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網紅、二次元營銷湊到一塊,他打算念好IP變現的生意經

■文 | 黃盛

■來源 | 人民創投(renminct)

在泛文娛領域,IP這一概念已經火熱數年。IP的孵化、開發、運營、變現等等問題,也一直是業內外人士關注和探討的熱點。然而,隨著IP概念的火熱,人們也發現IP的運營和變現,一直是困擾行業的難題。

把網紅、二次元營銷湊到一塊,他打算念好IP變現的生意經

高東旭

這一問題也引起了在中娛智庫從事行業諮詢、數據研報工作的高東旭的注意。於是在2016年,高東旭將泛文娛行業活動業務從中娛智庫中拆分出來,成立中娛創想,圍繞“網紅經濟、二次元演出、IP運營”運作,開展“經紀+營銷+製作”的一系列業務。

人民網創投頻道(ID:renminct)瞭解到,中娛創想已經獲得了由喬景資本領投,乾元資本跟投的240萬元天使輪融資,目前擬出讓15%股權尋求為Pre-A輪融資,以用於人員成本、app技術開發及運營團隊建設、專業商務團隊、經紀人隊伍建設。

把網紅、二次元營銷湊到一塊,他打算念好IP變現的生意經

粉絲見面會

打造娛樂營銷平臺,幫助IP變現

高東旭在2013年成立的中娛智庫,是專注於互聯網數字娛樂領域政策諮詢、產業研究、盡職調查、會議活動的機構,也為文化部、網信辦、北京市文化局等部門提供研究報告和顧問服務。曾發佈《2015-2016中國泛娛樂產業發展白皮書》《2016中國泛娛樂IP養成報告》《2016中國數字創意產業及遊戲遊藝產業報告》以及行業相關投融報告等。

2016年高東旭將中娛智庫的行業內容活動拆分出中娛創想時,意識到行業會展活動等缺乏渠道和指導,找不到合適的網紅藝人代言,活動策劃單一,活動結束後流量流失,而直播網紅、網絡名人變現方式有限,大部分網紅及網絡名人找不到客戶,缺乏經驗團隊支撐和持續的專業粉絲運營,經紀公司及直播平臺缺乏專業銷售團隊,客戶獲取困難,運營成本高,頭部網紅藝人留存難,留存成本高,簽約費高。

於是,中娛創想致力打造網紅及藝人流量變現 + 粉絲平臺運營+ IP 變現運營的娛樂營銷平臺,與各類行業展會活動主辦方、參展商以及電商合作,通過大數據為展商、會展主辦方、電商匹配網紅藝人或直播名人,以活動走秀、現場互動、粉絲見面會、演唱會、生日會等多種方式實現專業化、定製化營銷,通過多平臺網絡直播以及“粉絲家”(fans+)平臺,把網絡名人IP變成流量,實現線上和線下精準營銷。

在大數據上,中娛創想基於中娛智庫等行業研究和大數據分析系統,獲得更多大數據的支撐,繼而得出網紅潛力及價值模型、藝人潛力及價值模型和IP 潛力及價值模型,然後對接給網紅及藝人經紀公司、演出及影視劇公司、品牌廠商和電商等需求方。

在網紅藝人經紀上,中娛創想代理了日本New world公司藝人在中國大陸區的經紀業務,代理了眾多日本相關動漫聲優、唱見舞見經紀業務,同時公司也簽約代理了楊茜月(YOYO)、淺井悠優等潛力藝人。

在IP營銷方面,中娛創想採用大型活動+定製活動模式,和騰訊互娛、若森科技等多家IP大廠達成合作關係,為《天涯明月刀》《不良人》等遊戲、動漫IP制定線下場景營銷方案和衍生品開發;並獲得了天下書盟10部網文的IP的經紀權,以及近百部日漫的改編權的經紀權力,並獲得了《天涯明月刀》《畫江湖》《口水三國》等IP 衍生品的運營權或經銷權。

中娛創想還在打造粉絲家(fans+)這一粉絲應援平臺。平臺邀請合作知名藝人、國內外名人、網紅入駐,並與國內外各經紀公司深度合作,將中娛創想活動合作的藝人網紅名人流量在平臺上實現留存,形成粉絲家族,為明星應援。“粉絲家fans+正在抓緊開發中,預計2018年3月上線。”高東旭介紹說。

一直在路上

中娛創想還主辦或承辦了2017世界互聯網大會網絡分論壇、中國網絡文化產業年會、中國數字創意產業峰會、中英遊戲工坊、網紅亞洲榮耀盛典等品牌活動,打造“ME-music”“ME-FanMeeting”二次元系列活動、“網紅能量”榮耀盛典不同類型的品牌活動運營模式。

據高東旭介紹,今年年中,公司達到了收支平衡,2017年各項業務綜合營收合計900萬元,毛利潤100萬元。除了傳統的門票和贊助收入之外,中娛創想深度開發藝人的IP,延展到數字音樂發行和藝人的周邊衍生品開發,通過與粉絲平臺、眾籌網站合作的方式覆蓋前期資金,併為後期的進一步增收做準備。

不過高東旭也坦言,雖然中娛創想已經積累了不少網紅藝人地經紀資源,但在運營這些資源進行變現、尋找恰當的變現方式上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從挖掘、累積資源到把資源變現的過程比較漫長。”高東旭將眼下比作“端著金飯碗找飯吃”,要縮短變現的時間“過程”就需要公司的判斷力、業務戰略的發展方向和團隊的執行能力。“公司所處的領域相對新穎,一邊做一邊學習。”高東旭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