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泥腿子”坐上“鐵公機”

隴南:“泥腿子"坐上“鐵公機"

——改革開放40年全市交通建設綜述

在百度上搜索“隴南”,從其中“地處秦巴山區,東接陝西,南通四川,扼陝甘川三省要衝,素稱‘秦隴鎖鑰,巴蜀咽喉’”的文字裡,讓人深深感到:隴南的路,不僅記錄著隴南千百年的苦難,也承載著隴南崛起的希望。

40年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隴南人民和全國各地一樣懷揣夢想,開始了大規模的交通建設。40年後,全市以鐵路、機場、高速為主骨架,以國省幹線、普通省道、旅遊公路為主幹道,以農村公路為脈絡,以運輸站場為節站的綜合立體交通運輸框架基本形成。隴南交通的大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成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的重要支撐。


隴南:“泥腿子”坐上“鐵公機”


▲十天高速成縣段 冉創昌 攝

千百年來,隴南因山大溝深路難行,落後的交通運輸是長期制約這一方土地發展的主要“瓶頸”。艱難往昔,隴南人“行路靠走,通訊靠吼”,一方水土難以養活一方人。

多少年來,隴南人難於行,貨難於運,山大溝深的隴南因為交通環境的落後變得更加閉塞。凡來過隴南的人,無不為隴南的山清水秀、資源富集感到驚訝羨慕,又無不為隴南的山大溝深、交通不便而感到惋惜。


隴南:“泥腿子”坐上“鐵公機”


翻開隴南的歷史檔案,不僅記載著隴南交通的窘迫,也記錄著隴南交通變遷的艱難。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支持西部開發的步伐不斷加快,為改變隴南貧困落後的面貌,為使全市人民群眾生活不斷好起來,歷屆黨委和政府一直把發展交通事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團結和帶領隴南人民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直至2006年,全市仍有700多個村不通公路,人背畜馱依然是大山深處隴南人的主要運輸方式,改變落後交通狀況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隴南:“泥腿子”坐上“鐵公機”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始終把發展交通事業放在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創造條件、想方設法,開展了隴南交通大建設。為了打通斷頭路,修通連接路,隴南人民不畏艱險,不辭辛勞,不懈努力。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隴南交通建設者始終發揚不怕困難、不怕犧牲、樂於付出、無私奉獻的精神,堅持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團結拼搏、攻堅克難、敢於擔當的發展原則,全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近十多年來,全市實現了現代化交通從“無”到“有”,從“量”到“質”的飛躍。


——2008年1月11日,武罐高速公路在武都區吉石壩舉行奠基儀式,2013年12月26日零時,武罐高速公路建設歷時5年後,正式建成通車。武罐高速公路是隴南市境內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其中,針對洛塘河橋橋位地形地質條件複雜、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發、地震烈度高、河道洪水大的困難,設計建設的洛塘河雙層高架橋樑結構選型新穎獨特,從路線佈置、橋型比選、跨徑選擇、框架橋墩選型等方面獨具匠心,體現了安全、環保、創新的理念,具有原創性,在國內外屬首例,雙層高架橋抗震性能、減隔震研究均屬首次,雙層高架橋橋墩擬靜力試驗研究技術國內領先。


隴南:“泥腿子”坐上“鐵公機”


▲2013年12月26日零時,武罐高速公路歷時5年建設後,正式建成通車。

——2008年“5·12”大地震發生後,經市委、市政府積極爭取,成武高速公路建設得到了省上和中央的大力支持,並於2014年11月29日建成通車。成武高速公路全長94.364公里,是平涼至綿陽國家高速公路(G8513)的一段,是十天高速、蘭海高速的縱向連接線,在甘肅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中,具有“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的重要作用。


隴南:“泥腿子”坐上“鐵公機”


▲成武高速府城立交

——2015年10月1日,十天高速建成通車。十天高速甘肅段全長約188.704公里,其中隴南段158.825公里。至此,連接全市九縣區的“H”型高速公路網絡形成。


隴南:“泥腿子”坐上“鐵公機”


▲2015年10月1日,十天高速建成通車。

目前,徽兩高速公路即將建成通車,渭武高速、武九高速公路建設進展順利,餘凡、洛禮、康寧3條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全面啟動。

——2008年9月26日,蘭渝鐵路在蘭州開工建設;2016年12月26日,蘭渝鐵路岷縣至廣元段開通運營;2017年9月29日,蘭渝鐵路全線開通運營。


隴南:“泥腿子”坐上“鐵公機”


▲2017年9月29日,蘭渝鐵路全線開通運營。

——2012年5月30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隴南成州民用機場立項建設。2015年7月,隴南民用機場工程全面開工建設。2018年3月25日,隴南成縣機場正式通航。

隴南:“泥腿子”坐上“鐵公機”

▲2018年3月25日,隴南成縣機場正式通航。

40年來,隴南人民實現了“高速夢”,隨著蘭渝鐵路、隴南成縣機場的建成運營,全市人民又實現了“鐵路夢”和“飛天夢”,使隴南交通狀況發生了歷史性改變,南下川渝、東進陝西、北上蘭州、西連九寨的交通運輸網絡基本形成。現在,從市區乘火車出發,可以直達烏魯木齊、西寧、蘭州、銀川、呼和浩特、重慶、成都、廣州、昆明、南寧等省會城市。


1997年,新華社記者武斌來到宕昌縣採訪時,拍攝的一張照片:“阿塢鄉各竜村楊尕女在自己家的牆上畫上了一列火車,夢想著乘坐這列火車遠離大山。”


隴南:“泥腿子”坐上“鐵公機”


上圖為1996年,隴南市宕昌縣阿塢鄉農民楊尕女抱著女兒在家中合影,身後的牆上有她們畫的一列火車,當時從未坐過火車的楊尕女夢想有一天能坐著火車走出大山。新華社記者 武斌 攝

下圖為12月24日,楊尕女(右)和女兒在隴南市宕昌縣新建成投用的哈達鋪火車站前合影。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2014年,在“探路”隴之南集成報道時,武斌還在感言中提及此事:“看到宕昌縣的巨大變化,把我又一次帶入1997年在宕昌的特殊採訪經歷中。”

對於當時的交通不便,武斌至今難忘:“清晨5點多鐘我冒著風雪與30多位移民步行在泥石流沖積形成的亂石灘,高山上不時滾落的巨石使道路更加艱險。經過4個多小時我們來到宕昌縣城,為準備赴移民區的移民送行。此次艱難跋涉使我真正感受到當地的貧困和落後,當地百姓想走出大山的願望有多麼強烈。”


隴南:“泥腿子”坐上“鐵公機”


《甘肅日報》記者吳夢寒也在《一路通 路路通》一文中寫道:“我在宕昌縣新城子藏族鄉新坪村教學點採訪時,虎春梅老師說,因為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她曾經揹著揹簍出山給孩子們買書,30多公里山路翻山越嶺走下來,腳上的鞋就走爛了。”

這兩個故事深刻反映了隴南山裡人對“路”的渴望。

近年來,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對口幫扶、精準扶貧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和實施,讓大山之中的隴南進入了交通發展的快車道。


隴南:“泥腿子”坐上“鐵公機”


▲文縣212國道高樓山段

2013年12月17日,市委三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上確定的“433”發展戰略,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揚長避短,後發趕超,提出了“把隴南建成甘肅向南開放的橋頭堡、甘陝川接合部重要的交通樞紐聯結地、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和全國扶貧開發示範區,努力建設幸福美好新隴南”的奮鬥目標,把交通建設同脫貧攻堅、生態旅遊開發、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相結合,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深入實施建制村通暢工程10000公里,全市具備條件的3230個建制村全部通了水泥(瀝青)路,通暢率達99.8%,使全市鄉村公路建設邁上了新臺階,也使大山深處的老百姓逐步向小康邁進。


隴南:“泥腿子”坐上“鐵公機”


截至2017年底,全市公路總里程達17093.498公里,其中國道1430.362公里(包括國家高速400.648公里)、省道2480.777公里、縣道398.642公里、鄉道661.181公里、專用公路153.29公里、村道11969.246公里,建制村通客車率達到了90%,基本實現了班車開進村子、農用車開進田間、農用物資運進地頭的目標,為實現鄉村振興,助推脫貧攻堅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運輸支撐,切實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全市範圍內開展的以“建、管、養、運”為主要內容的“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和文明示範路創建工作成效顯著,西和縣被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隴南:“泥腿子”坐上“鐵公機”

▲康縣大南峪鄉後溝村產業路

“去了隴南很多次,每次去都感覺發展變化大。”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銀行原監事長車迎新曾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隴南的變化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一個曾經出了名的貧困地區,竟然在短短几年時間裡卻變得那麼好、那麼美。”這也是經常來隴南的外地人的共同感受。

改革開放40年來,隴南的路逐漸從夢想變為現實,一通百通,當年的窮鄉僻壤逐漸被大城市人所向往,尤其是隴南的原生態物產更受到都市人青睞,特別是互聯網搭建的網路,讓鐵、公、機立體交通網絡完美閉環。從此,隴南的山不再“高”,道路不再“長”!

(記者/張 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