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兄弟城市交流合作 推動川東北經濟區發展

加强兄弟城市交流合作 推动川东北经济区发展

11月14日至15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達州市委書記包惠率達州市黨政代表團對我市城市建設、產業發展、旅遊交通等方面情況進行考察。南充市委書記宋朝華陪同考察。圖為考察閬中古城保護情況。 記者 張力 攝

南充新聞網訊(記者 張春華)11月14日至15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達州市委書記包惠率達州市黨政代表團對我市城市建設、產業發展、旅遊交通等方面情況進行考察。包惠表示,南充達州要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推動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攜手促進川東北經濟區各市協同發展、高質量發展。

南充市委書記宋朝華,市委副書記、市長吳群剛,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袁險峰,市委副書記古正舉陪同考察。

14日下午,包惠一行首先前往南充現代物流園,考察我市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情況。

南充現代物流園是國家級示範物流園,規劃面積11.6平方公里,概算總投資320億元,佈局進出口岸、公路集散、多式聯運、城際配送四大物流平臺,建設汽車汽配、糧油、建材等八大物流產業區。

園區內,物流大道東西橫貫,浙江傳化、友信崧鋒、南鑫國際等一批重大物流項目在兩旁依次排開,生產區寬敞整潔、車流繁忙有序,處處彰顯現代氣息。

“總建築面積是多少?”“農產品交易區多大?”在園區展示區內,包惠對相關情況一一瞭解。當聽說今年1至10月園區實現社會物流總值300億元、上繳稅收8000餘萬元時,包惠表示,南充現代物流園規劃起點高、建設時間短、運營效益好,成效十分明顯。目前達州也正在大力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南充的經驗值得達州學習借鑑。

高坪江東大道自去年10月開始改造提升,通過實施路面改造、景觀塑造、強弱電下地、雨汙管網建設等,形成一條新的景觀大道、產業大道。

“改造江東大道我們花了幾個億,已整理出兩側土地約2000畝,值100多個億。”宋朝華介紹說,江東大道提升改造,直接激活沿線土地、樓盤物業“雙增值”,實現了城市環境品質、城市發展資源、城市發展空間“三大提升”。

包惠對南充大力實施城市基礎設施提升、優化發展環境的做法予以肯定。她說,南充通過實施江東大道提升,徹底改變了商業體周邊環境,聚集了人氣、商氣,實現了商業提檔升級,體現了南充城市經營理念的科學性。

“現在我們還在旁邊的江中溼地打造一個2000畝的大型溼地公園。”(緊轉3版)(緊接1版) 宋朝華高興地說:“春節請你們再來看,這裡將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

15日一大早,包惠一行來到閬中古城,考察古城保護開發情況。

閬中古城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是川東北首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有2300多年曆史。景區內擁有90餘條古街巷,古民居院落上百個,主要包括張飛廟、貢院等景點,被譽為“巴蜀古建築的實物寶庫”。

閬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坐落在古城內,建設範圍包括閬中古城絲綢兩廠、“城南天下片區”等。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風霜雨雪在牆體上刻下深深印記,大家行走在經保護修復後的古城絲綢廠內,厚重的年代感撲面而來。

在展示區,一張張寫滿滄桑的老舊照片,將人們拉回到那過去的年代;保存完好的俄式建築,一排排整齊的老式紡織機,好似在訴說昔日的繁華。

行走古街巷、瞻仰古聖賢,閬中古城帶給所有人以驚喜和震撼。“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傳承,這就是文化。”大家對閬中古城的科學保護開發讚不絕口:“南充旅遊,有看點、有內涵,讓人印象深刻。”

隨後,包惠一行還先後參觀考察了四川張飛牛肉公司、宜華木業。現代化的設施設備、科學的管理手段、先進的發展理念,讓張飛牛肉和宜華木業在市場角逐中佔得先機,不斷做大做強,不僅實現了企業自身發展,也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並解決大量就業。

包惠表示,南充與達州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經濟相連,具有較強互補性。南充在城市建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方面起步較早、成效明顯,經驗值得達州學習借鑑。兩市要堅定貫徹省委“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進一步加深兩市聯繫,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川東北經濟區各市協同發展、高質量發展。

宋朝華說,當下南充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加快構建“5+5”現代產業體系,大力實施“一主一副、區域協同”發展戰略,推動形成“招強引優、全域開放”全新態勢,加快建設“成渝第二城”、奮力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兩市同為川東北經濟區重要城市,南充願與達州真誠協作、互利雙贏、共同發展。

達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鄧瑜華,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洪繼誠,市政府副市長、通川區委書記杜海洋,市委秘書長陳剛參加考察;南充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何迎曉,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潘國華,市委秘書長李洪君陪同考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