個因為嚴重先天缺陷而被父母拋棄的棄兒江萌,拯救另一個被父母宣判了“死刑”的缺陷嬰兒的故事。

影片中的女主角江萌由女演員楊冪出演,這也是她出道16年來首次出演文藝片。在電影中,楊冪不僅扮醜毀容,還要挑戰方言表演,頗具難度,因而該片也被譽為

“楊冪轉型之作”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由於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詳述,以上也只是迷影君個人為大家簡單推薦幾部近期比較值得關注的影片。

賈樟柯曾經在去年的第一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的開幕式上,說過這樣一番話:

從27歲起,我帶著電影走了世界多個地方。


從那時起,我就有個夢想,在我的家鄉舉辦一場電影展。


做什麼事都不容易,但有夢想就要有堅持。往前走,我們不會停下來。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賈樟柯將平遙國際電影展找到了一個定位為“小身段,大格局”,力圖讓電影迴歸其最本真的藝術魅力,讓中國觀眾也有機會參與到一場場電影盛事中。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平遙國際電影展真正做到了尊重電影藝術的同時也服務於影迷,讓電影工作者、電影觀眾重溫自己與電影之間的真實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