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佔碎片時間的共享按摩椅能”躺賺“,這門生意真那麼“舒服”?

■文 | 黃盛

搶佔碎片時間的共享按摩椅能”躺賺“,這門生意真那麼“舒服”?

在影院門口等開場時、在酒店房間放鬆休閒時、在商場逛到疲憊時,如果來一次便利、舒適的身體SPA,會不會讓你身心舒暢?

如今,共享按摩椅在機場、購物中心、影院等場所的入駐,讓人們的這一需求有了滿足的可能。

摩摩噠、樂摩吧、爽客、頭等艙互聯等與這一需求相關的共享按摩椅創業公司也在資本的加持下,踏著共享經濟之潮,迅速地開始了“跑馬圈地”。掃碼啟動、一鍵支付、碎片時間享受智能按摩,共享按摩椅開始向城市生活的碎片時間滲入。

不過,眼下共享按摩椅的故事並沒有共享經濟浪潮中的單車、汽車等項目豐富多彩,補貼大戰、押金管理、倒閉合並等故事也並沒有在這個細分領域中出現端倪。似乎只有“躺著就能賺錢”的段子為這個剛剛起步的領域,添了幾分色彩,但這色彩是斑斕陸離還是肅殺灰冷,還要看市場的檢驗和入局者的打法。

搶佔碎片時間,能“躺著賺錢”?

共享按摩椅運營商頭等艙互聯創始人張鑫近日在獲得5000萬元A輪融資前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肯定了“共享按摩椅真的躺著就能賺錢”的說法。這家一年獲3次融資的新晉創業企業,在公開披露的數據中,已經在為時一年半的運營時光中投放了三十多個省、數百個城市、3000餘家門店、一萬多臺共享按摩椅。

而與互聯網出身的頭等艙互聯不同的是,現在市場上的其它玩家裹挾著傳統大健康行業上市公司的基因。摩摩噠背靠榮泰健康,獲得基石資本5000萬元融資的樂摩吧則有久工實業作為按摩椅供應方,爽客的按摩椅來源自奧佳華。這些背後的企業,或是已具有一定市場規模的按摩器具生產商,或是在健康醫藥領域沉浸多年。

在他們加持下的共享按摩椅,被鋪設在了機場、超市、酒店、車站、電影院等等人流量較多的場地,並根據消費者的按摩時間來收取梯度不同的價格。以樂摩吧為例,其收費標準分為分為6分鐘6元、12分鐘10元、20分鐘15元三個梯度,消費者只要使用微信或支付寶掃碼支付就能體驗。其創始人謝忠惠曾表示,一臺投入使用的共享按摩椅平均每天服務5-10人,客單價10元,平均一臺機器的收入是每月2000元。其中,租金佔成本大約30%-40%,單機回本週期在6-10 個月。

越來越多的共享按摩椅,在移動支付和物聯網雲端系統的助力下,以大批量運營管理的方式,改變了傳統按摩椅使用場景的思維,把公共場合有按摩需求人群的碎片時間聚集起來,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之前尚未被釋放出來的按摩需求市場。再加上消費升級趨勢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對養生健康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碎片化的按摩模式,也符合他們的閒暇所需。

參與頭等艙互聯天使輪、A輪融資的梅花天使投資經理嶽祥認為,消費升級對按摩等放鬆需求的消費頻度會增加,用戶使用習慣成熟不需要培育,而且付費意願很成熟,是共享按摩椅的特點。

但在公共場景中的共享按摩椅,其維護檢修人員成本問題、清潔衛生問題、按摩效果問題以及閒置時消費者佔有卻不消費問題等等也是擺在共享按摩椅企業面前的難題。

即使對“躺著賺錢”持樂觀態度的張鑫,也表示公司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在行業的主要競品玩家中,或多或少都有上市公司的參與,在資金不足、產品不足、資源缺乏的情況下,這對團隊的考驗是相當大的。”他曾坦言。

是否成夢幻泡影?

乘著共享經濟的東風,共享按摩椅和其他自助終端消費類似,與移動支付普及、線下流量的迴歸有著密切聯繫,並且一旦市場需求產生,就會有向更縱深方向挖掘的創業者湧入,而市場嗅覺先天敏銳的資本則會卯足勁趁著細分行業洗牌期來臨前,找到自己所看重的項目,希望以更快的速度佔據頭部資源。

對於共享按摩椅來說也是如此,雖然眼下入局者比起其他共享模式早期,在數量上有所減少,但資源深厚的大健康類上市企業入局以及真格基金、梅花天使等基金的動態,則為這一起步期的行業投上了支持票。

在嶽祥看來,共享按摩椅回本週期相對於其他業態並不長,並且是一門資產運行的生意,主要拼資產的運營效率。所以他認為,共享按摩椅入局者在接下來的市場開拓中還需要注重運行效率的提升和成本、收入等財務模型的優化。

變現、盈利是擺在資本和創業者面前的永恆話題,共享按摩椅入局者也同樣需要考慮自己財務模型的優化。

垂直場景的挖掘,無疑是路徑之一。目前,共享按摩椅主要靠用戶的基礎付費來實現營收,但消費者的使用頻次、場景數量和麵積大小的限制會對基礎付費帶來很大影響。如何在現有基礎上挖掘新的變現場景

是創業者們思考的問題之一。

對此,榮泰健康在自有品牌“泰咖啡”的運營中加入共享按摩椅體驗,開掘線下場景;頭等艙互聯則計劃在按摩椅上增加電子屏,以廣告來收費;在獲取足夠多的用戶數據、生成用戶畫像後,還能進行數據變現。

不過有意思的是,今年10月26日,國金證券發佈的有關榮泰健康的研究報告中,40萬臺成為共享按摩椅市場需求量的頂峰,而當前有15萬臺左右。

換句話說,在國金證券的研究報告中,共享按摩椅的市場尚有不足2/3的空間。

券商對這一市場規模的認定,與入局者的判斷有著較大的鴻溝。到今年10月已經鋪設6萬臺設備的爽客,在其官網中指出,打算在3年內鋪設100萬臺按摩沙發。

樂摩吧創始人謝忠惠也曾表示,計劃5年鋪設100萬臺設備。

市場預估的差距帶來公司市場策略的不同,但未來3到五年內,共享按摩椅數量實現數十倍的增長時,是否會帶來運營商之間的另一場共享經濟補貼大戰,抑或是一場夢幻泡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