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為什麼簡稱“皖”?難道僅僅因為歷史上有個皖國?

安徽省為什麼簡稱“皖”?對於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可能很多朋友,尤其是安徽省的朋友一聽到,

就會情不自禁回答:

因為古時候,安徽省境內有個皖國,然後還有皖山皖水,所以安徽簡稱“皖”。

安徽省為什麼簡稱“皖”?難道僅僅因為歷史上有個皖國?


對於這個回答,筆者不置可否。

不過,上面的那個回答在史學論證上,只能作為必要條件,不足以作為充分條件。

安徽省為什麼簡稱“皖”?難道僅僅因為歷史上有個皖國?


舉一個例子,就很容易推倒上面的回答。

那就是古時候的安徽,不是僅僅只有一個皖國,還有諸如蕭國、桐國、六國、舒國、淮南國等,而且從實力上看,皖國並不比以上諸侯國或者方國要強。

從留存的史料上看,皖國留存的史料並不多,相反,古淮南國在史學界卻極為有名。

安徽省為什麼簡稱“皖”?難道僅僅因為歷史上有個皖國?


筆者查詢大量史料發現,所謂的皖國,實際上和大別山一帶的六國、舒國同宗同源,同屬皋陶後裔部落方國。

而同時期,在皖北一帶,還有一個古國,也較為有名,那就是上文提到的蕭國,古蕭國管轄範圍大約是江蘇、安徽、河南一帶,實力同樣不俗。

安徽省為什麼簡稱“皖”?難道僅僅因為歷史上有個皖國?


進入春秋戰國時期,安徽境內的諸侯小國,更是繁多。如果僅僅因為安徽歷史上有個皖國,所以安徽簡稱“皖”,這樣的論證是不嚴謹的。

筆者認為關鍵不在於是否有個“皖國”,而在於安徽建省後,至建國前,長期以安慶為省會。

而安慶在歷史上受古潛山(皖山)文化影響較深,所以安徽簡稱“皖”,關鍵可能在這裡。

安徽省為什麼簡稱“皖”?難道僅僅因為歷史上有個皖國?


我們知道,安徽省正式建省於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當年康熙分江南省為江蘇(含上海)、安徽二省。

而當時的安徽省巡撫衙門駐安慶,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這段時間裡,安慶同時又是安徽省布政使司和安徽省會(皖省省治)所在之地。

安徽省為什麼簡稱“皖”?難道僅僅因為歷史上有個皖國?


要知道,省會的力量和價值是很強大的,它可以左右一個省的文化發展,所以說現在的省會城市,一般都是一個省的文化中心。

如此一想,安徽簡稱“皖”,而不是簡稱“徽”或者“蕭”,就在情理之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