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空調夢=格力手機夢?專家說:都不靠譜

小米空調夢=格力手機夢?專家說:都不靠譜

就在賭約還剩一年的現在,小米生態鏈公司發佈新品空調,進一步延展生態鏈,在賭局中唱起了“二人轉”。

■ 文 | 黃盛

四年前的冬天,當選當年年度經濟人物的雷軍與董明珠立下了10億元的賭約,賭約內容則是小米能否在五年之內用營業額擊敗格力。

去年,格力營業收入1083.03億元,淨利潤達154.21億元;而小米雖然沒有公佈具體營業額,但雷軍今年5月18日在2017“大智移雲”論壇上稱小米2017年有99%的把握營收規模超過1000億。可見,賭約持續的這幾年,雙方營收規模之戰確實膠著。

就在賭約還剩一年的現在,小米生態鏈公司發佈新品空調,進一步延展生態鏈,在賭局中唱起了“二人轉”。

事實上,小米對空調業務的喜愛不是第一次顯露。其曾於2014年與美的聯合推出智能空調,還被董明珠在公開場合炮轟為“兩個騙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團”。而這次的小米空調,則是雷軍聯合長虹再次進軍市場的作品。

小米空調夢=格力手機夢?專家說:都不靠譜

那麼“雷布斯”的“小米牌”空調,能從“董小姐們”的市場中分到香味四溢的“甜羹”嗎?

小米空調夢=格力手機夢?

根據ZDC的調研結果,2016年我國傳統空調市場品牌格局呈現出以國產空調品牌為主、外資品牌為輔的局面。其中,格力、美的和海爾三大空調巨頭,分別以38.6%、13.2%和10.5%的品牌關注度佔據了前三位。另外,也有數據顯示,今年6月空調行業銷量1413萬臺,同比增長41.4%,其中出口458萬臺,同比增長7.3%,內銷955萬臺,同比增長66.8%。美的、格力和海爾增速大幅領先。格力電器銷量同比增長39%,美的銷量同比增長79.5%。

不難發現,格力和美的已經成為國產空調“雙雄”,那揹負10億賭約的“雷布斯”,為什麼還要向空調拋去橄欖枝?

在通信業觀察人士項立剛看來,目前“小米生態鏈”已涵蓋手機、筆記本等傢俱產品,有著很強的綜合整合能力,而空調作為越來越熱的智慧家庭產品,自然是小米進一步全面佈局智慧家庭相關產品的一個可健康發展的產業。

“與長虹合作,其實是雙方各取所長、優勢互補的一種策略。”項立剛認為,老牌企業長虹有較強的技術和製造能力,小米的智能化水平、品牌效應、整合能力則是自身的長處,兩家企業聯手,實現互補。

家電行業觀察人士劉步塵對此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認為,小米和美的曾合作推出空調產品,但市場反應平平,今番再次推出空調產品,應該是此前戰略的延續。

市場影響幾何?

據人民創投了解,2013年提出的“小米生態鏈”目前已經涵蓋手機、筆記本、電視、路由器、自行車、平衡車、插線板、燈泡、手錶、手環、移動電源、無人機、智能攝像機、電飯煲、空氣淨化器等諸多硬件。

小米空調夢=格力手機夢?專家說:都不靠譜

此次再次出手空調,毫無疑問會進一步豐富小米生態系統,但面對格力、美的和海爾等傳統家電“豪強”,小米會不會對空調市場帶來影響?

項立剛認為,包括手機、平衡車等產品在內,小米的智能產品雖然較其它品牌而言進入市場並不算早,但其憑藉精緻的外觀、良好的配置和較低的價格,同樣在市場上打出一片天地,此次空調新品同樣也是擁有不錯的性能和較低的價格,會再次為空調市場上注入新活力。

但據劉步塵預測,“小米空調做起來的可能性和格力手機做起來的可能性是一樣的,都接近零”。

在劉步塵看來,空調是一個品牌集中度很高的行業,新品牌進入後想成功非常難。小米生態鏈公司再次佈局空調業務預計對空調市場暫時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心理層面的影響也不會太大,家電企業對互聯網企業的恐懼時代已經過去了。”劉步塵說。

另據IT類垂直媒體報道稱,對於白電市場來說,由於產品更新週期緩慢,新用戶往往對於老品牌擁有更多的信任感;然而小米通過生態鏈企業複製小米模式也成功攻下了不少家電市場。雷軍此次殺入格力的賽道,究竟能夠分得多大一碗羹,還要看新品發佈後,市場對其的反應。(人民創投:黃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