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毒液點面子唄,這老哥沒有傳說中那麼糟糕

《毒液》在市場上成功了,這有部分功勞是外媒影評人的。

外媒用了這樣的詞彙來形容本片:

極其平庸,徹頭徹尾的翻車,在漫改電影中的催眠能力達到教科書級別。

也因此,使得觀眾對本片的預期降低了。

但另一部分,也要歸功於《毒液》本身的質量。

憑心而論,本片雖然不是極為優秀,但也不至於是爛片。

而大數據中,觀眾和影評人則呈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

咱的豆評從開畫的為7.3,小升到了7.4。

爛番茄更極端,媒體給了29%新鮮度,觀眾則很給面子地打了87%。

IMDB上第一條觀眾評論的標題,則是“別甩那些影評人”。

給毒液點面子唄,這老哥沒有傳說中那麼糟糕

給毒液點面子唄,這老哥沒有傳說中那麼糟糕

我對本片的預期也是降低的,尤其是對毒液在影片後半段才上了湯老師這事做了心理準備。

所以文戲為主的前半段,對我來說並沒有一種昏昏欲睡的感覺。

當然也說不上本片有什麼驚喜,畢竟這還是那種看了開頭就大概能夠猜到結尾的爆米花電影。

您也可以說:《毒液》要看啥劇情啊,看特效就好了。

如果衝著這一點去,後半段的幾場動作戲貨給得還是蠻有質量的。

畢竟,本片的特效團隊是由曾憑《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獲奧斯卡獎的保羅·富蘭克林擔任總監。

給毒液點面子唄,這老哥沒有傳說中那麼糟糕

例如被毒液上了後的湯老師,開著摩托車在街頭飆車的戲份,藉助毒液本身可以自由延展,強大且覆蓋範圍廣泛的能力,拍得還是蠻有趣的。

給毒液點面子唄,這老哥沒有傳說中那麼糟糕

最後毒液和暴亂兩個外星生物間的對決,雖然與復聯比起來,陣仗小了些,但也可以說得上是合格線以上的BOSS對戰戲了。

給毒液點面子唄,這老哥沒有傳說中那麼糟糕

對於《毒液》來說,分歧較大的一個點,還是毒液這個角色的人設上。

毒液是一個外星生物,他來到地球后,需找到人做為宿主,從而與人形成共生體。

在這個過程中,宿主的性格會影響共生體,簡而言之就是遇善則善,遇邪則邪。

這個能力和設定就和日本的《寄生獸》如出一轍了。

不過不存在抄襲一說,畢竟《毒液》漫畫是早於《寄生獸》上市的。

給毒液點面子唄,這老哥沒有傳說中那麼糟糕

在漫畫中,被毒液寄宿過的主就包括了銀河護衛隊中的樹人格魯特,火箭浣熊,毀滅者德拉克斯。

甚至是死侍,蜘蛛俠。

(在曾經的《蜘蛛俠3》中,毒液就亮相過,只不過不是現在這樣一個形態)。

而這次電影版中的宿主埃迪·布洛克,在漫畫中是地球日報的成功專欄作家,只是,被蜘蛛俠害得丟了工作,人生跌到谷底。

於是,被毒液誤打誤撞附身後的埃迪,帶著對蜘蛛俠的仇恨,使得毒液成為了蜘蛛俠的強勁對手之一。

給毒液點面子唄,這老哥沒有傳說中那麼糟糕

但到了電影版中,和蜘蛛俠相關的情節則完全沒有出現(不是漏了,而是改了)。

製片人艾米·帕斯卡爾曾表示:影片和漫威電影宇宙並無關係,只是作為獨立外傳電影。

也因此,不瞭解或沒有看過太多漫威電影的朋友,看本片也絲毫不會有障礙。

而人設產生的主要分歧點就在於:之前宣傳所說的反英雄毒液,實際上並不反。

毒液的路線到最後就類似於電影版《變形金剛》中的汽車人:

這來到地球的外星人慢慢地愛(like,不是love)上了地球及宿主,最終和宿主一起走向愛與和平之路。

至於暗黑嘛,由於是PG-13級,所以您也不會在屏幕上看到毒液吃人的直觀鏡頭。

給毒液點面子唄,這老哥沒有傳說中那麼糟糕

但是這樣一改,觀眾反而喜歡。

例如毒液那伸出長舌頭,再帶著口水的樣子,就讓不少觀眾覺得萌萌噠,並迅速圈粉。

給毒液點面子唄,這老哥沒有傳說中那麼糟糕

而其中為毒液的性格所設計的一些喜劇橋段,也讓毒液有了一些親民的特性。

例如他會非常介意別人叫他寄生蟲;

在幾場動作戲中,毒液施展身手時候還帶有些調皮的性質,又如在高樓上問宿主埃迪:怎麼樣,要不要(我帶著你)跳樓?

最讓我覺得搞笑的,是一個Loser的梗,這個我就不劇透了。

反正,建議您先降低預期,在此基礎上,本片會是一部及格線上可用於消磨時間的爆米花電影。

我個人給7.5。

對我來說,這次的《毒液》,並沒有影評人說得那麼糟糕;

這種反差就像上次的《黑豹》般,也沒有影評人說的那麼好。

給毒液點面子唄,這老哥沒有傳說中那麼糟糕

在觀眾的加持下,《毒液》的票房也是一片飄紅。

在咱這裡和日本還沒開畫的時候,本片已經連續三週蟬聯近期的全球票房冠軍寶座。

如今咱這裡開畫只有3天,票房已逼進6億。

索尼這回可以笑著無視影評人的苛刻評論了:

連觀眾都DISS你們這群影評人啊。

給毒液點面子唄,這老哥沒有傳說中那麼糟糕

而《毒液》在市場上的成功,也可以說為索尼贏來了更多的談判籌碼。

這個要從早前說起了。

當年,漫威將蜘蛛俠和毒液的版權賣給了索尼。

只是後來,索尼的《蜘蛛俠》系列越拍越疲軟,還有二次啟動的《超凡蜘蛛俠》系列第二部市場表現也不好,使得索尼挺不起腰桿。

於是,索尼和收購了漫威影業的迪斯尼坐下來談判蜘蛛俠的問題了。

畢竟,那時候的漫威宇宙,也極想把蜘蛛俠拉進來。

就這樣,在共同利益的驅動下,我們終於看到荷蘭弟版的蜘蛛俠出現在了《美國隊長3》中。

結果,這個版本進入復聯宇宙後,成了。

但蜘蛛俠這個角色還是屬於索尼給迪斯尼的外援,版權現在依然在索尼手上。

例如後來的《蜘蛛俠:英雄歸來》,還是屬於索尼自己的。

給毒液點面子唄,這老哥沒有傳說中那麼糟糕

其實索尼本身就一直在努力開發蜘蛛俠這個IP,尤其是看到漫威這些年來的風生水起,誰看了不眼紅。

曾經,索尼想打造蜘蛛俠宇宙,只不過開展過程並沒有計劃中那麼順利。

還好,後來與迪士尼就蜘蛛俠的合作,成功借了漫威宇宙的東風。

而今,冒險打出的《毒液》這張牌,即使被影評人口誅筆伐,也在觀眾那邊獲得了成功,又有了硬氣。

於是,蜘蛛俠宇宙又有發展的可能了(12月份的《蜘蛛俠:平行宇宙》也算一部)。

雖然索尼手上的漫威角色版權不多,但是憑著這兩個角色IP形象被重新立起,索尼將來在和迪士尼就漫威電影合作的談判桌上,至少腰桿也可以挺得更直一些了。

反正,就電影公司來說,有票子賺,一切都有可能。

對於觀眾來說,電影好看了大家自然願意掏錢。

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給毒液點面子唄,這老哥沒有傳說中那麼糟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