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家趕緊把我娃接走!”陪讀的痛苦根源究竟是啥?

“親家趕緊把我娃接走!”陪讀的痛苦根源究竟是啥?


近兩年來,“陪作業”這個話題彷彿成為了一個經久不衰的梗,隔一段時間就有新段子冒出來,引起連環行為藝術,這陣子又冒出了一個逆天的形式,譬如說未來親家趕緊把孩子接走之類的……


“親家趕緊把我娃接走!”陪讀的痛苦根源究竟是啥?



“親家趕緊把我娃接走!”陪讀的痛苦根源究竟是啥?


“親家趕緊把我娃接走!”陪讀的痛苦根源究竟是啥?


當家長的陪作業陪到痛不欲生,已經是民間共識了,去年這個話題剛興起的時候,我一度不太明白,為什麼既然陪讀這麼難受,家長們還要一意孤行的去陪。

當時我以為是家長對孩子學習過於擔心焦慮的原因,還寫過一篇文章《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差勁兒的老師》,詳細了論述了為什麼絕大多數家長是最不適合輔導孩子功課的人。

寫完那篇我逐漸發現,很多陪作業根本不是家長的主觀意願,而是老師要求的,不單要監督寫完,還要批改,訂正,還用各種監督手法來要求家長必須執行,不這麼陪要被點名批評之類的。

我當時就十分不懂啊,批改作業不應該是老師的事嗎,什麼時候全推到家長身上了?

當然了,校方會宣稱,家長應該多關心孩子、多參與教學活動當中去,才能讓孩子養成學習的良好習慣。

這個話是沒有錯,但是參與教學,關心學習,並不是這麼個關心法兒啊!

你要說學校折騰家長,沒有比北美這邊的學校更能折騰了,今天組織個活動,明天慶祝個什麼節,後天又要課外教學,都要家長幫忙出工出力,超過兩週不去學校做義工忙活點啥我就渾身不舒服。但是即便是如此心安理得的折騰家長,北美這邊的學校,無論是平民的還是貴族的,也從來不會要求家長批改訂正孩子作業,我家毛頭的老師甚至會特意囑咐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千萬不要在旁邊幫助他,這樣才他才能獨立思考增長能力,也更有利於老師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不陪效果才更好!我們老師說的是不是很有道理啊!

“親家趕緊把我娃接走!”陪讀的痛苦根源究竟是啥?

“親家趕緊把我娃接走!”陪讀的痛苦根源究竟是啥?

這時候有人說了,那不能比啊,國外一個班孩子少啊,十幾二十個的!國內一個班五六十個人,那老師哪顧得過來啊,必須家長幫忙啊!

這當然是事實,但是眾位父母是不是失憶了?作為一個80後,我清楚的記得我小時候,班上最多的時候有六七十孩子,老師每天都批改作業沒什麼問題啊!我媽這個推娃狂魔也沒有陪過我一天作業。

而且現在高中初中老師也都在批改作業啊,怎麼小學就完成不了?是現在的小學老師良心壞了嗎?想要更清閒輕鬆嗎?

其實也並沒有更清閒更輕鬆,老師和全班家長打交道,挨個催作業,交不上還要挑出來挨個訓,其實並不比直接給學生批改作業輕鬆多少。

那小學老師們為什麼一定要逼著家長陪讀呢?

那先要搞清楚為什麼以前的老師不需要家長陪讀。

“親家趕緊把我娃接走!”陪讀的痛苦根源究竟是啥?


作為80後,我小時候是不敢不好好寫作業的,因為我們知道那個後果非常可怕,我清楚的記得有一次,一個同學說作業落在家裡了,被我們數學老師掄圓了抽了20多個耳光。天天參觀這種殺雞儆猴的恐怖場面,我們哪敢不寫作業啊?就算不被揍,被叫到講臺那裡指著鼻子當眾各種諷刺挖苦的訓一頓也是十分嚇人啊!不寫完作業睡覺會做噩夢的有沒有!屁滾尿流的也必須寫啊!

20年後的今天,學生們個個都是家裡的金疙瘩,老師再也沒有這種“至高無上”的管教孩子的權力,再掄圓了抽孩子20個耳光八成被錄下來上熱搜全國討伐吧!別說是真打了,多吼幾句或者話說重了也可能會犯事兒啊!我讀師範期間去學校實習的時候,領隊老師就再三叮囑,再生氣也不可以碰學生一個手指頭,訓孩子也不可以,你不知道這一個個的孩子後面站著什麼神仙!別一時衝動吃不了兜著走。

“親家趕緊把我娃接走!”陪讀的痛苦根源究竟是啥?

“親家趕緊把我娃接走!”陪讀的痛苦根源究竟是啥?

當然了,老師不敢打罵體罰學生,固然是一件好事,但這就相當於繳了老師的械,老師就對孩子毫無威懾力,就只是紙老虎。家長盼著孩子成績好,領導要求優秀率,孩子貪玩不好好完成作業,老師能做什麼呢?不能打而不能罵不能罰,只有最後一張牌——找家長

要求家長陪讀,其實就是老師把“找家長”發揮到登峰造極的表現:不打不罵不嚇唬還能保證孩子學會,習題作對……我當老師的是做不到了,you can you up,家長你來吧!大家拴在一根繩上,誰也別嫌棄誰做的不好。

事情就這麼一步步的演變,順理成章的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親家趕緊把我娃接走!”陪讀的痛苦根源究竟是啥?

難道說,回到那個老師可以隨意體罰羞辱學生那個原始的狀態才是更好的嘛?

當然不是,“陪讀痛苦”現象的癥結在於,當今的小學給孩子的課業任務量,對孩子們來說太多太重太難,根本就超出了他們的能力,不打不罵不吼不罰,單靠孩子自己的智商和毅力,大多數孩子根本就難以做到啊!

必須後面有個人拿個鞭子抽他,區別只是,這個拿鞭子抽的人到底是老師還是家長罷了

這就要思考一下,小學生的課業量為啥要搞的這麼多這麼重這麼難呢?為什麼不能教育改革,讓孩子學的簡單點兒,改得像大多數發達國家一樣,小學課程就和玩兒一樣就過去了,這樣孩子家長老師都輕鬆,豈不是美?

不行,因為中國教育資源太有限了,如果改簡單了,題目所有孩子都會,怎麼能拉開檔次,把最聰明的那一批孩子選出來呢?

不把這一批孩子選出來,怎麼能決定由誰來享受更好的那一套教育資源呢?

“親家趕緊把我娃接走!”陪讀的痛苦根源究竟是啥?

“親家趕緊把我娃接走!”陪讀的痛苦根源究竟是啥?

所以,一切陪讀的痛苦的根源,是競爭,過於殘酷的競爭,現在已經從幼兒園就初見端倪,小學就已經進入白熱化。

因為老師和家長都知道,只要按著孩子的腦袋,讓他多刷點題,他就能領悟的更早一點,更熟練一點,更準確一點,分數更高一點,他就更多一分在競爭中獲勝的希望。

只是,在這種惡劣環境中,我們是不是隻顧著催著孩子去競爭,忘記了教育和學習的初衷?

我們是不是忘記了,數學其實是為了孩子學會使用邏輯,語文只是為了孩子擁有閱讀和寫作的能力,英語則是為了打開一扇更廣闊世界的窗口……

所有的教育最終的目的,只是為了啟迪孩子的心靈,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有智慧的人

註定絕大多數孩子上不了頂尖的大學,但是不代表那些競爭失敗的孩子就沒有智慧了啊!

算錯幾道題,寫錯幾個字,寫得不夠整齊,完成得不夠快不夠準確……凡此種種細節,真的會影響到孩子以後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嗎?

把目光放長遠一點,別隻看到高考,放長遠到孩子一生的尺度,你還會糾纏這一點點細節嗎?

“親家趕緊把我娃接走!”陪讀的痛苦根源究竟是啥?

“親家趕緊把我娃接走!”陪讀的痛苦根源究竟是啥?

扯得有些遠了,我知道就算我提出這些問題,家長們依然會焦慮,我也可以預見,陪讀這件事,以後只會愈演愈烈。

其實寫這篇文章,只希望陪讀父母們能夠明白,造成這一切痛苦的,並不是你家孩子有多笨,有多不努力,他只是很正常的、不夠天才的孩子而已,也不是因為你有多急躁,多沒耐心,你也只是很正常的、修養不夠完美的父母而已。

你們其實都是裹挾在這一場瘋狂的焦慮的競爭大潮中身不由己的可憐人。

所以,和孩子互相理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