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20世紀,或許他才最有資格談論人類的幸福之道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羅素的《幸福之路》。

這本短小精悍的書表達了這樣一個核心道理:任何一個理性的,正常的人,都有能力獲得幸福和快樂。

整个20世纪,或许他才最有资格谈论人类的幸福之道

或許在整個20世紀,羅素才是最有資格談論幸福之道的那個人。

為什麼?

首先談論這個話題的人得有智慧。

羅素有,他是20世紀最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之一。而且與尼采、叔本華、弗洛伊德等人不一樣,羅素的智慧不在於驚為天人的洞見,或者是超越時代的遠見,而是對世俗生活的觀察和提煉。他是“現實主義”的,是人類真實生活的觀察者和守望者。

然後是他的普通人立場。

羅素始終站在一個普通人角度寫作。羅素自己曾經坦言,他的通俗著作不是以哲學家的身份寫的,而是以遭受世界苦難現狀的普通人的身份寫的,他謀求的乃是改善世界的生存狀況,表達出世人謀求自由和幸福的心聲。

他曾論述自己人生的三種激情:對愛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對人類苦難的難以遏制的同情。

羅素是悲天憫人的,但又不是高高在上的。他的論述質樸真誠,而又直抵問題本質,優雅幽默而又不流於花哨繁複。最動人的是,他的文字始終情感充沛,極具親和力和感染力。

尼采式的超人或許調子太高,但羅素的“普通英雄”熨帖、現實,具有極強的解釋力和指導意義。

最後,他本人是幸福的。

哲學家,大多給人高深的、離群索居的、孤獨甚至瘋狂的刻板印象。比如尼采、叔本華、康德。但羅素卻絕對與眾不同,他是快樂,始終保有英倫式的優雅和樂觀。他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人生贏家:

出生貴族家庭;

活了98歲;

一生7次陷入情網,5次結婚;

在數學、哲學、歷史,以及社會運動中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後還以哲學家的身份獲得了諾貝爾文學家。

如此幸福的人,不論是在哲學界,還是思想界,絕對是獨一無二的。他的幸福之道值得一讀。

我們今天推薦的《幸福之路》,正是他對幸福的集中討論。而且都落實於生活細節:如何讓工作充滿激情,如何用“閒情逸致”對抗迷茫和痛苦?如何消解死亡焦慮?如何擺脫嫉妒、煩悶、孤獨等負面情緒?

羅素的論述風趣睿智,而且往往與常人不同,見解刁鑽。我們試著提煉了其中兩個幸福法則:

一,“反內省”法。

大多談論人生的哲學都會強調內省,說什麼不經過嚴格內省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比如儒家和佛陀。

但羅素說“不”,並強調人不應該經常內省,而是要積極與外界建立鏈接。經常內省,不僅不會發現內在的力量,還會導致巨大的空虛。羅素稱之為“拜倫式憂鬱”,好像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如同看破紅塵。想得多,做得少的人,最容易患上這種疾病。羅素提倡多在外界尋找樂趣,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二,“升維”法。

從普通人的生活中做一定的抽離,上升到人類文明的高度,獲得更大的格局和視野。因此不僅縮小了眼前的痛苦,還獲得了幾千年文明進化的支撐,參與其中,讓生命變成與歷代偉人共享的午餐。

這聽起來好像形而上,其實一點都不,你每天抽出兩個小時,看一本書,或看一部電影,都能達到這個效果。

要學會時不時從更大的視野看待眼前的生活,如此不僅能縮小痛苦,還能有效抵禦死亡焦慮。

以上兩個法則只是其中冰山一角,本書雖然短小精緻,但羅素的英倫式智慧處處如星辰一般閃耀,更多的樂趣和幸福之道,需要你自己去親身挖掘。

PS:推薦傅雷先生的譯本。傅雷先生是翻譯大家,而且學識淵博,見解超群,翻譯羅素的《幸福之路》是再合適不過了。

整个20世纪,或许他才最有资格谈论人类的幸福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