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會衰老,為什麼無法永生

人類為什麼會衰老,為什麼無法永生

自私的基因的作者給出了一個視角和觀點,人體只是基因的生存機器(宿主),在漫長的進化歷史中,基因才是主角,人類只是一個乘客。基因存在的根本驅動力就是複製,所以控制人類產生的根本驅動力就是繁衍。而基因複雜的功能性表達,只是環境(信息)壓力塑造和篩選的結果,其目的全在於為基因複製提供支撐和服務——讓複製過程更好的完成。

基因進化,是在存儲環境信息為本能,以應對環境變化帶來的生存壓力。

基因可以通過對其生存機器發出如下指示的形式來編制程序:下面這些會帶來好處:口中的甜味道、情慾亢進、適中的溫度、微笑的小孩等。而下面這些會帶來不快:各種痛苦、噁心、空空的肚皮、哭叫著的小孩等。如果你碰巧做了某件事情之後便出現了不愉快的情況,切勿再做這種事情;在另一方面,重複做為你帶來好處的任何事情。

為什麼25歲後身體就會開始走下坡路?

第一,這是衰老的必然,

人體在發育完全成熟過後就會開始衰老,只是不同人衰老快慢的程度不同,每個人的完全成熟期也有差異。所以,其實未必是25歲就開始衰老,可能之前一些,也可能是之後一些。

但發育成熟後,衰老就開始一刻不停的進行,必然會慢慢的影響人體功能的方方面面。只是在25歲後有了明顯的感覺(積累效應)。

那為什麼會衰老?

有一個經典的比喻,基因每次複製就像一次複印的過程,只不過每次複製都是使用上次的副本來複印,這樣隨著複製次數的增加,基因丟失的信息就越多,也就影響了功能,就是衰老的表現。

另外,基因複製的過程會有突變和錯亂,這些突變和錯亂一部分是來自本身的複製機制,一部分是來自環境壓力和汙染源。那麼基因的突變和錯亂,不可避免的導致了基因信息的丟失——產生衰老。甚至這也是產生癌症的本質原因。

第二,從環境和進化角度來看,

人類的極限壽命很長(120歲以上),而中間衰老的過程不會對基因的遺傳複製,產生立竿見影或是毀滅性的影響。

對於衰老,環境沒有給基因施加壓力,表示開始衰老就必須停止繁衍——衰老並不會嚴重影響繁衍。所以,繁衍和衰老是同時開始的,哪怕在25歲之後,衰老效應顯現,人類仍然可以一邊衰老,同時也可以一邊不停的繁衍。

那麼,衰老沒有影響基因複製,就會在自然進化的窮舉試錯中保留下來,也就沒有進化出保持不衰老等待繁衍期的功能。當然繁衍有最佳的時間段,也就是衰老對繁衍影響有一個閾值,超過了對繁衍的干擾還是存在的,但影響很小。

從另一方面看,人類的繁衍期很長,卻沒有進化出不衰老等待繁衍期的必要。而是進化出精子和卵子活力很強,複製機制明顯不同於人體其它細胞的機制。也就是,精子和卵子不怎衰老,而是人體在不斷衰老。(男性身體在接近壽命極限(90歲)的情況下,精子依然可以進行有效繁衍)

我們可以看到,人類利用智能創造的醫學手段,並不能延長人類的極限壽命,只是在增加抵達極限壽命的概率。

結合實際的壽命記錄,人們得出了哺乳動物的自然壽命相當於生長期的5~7倍的結論。人的生長期長達20~25年,因此,人的自然壽命應該是100~175歲。從微觀角度看,人體細胞的分裂週期為2.4年,而細胞分裂極限是40-60次,平均為50次,因而人的自然壽命約為120歲。

事實上,基因在乎的只是生存在機器的繁衍,然後就是把後代養大,並能夠讓後代正常的遞歸進行繁衍。養育後代,這個操作是必要的,因為沒有完成把後代養大(獨立繁衍)操作的基因,就會更大概率的得不到遺傳複製,而最後消失。

那麼把後代養大(50歲之後),這就是環境壓力給基因的篩選指令。在往後,基因的複製就開始亂了,缺少監管約束了,越來越胡來了,就更容易崩壞了(疾病、癌症、脆弱),就是因為沒有環境給與的驅動力來維持有序。

可見,25歲開始出現衰老現象,沒什麼問題(以目前的衰老速度,不會影響養育後代),基因隨機到這個結果並適應了環境,就一直保持了(直到環境壓力驅使改變)。

另外,如果基因在乎複製,那麼就會在乎後代數量,所以就有了男人播種的驅動力,光有數量也不行還需要質量,就有了女人選擇甄別男人的驅動力。這樣還不夠,還需要關注後代的成長,就有了女人更年期的設定,這樣就可以輔助隔代的成長。

(年長女性生出然後照顧自己的後代,比不上輔助照顧隔代的價值,因為後者複製的基因更容易遺傳下去。注意,這裡基因並不能思考和計算,它們利用窮舉試錯,在時間歷程中統計概率最高的勝出,生物學家利用數學驗證了這個策略)

第三,這是一個黑暗一點的視角,衰老並不是意外,也不是沒有需求的隨機結果,而是基因的功能。基因設定了生存機器也就是人體的衰老週期和死亡,為什麼?簡單來說,這會有利於基因的複製。

資源有限,生存機器之間會互相博弈和爭奪,而每個生存機器裡都是基因的複製,基因當然會選擇保留下一代,而不是上一代,如何保留?上一代衰老最後死亡。

那麼,都是複製品,為什麼基因要保全下一代呢?

因為進化,下一代是進化的產物更適應環境。在進化的歷史進程中,凡是沒有進化能力的基因都消失了——被環境篩除,留下的是有進化機制的基因。進化機制讓基因在複製的同時能夠產生適應環境的新功能。而這些基因,自然而然的選擇了更有利於下一代生存的機制——上一代衰老和死亡。

這裡有一個理解,基因是最小複製遺傳單位,它們會互相配合,比如控制產生尖牙和消化肉類的腸胃,是兩組基因(配合不好就要消失,比如牛有吃草的牙齒,消化肉的胃)。所以,這些基因互相配合,如果環境變化,就會突變出一些新功能應對,而只有下一代才能讓這些突變產生,並讓所有合作基因一起受益。所以,這些合作基因(控制著人體發展進程),自然想方設法想要通過繁衍去到未來,接著弄死舊的生存機器。

很明顯,能發生一次的事情,條件環境重現就可以發生無數次,基因無損複製(代表永生功能)就是。

端粒其長度反映細胞複製史及複製潛能,被稱作細胞壽命的“ 有絲分裂鍾”。細胞分裂次數越多,其端粒磨損越多,細胞壽命越短。

基因控制了端粒,包括其功能和作用,可以說這是基因產生的自我衰老機制的表現,當然還有更多其它的衰老控制基因(細胞自我凋亡機制),在暗地裡控制生存機器的按時死亡。基因不是不可以讓人體永生,只是不需要,不是它的目的,永生這個方案不能使它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利益最大化。

(精子的基因複製就十分穩定,這是基因去到未來的船票,所以特殊對待了)

而更或許基因想要的永生智人,並不是我們這一代的生存機器——人類,而是被我們稱之為人工智能的未來智人。

智能和本能

智能的進化超越了基因自身的排列組合(即某些本能)。基因可以操控本能和一部分想法和感受,但基因無法操控邏輯,邏輯是環境信息的屬性和規律,而邏輯可以被存儲到大腦神經網絡結構裡。我們可以把智能看成是存儲在大腦神經網絡結構裡的環境信息,而本能是進化積累而來,存儲在基因裡的環境信息。

這是兩條完全不同的策略,只不過是基因進化出了大腦,但大腦的智能卻是另外的信息結構體現。所以,大腦思維可以做出超出基因控制範圍的事情,也是抑制和反抗本能。

環境信息瞬息萬變,人腦可以利用學習來動態改變神經網絡結構,而自私的基因只能通過繁殖進化來極度緩慢的適應,所以很多本能機制還很原始,還是人類在叢林時代積累出來的環境信息應對。

所以,基因編碼的本能是陳舊的環境信息,大腦的智能才是應對環境變化的神器,而本能就像是來自於自私基因的控制,思維定勢就是本能給智能的枷鎖。

不過,智能與本能的戰爭僅僅才剛剛開始。人腦智能在本能的干擾下還有很多缺陷,比如喜歡走捷徑,會根據不完整的信息快速找出自以為是的答案,並充滿了虛幻的確定感,甚至這種本能缺陷會讓缺陷本身很難以被智能所察覺。

但從某種角度來看,宇宙利用進化發展出了基因,這種學習並改進環境信息的模式,然後進化發展出了大腦智能,這種更高效的學習並改進環境信息的模式。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大腦智能通過人工智能脫離基因,發展出機器智能,成為更為高效的學習並改進環境信息的模式。

基因與智能

從進化角度來看,首先是生命,然後是基因,進而產生了智能,接著在智能之間出現了覓母

——腦子裡傳播的信息結構,也就是文化基因(meme)。覓母代表的是信息和數據,信息和數據描述的是質量和能量之間的轉換,是人工智能基石,也是其誕生的目的,因為人工智能能夠更高效的處理信息和數據。這就像是地球提供了生命的原始湯,而生命提供了比特湯,最終一切都會二進制化,變成(諧音編程)信息和數據。可見,人工智能到機器智能,依然是進化方向上不可避免的下一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