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這一點,你就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做到這一點,你就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真實的自我,希望擁有屬於自己的自由,活出有意義的人生。但事實上我們卻忽略了,這個自由是建立在責任的基礎之上的。

海德格爾說:人類存在的雙重性決定了個體在“那裡”,但同時個體也構建了什麼是“那裡“。自我是二合一的,它是由一個經驗自我和先驗自我兩個部分構成。這裡的經驗自我指的是一個客觀自我,那個在那兒的某物,世界中的一個客體。而先驗自我,又稱為建構性自我,它建構了自身和世界,它需要為自身和世界負有責任。所以,在這種角度下,人類的責任是必然與自由彼此糾結的。

因此,如果說人類註定是自由的,那麼,對於這個世界而言,這個自由的概念不僅僅是為個人的行動負責,也要為不作為負責。從這個層面上來看,人類存在的意義在於自我建構,只有通過人建構世界的方式,世界才獲得了意義。

來自美國的心理學家、現實療法創始人威廉•格拉瑟博士,在他的著作《選擇理論》這本書裡,通過深入淺出的語言,幫助我們梳理了我們應該如何做,如何進行自我建構和自我選擇,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那就是摒棄外部控制,使用自己的創造力來讓自己擁有一個優質世界。在這個優質世界裡,我們有著自己遵循的理念或信念系統,擁有我們最想與之相處的人,也有我們最想擁有或體驗的事物。

聽起來這樣的優質世界很美好,但作為一名資深的心理學家,威廉•格拉瑟博士在實際的心理諮詢工作中常常感悟到:我們都希望滿足自己的需求,但事實上我們卻很難深入瞭解自己的真實需求。因此,才會有很多來訪者,帶著困惑走進我們的諮詢室。那麼,在本書中,他通過大量的篇幅來幫助我們釐清人類的基本需求和感受。那就是:在滿足了基本生存需求的基礎之上,愛與歸屬感、權力、自由與樂趣,都是讓我們能夠創造優質世界的美好需求。因為,人類所有行為的動機都是為了儘量讓自己感覺舒適,所以我們才會有趨利避害的生活方式。

可是,為什麼很多人會感覺到痛苦呢?那是因為在人類社會中,人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需要生活在人際關係中間,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人是社會互動的產物。所以,我們在這些基本的人類需求中進行選擇時,不得不考慮到與身邊其他人的關係,從而與我們的需求產生衝突。

這本書告訴我們,導致我們的人際交往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外部控制的力量,而很多心理和情緒困境,都是糟糕的人際關係導致的。

他人對我們的影響只有信息,我們的情緒和行為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這樣就幫助我們明確了個人自由的邊界,從而我們可以選擇更加積極有效的新型人際關係。

哈姆雷特說: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對於來訪者,我們說:面對還是逃避,這也是一個艱難的選擇。人類從出生到死亡,無時無刻都在面臨著選擇。從愛情婚姻,到學校教育,甚至職場人際,都是我們選擇的產物。你可以選擇更有創造性的生活,同時你也可以選擇對自己需求的壓抑。威廉•格拉瑟博士基於現實檢驗的基礎上,幫助我們從人際關係中的相容性、個性和需求強度三個方面進行了匹配和調適,通過一些智慧的小技巧,例如:調解圈等方式,讓我們可以在生活中的多個領域完成對自己需求的選擇和滿足,成就自己的優質世界。

任何心理學知識都需要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幫助來訪者看清楚問題的實質,尋找內心的需求,選擇屬於自己的優質世界。因此,在本書作者看來,事情的發生並不需要原因,但我們可以從發生的事情中找到目的和意義,因為你可以選擇和找到更好的方法,我們都有權利獲得更加有樂趣的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理論》讓我們知道,

我們控制自己生活的程度比我們想象中更深,只要你願意。

作為一名心理學工作者,這本書所強調的現實療法和選擇理論,讓我同時看到了後現代主義的影子,尤其是SFBT(焦點解決短程諮詢)在生活和心理諮詢工作中的運用。這兩種方法都是聚焦於來訪者此時此地的世界,以及來訪者當前的行為是如何促使他們更接近自己設定的目標,又或者自己的選擇是如何讓自己遠離真實的需求的?這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我相信阿爾伯特•艾利斯的認知行為療法,給本書作者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理論基礎。

世界上最樸素的文字,可能就是最打動人心的語言,《選擇理論》做到了這一點。無論你是心理學工作者,還是普通的讀者,你都可以通過作者的表述,理解和學習到最寶貴的理論知識,並把它很好的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去。

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每個人的需求都是合理存在著的,每個人的追求也都沒有尊卑貴賤之分。無論這個時代的房子、車子、愛情、事業,或者是現在看起來很可笑的曾經小小的夢想,都是值得讚美的。重要的是,你需要意識到:

你是自由的,選擇怎樣的自由,決定了你將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成就怎樣的人生。

康德說:我就是我的王。願你能夠成為你自己的王!

做到這一點,你就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威廉·格拉瑟(William Glasser,1925-),美國心理治療學家,現實療法創始人。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1945年和1948年在凱斯西儲大學先後獲得臨床心理學學士學位、碩士學位,1953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醫學博士學位。1954-1957年任實習醫生,1957年在洛杉磯加州大學參與精神病治療訓練。

現實療法(Reality Therapy)是由他所開創的一個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流派。在《選擇理論》這本書中,格拉瑟對傳統心理治療的一些基本理念作了批駁,系統闡述了現實療法的理論和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