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因房屋拆迁引发的母子反目


一场因房屋拆迁引发的母子反目

有请法官

铁肩担道义

柔情化干戈

守护亲与情

家和万事兴

她,就是南京市栖霞法院家事庭法官杨燕


法官访谈

Q:杨法官,您好!83岁老人突然要撤销十二年前对儿子的房屋赠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A:赠与的条件是儿子要承担她的生老病死。老人说儿子对她不好,但据我们走访了解得知儿子媳妇待她是不错的,老人也一直跟儿子住,直到2009年自行搬到了三女儿家。风波起于房子拆迁将获得的316万多元的巨额补偿。这其间,不单有母子反目,还夹杂了兄妹间的对立,矛盾异常激烈复杂。

Q:巨大的利益诱惑考验着血肉亲情,而这场血浓于水的纠葛该如何收场,更是在考验法官的智慧,您是怎么考虑的?

A:当时我的想法是,既要保护老年人权益,又不能违反撤销赠与的法律规定,既要讲情理也要讲法理。如果简单下判驳回老人的诉请的话,这家人的关系就彻底决裂了,以后就真的老死不相往来了。


Q:所以您打算调解?

A:是的。母亲在家才在,老母亲年纪这么大了,她需要儿女亲情,而儿女也是需要母亲的。所以不管多难,我还是决定先行背对背调解。


Q:可是这么大的利益分歧,能调得下来吗?

A:一开始双方的差距确实很大,但我始终抓住血浓于水的这个情感点,一方面不断做儿子媳妇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安排母子会面,让儿子一声声喊妈妈,喊到妈妈答应为止。最终,双方在补偿数额上达成一致:母亲对房屋赠与不再向儿子主张撤销,儿子给付母亲赡养费60万元,一家人握手言和。

Q: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作为一名家事法官您觉得难吗?

A:家事案件的复杂在于,很多事情,不是简单几句法律专业解释就能说清道明、化干戈为玉帛的。面对不同的当事人,如果只有专业能力,而没有一颗化解矛盾的细心、耐心,要处理如此接地气的家事审判,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但不能因为难就不干,而且干了就要干好,肩上要有责任和担当。小家连大家,大家连天下,只有小家和谐,才能社会和谐,才能家和万事兴。

一场因房屋拆迁引发的母子反目


个人荣誉

2011年度南京市法院系统优秀法官

2012年度全省法院调解能手

2013、2014年度记个人三等功各一次

2015年记个人二等功一次

2017年区优秀劳动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