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如果不是因为每年十月份的平遥国际电影展,相信没有人会将一个国际电影节同平遥这个山西小县城联系起来。

从2017年的第一届的“平遥元年”,到今年刚刚于10月11日开幕的第二届,由贾樟柯一手操办的平遥国际电影展,仅仅用了两年就成为中国影视圈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今年,迷影君作为媒体也受邀参加了本届的平遥国际电影展,短短几天的行程,令迷影君感受到这个年轻的电影节的自由与活力。

故乡与电影宫

平遥,在这座地处中原腹地拥有2700年历史的古城里,如今却成为吸引世界各地的影人和影迷的电影朝圣地。

这一切都源自于那个从山西走出的“汾阳小子”贾樟柯。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出身于第六代的贾樟柯,早已贵为世界影坛卓有影响力的大师级导演,但他却从来没有忘却过自己生长的故乡。

从《小武》、《站台》、《任逍遥》“故乡三部曲”,到《三峡好人》、《山河故人》等电影,再到刚刚上映的电影《江湖儿女》。在贾樟柯的电影中,总能看到他浓厚的故乡情结。他将山西元素贯穿于作品中,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故乡的眷恋。

跟很多艺术电影圈的同侪大师一样,贾樟柯对于故乡的情感是复杂的,年少时疯狂想要逃离,去更大的世界施展才华,但在看尽热闹之后最想念的还是故乡。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站台》中的平遥

在创作了一系列以故乡为背景的电影之后,贾樟柯又一次回到了山西,决心在自己家乡创办一个更加本土化和亲民的电影节。他说:

我想在小城市办,我想证明小城市也可以办影展,小城市同样有这个需求。

就像已经有 60 多年历史的戛纳一样,贾樟柯的想象中——

自己的影展也要有红毯、明星、电影,还要有小镇狂欢,要成为所有影迷的嘉年华。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人们都称电影导演为银幕上的造梦家,但导演贾樟柯却真正实现了他的想象。

地点被选在了平遥古城内,前后耗时半年,耗费6000万,影展组委会将一座已上世纪50年代的废弃柴油机厂改建成一座电影宫。

平遥电影宫占地达1.3万平方米,有一个可容纳1500人的下沉式露天剧场和一个可容纳500人的“小城之春”影厅,另外还有四个并排挨着的小影厅。此外,园区内还有配套的书吧、咖啡厅、餐厅、学术论坛、装置艺术展馆等公共设施,集观影交流和文创娱乐于一体。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不仅很大程度地避免了电影节期间影迷经常要辗转于城市的各个影院之间的苦恼,也让影展期观众真正有了参与一场电影节的归属感。

有参加电影节的媒体同行感慨说:

整个电影宫的规模比戛纳的电影宫还大,完全就是国际电影节该有的配置。

电影回归市集

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影节是大城市的专属。

相较于拥有官方授权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平遥电影展从创立之初就有着自己的骄傲和个性。

虽然才是一个刚刚举办了两届的年轻的电影节,但平遥电影展却在从选片到策展,各方面的规格都做到了最高。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作为影展创始人的贾樟柯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请来了威尼斯电影节前艺术总监马克·穆勒担任平遥国际电影展的艺术总监,并在李安的特别授权下,电影节以李安导演的名作 「卧虎藏龙 」为名。

其中卧虎单元致力于发掘全球范围内的优秀新人导演;藏龙单元则关注世界各地的类型电影,把集合最新元素的类型片带到小城。

选片方面,策展团队从1200部报名影片中,甄选出55部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佳片。这些影片来自中国、智利、新加坡、塞尔维亚、巴西、泰国、葡萄牙等多个国家,其中45.5%的影片为全球首映,50.9%为国际首映,76.4%为亚洲首映,98%的影片为中国首映。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纵观本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展映片单当中,就有今年的戛纳电影节影后得主《小家伙》、金摄影机奖得主《女孩》、最佳编剧得主《幸福的拉扎罗》、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得主《幻土》、最佳导演得主《死在青春》、最佳男演员得主《江边旅馆》、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得主《蝠鲼》,这些在国际电影节上载誉归来的名作佳片都选择在平遥举办首映。

而平遥电影展的另一大特色无疑是影展期间的回顾、致敬单元大师班论坛,后者更是堪称平遥国际电影展分量最重的单元。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跟其他单元不同的是,回顾、致敬单元关注并非当下的电影作品,而是把目光投向那些影史上的经典。

去年的致敬主题是法国著名电影大师让·皮埃尔·梅尔维尔的纪念展映,而今年的主题为“青年近卫军——前苏联新浪潮电影回顾展”,所展映十部影片全部为全新修复版,均为全球首映。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至于大师班和学术论坛的策展上,平遥电影展更是邀请了多位世界顶级电影大师来参与,每一场论坛活动都一票难求。

作为当代香港最重要的作者导演杜琪峰带来了自己的经典之作《柔道龙虎榜》的4K修复版的中国首映,举世公认的韩国电影大师李沧东也带着新作《燃烧》首次在中国内地进行放映。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贾樟柯对话杜琪峰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贾樟柯对话李沧东

此外,菲律宾的国宝级导演拉夫·迪亚兹,当下非洲大陆最具影响力、也最重要的电影作者阿伯德拉马纳·希萨柯,集电影、导演、制片人于一身的“山争大歌”徐峥,也都在平遥与观众现场展开面对面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主题被定为“电影回归市集”,按照开幕式上创始人贾樟柯的解释:

电影天然含有杂耍的基因血统,根扎于市集场景之中。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贾樟柯设计这个影展主题,意在强调电影跟观众、跟生活的关系,重温电影产生的途径。当漫步于在电影宫内,也许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身边走过的是人可能是导演王小帅、演员李淳、影视理论家戴锦华……

但是在电影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看电影的影迷。

在平遥看电影

对于影迷而言,来电影节最重要的环节还是看电影。

今年的平遥国际电影展,除了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已经斩获殊荣的影片和大师重磅力作之外,也有许多青年导演凭借新作崭露头角。

首先是韩国名导洪尚秀的最新力作《江边旅馆》。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在这部电影中,洪尚秀继续用散漫而又随意的诗意镜头进行有关生命和情感的哲学探讨,电影几乎没有清晰的故事线,只是用近似纪录片的黑白画面讲述了一位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诗人和关系疏远的儿子,以及两位年轻美女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江边旅馆》仍然是一部探讨男女之间的欲望和伦理关系的诗意电影,电影中依旧充满了洪尚秀个人化的电影语言

角色只是在随性地吃饭、喝酒和尬聊,标志性的推拉镜头和突然响起的配乐,当然,还有一定少不了缪斯女神金敏喜。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作为韩国最重要的独立电影导演,洪尚秀几乎数十年如一日的拍片不止,并且一直坚持着自己特有的风格和形式,执着于挖掘人的内心里潜伏的欲望和不安。

而另一方面,继成功将金敏喜送上柏林影后宝座之后,洪尚秀又制造了一位影帝,电影中饰演诗人的韩国演员纪柱峰凭借该片捧得了瑞士洛迦诺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奖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说完了影帝,再来说说荣膺今年戛纳影后桂冠的《

小家伙》。

这部电影由哈萨克斯坦著名导演谢尔盖·德瓦茨沃伊执导,是他继上一部作品《图潘》夺得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大奖之后,十年磨一剑的最新作品。

电影讲述了一位偷渡到俄罗斯的中亚女性阿伊卡诞下、抛弃并最终试图找回自己孩子的故事。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生活对于阿伊卡这样的底层者来说本就是一场悲剧,她借钱偷渡来到莫斯科,以为可以打工挣钱改善生活,可没有身份证明的她在俄罗斯只能当黑户,打黑工,还要面对高利贷的威胁……

导演以生猛粗粝的手持摄影和大量表情特写展现了中亚女性在莫斯科的生存处境,摄影机紧密跟随女主角阿伊卡的脚步,透过她的生活轨迹勾勒出作为群体的中亚人民面临的现实问题。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影片中女主角萨玛尔·叶斯利亚莫娃贡献了震撼人心的演技,最终获得了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电影被选定为哈萨克斯坦今年的申奥片,据导演透露,影片有望明年初登陆内地院线。

而在华语片方面,今年同样让迷影君收获到了不少的惊喜。由第六代导演章明执导的《冥王星时刻》堪称本届平遥电影展最神秘的华语片。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电影延续了章明导演一贯的神秘主义和超现实风格,讲述了一段迷人、含蓄,又充满哲思的故事。故事围绕着一群正在筹备拍摄一部电影的男女,为了创作剧本,剧组在王学兵饰演的导演带队下深入到神农架的原始森林深处去采风。

然而就在这趟旅程中,不仅导演陷入了创作瓶颈,就连团队成员也开始面对情感欲望和种种困境。他们惶惑而沮丧,总以为可以穿过黑夜,想像光明是唯一的出路……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电影入围了今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而且已经拿到了龙标,相信很快也会与观众见面。

如果要评选本届平遥国际电影展最令人惊喜的新导演处女作,那么一定是这部《过春天》。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过春天》是一部少见的完成度颇高的华语青春片,该片由田壮壮监制、新人导演白雪执导,电影的题材相当新颖,以深港两地为大背景,从一名16岁少女为主视角出发,讲述了一段颇有“冒险”感觉的青春故事。

出身于香港的单非家庭女孩“佩佩”,从小生活在深圳,但每天却要往返于深圳、香港两地上学和生活。一边是生活的迷茫,一边是身份的认同,为了懵懂的梦想,她成为一名漂泊于两地之间的“水客”。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在一次走水风波后,这个16岁的少女开始意外遭遇亲情、友情、生活的变化,同时也获得了人生的成长。

电影虽然是一部聚焦于少女成长的青春片,但却在国内青春片的格局和视野上有所探索,而且在剧本完成度和影片风格上破费心思。女性导演用清新轻松地风格讲述了因青春期迷茫引发的走私事件,拍得不苦情也不沉重,有着内地青春片少见的独特气质。

电影凭借真实动人的故事和清新自然的叙事风格斩获

本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两大殊荣。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在昨天的平遥电影展的颁奖礼上,组委在颁奖词中评价影片:

《过春天》是一部优秀的类型片,其独到的力度与新颖的题材,引人入胜,令人信服,讲述了中国的当下和明天。

除了以上两部之外,本届平遥国际电影展最受关注的华语新片无疑是杨幂出演现实题材新作《宝贝儿

》。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这部由侯孝贤监制,刘杰导演的电影,大胆得将“出生缺陷”这一敏感问题搬上大银幕,讲述了一个因为严重先天缺陷而被父母抛弃的弃儿江萌,拯救另一个被父母宣判了“死刑”的缺陷婴儿的故事。

影片中的女主角江萌由女演员杨幂出演,这也是她出道16年来首次出演文艺片。在电影中,杨幂不仅扮丑毁容,还要挑战方言表演,颇具难度,因而该片也被誉为

“杨幂转型之作”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由于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详述,以上也只是迷影君个人为大家简单推荐几部近期比较值得关注的影片。

贾樟柯曾经在去年的第一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开幕式上,说过这样一番话:

从27岁起,我带着电影走了世界多个地方。


从那时起,我就有个梦想,在我的家乡举办一场电影展。


做什么事都不容易,但有梦想就要有坚持。往前走,我们不会停下来。

贾樟柯在故乡山西,搭起了一场国际化的电影盛会

贾樟柯将平遥国际电影展找到了一个定位为“小身段,大格局”,力图让电影回归其最本真的艺术魅力,让中国观众也有机会参与到一场场电影盛事中。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平遥国际电影展真正做到了尊重电影艺术的同时也服务于影迷,让电影工作者、电影观众重温自己与电影之间的真实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