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九個月織六件毛衣送醫生,87歲老人清晰記得每個人尺寸

華龍網10月16日17時40分訊(記者 黃宇)今(16)日上午9時許,重慶市渝北區一家居民戶裡洋溢著一派久違的熱鬧氣息

“媽,你看誰來了?”陳建初先生面色欣喜、腳步匆忙地跨進家門,他身後還跟著幾名穿著白大掛、頭戴軍帽的人。

“哎呀!上班這麼忙,你們怎麼來了?”87歲的汪德秀老人言語中帶著驚喜,又彷彿有些埋怨,三步並做兩步往家門ロ挪著並不大方便的腿腳。

住院九個月織六件毛衣送醫生,87歲老人清晰記得每個人尺寸

“來看看你嘛!”陸軍軍醫大學958醫院(以原解放軍第324醫院為主組建,由西南醫院管理)呼吸科主任李海東微微笑著,一邊進門一邊熟絡地回答著前來迎接自已的汪老太太。話音才落,還沒來得及多寒幾句,老太太就上前緊緊地抱住了他,伏在李海東胸前哭得像個孩子。

李海東沒有說話,眼眶卻也溼潤了,這個擁抱就像盛夏7月的那天,在醫院裡和汪老太太分別前一樣。汪阿姨拿著毛衣給醫生試穿。 通訊員 羅楊 攝

住院九個月織六件毛衣送醫生,87歲老人清晰記得每個人尺寸

9個月織完6件毛背心 清晰記得每個人尺碼

汪德秀和她老伴都是958醫院的老病號了,有時十天半個月,有時住上一週。2015年4月,老大爺在呼吸科安詳離世。後來汪奶奶因為思念過度,出現了精神抑鬱症狀,陸續檢查出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腎結石和右胸佔位等健康問題。今年7月,汪徳秀因為肺炎再次住進了958醫院呼吸內科。

因為年事已高,老人家的雙手總不由自主的顫抖,眼力也大不如前。每次査房和進行護理操作的時候,醫生護士們都看見她在費力地織著毛衣。“阿姨,現在四十幾度呢!您大夏天的織毛農會不會太熱了?”大家雖然好奇,卻只當是老人家藉此分散注意力,緩解憂思。就在痊癒準備出院的時侯,汪德秀拎著一大口袋毛衣到辦公室要找醫生。此時大家オ知道,原來這些一針一線艱難織就的毛背心,是老人家要送給醫生的,整整六件!

住院九個月織六件毛衣送醫生,87歲老人清晰記得每個人尺寸

“我的身體自己知道,頭腦也不行了,這個冬天恐怕是熬不過去了啊,趁現在趕著織好先給你們送過來。”老人家說得十分淡然,醫生們聽得感動淚目。

製作6件毛背心,花費了她9個月的時間。“一天打5錢(重)的毛線,織好一件背心差不多1個半月吧。”老人家受身體情況所限,無法編織花紋圖案,只能採用平針手法,估摸著每個醫生的身形大小來製作毛背心。想著大多數醫生要穿軍裝,她專門挑選了綠色系的毛線、桃尖領款式。

汪德秀一邊拿出口袋裡的毛背心,一邊清楚地分配著:“這件是給潘醫生的,這件才是你的,這件是母醫生的……你們幾個的尺碼不一樣。”老太太還細心地在每一件背心上製作了像商場成衣一樣的吊牌,毛線品牌和品質一目瞭然。汪阿姨織的6件毛背心。 通訊員 羅楊 攝

重陽前收到特殊聘書 要再到醫院看看孩子們

天氣漸漸轉涼,秋冬季是老年病復發高峰期,重陽節到來之際,958醫院委派呼吸科李海東主任、胸外科裴家強醫生、精神衛生中心胡光濤副主任為汪德秀老人家上門診療送醫送藥。醫院政委暨劍波、副院長吳友良不僅為老人家帶來生活慰問品,還為她頒發了一份特殊的聘書——聘請汪德秀同志任中國人解放軍第958醫院終身醫療服務監督員。

“醫生護士進進出出,都是阿姨長、阿姨短的給我打招呼”,“呼吸科沒有床位,我住不進來,值班醫生就想盡辦法先幫我收到其他科室,有了床位再轉到科裡來,就衝這個我就要說你們好啊!”“李主任每天都要來看我幾次,比兒子還跑得勤”……回想起住院期間的點點滴滴,汪德秀又哽咽落淚。“工作這麼忙,你們還來看我!”醫療小分隊來到家裡,她唸叨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

臨別前,老人家提議拍張合影,要衝洗出來擺放在家裡。“回頭我們給您送過來。”“不,我要自己來醫院取!”不少老年人都忌諱沒事上醫院,汪德秀卻蠻不在乎,她還想去看看那些堅守在崗位走不開的醫生孩子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