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拉山兵站:让党支部在世界屋脊更加坚强有力

有一位军旅作家曾经说过:“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唐古拉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去唐古拉吧,因为那里是 ‘地狱’。”纵使唐古拉山地区自然环境极度恶劣,但在唐古拉山兵站官兵的心目中,唐古拉山无疑是他们单纯快乐的“天堂”。如果你有幸到过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兵站唐古拉山兵站,你一定会被那里独特的高原军事文化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保障所感染。其中,有两句粉刷在墙壁上话语最为引人注目。一句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兵站欢迎您”,一句是“在这里吃下饭就是战斗力”。

唐古拉山兵站:让党支部在世界屋脊更加坚强有力

新时代的唐古拉山兵站

“‘在这里吃下饭就是战斗力’这句话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提出的,一是兵站驻地为青藏线最高点,海拔近5000米,过往汽车部队官兵在路上颠簸时间长,加之路上休息不好、高寒缺氧造成高原反应强烈,到兵站后不想吃饭是经常的事,我们这句话‘在这里吃下饭就是战斗力’的目的就是刺激他们的饮食欲望,激发他们把吃下饭作为战斗力标准衡量他们的战斗水平;二是鼓励我们兵站的官兵更好地保障好汽车部队的食宿,把服务保障工作当主业来对待,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不断针对汽车部队官兵的饮食来改进改善伙食,以此激发我们把工作当事业干的内在动力!”兵站站长、党支部副书记张海彬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唐古拉山兵站:让党支部在世界屋脊更加坚强有力

布玺纯与单位篮球队员在一起

唐古拉山兵站:让党支部在世界屋脊更加坚强有力

布玺纯和妻儿在一起

“办好唐古拉山兵站的事情,关键在党支部,更在全体同志们的积极配合、主动作为。”这是兵站现任教导员、党支部书记布玺纯常常说起的一句话,更是一名18年的老兵对于我军政治工作的深刻解读。由军校学员到基层军官的转变很艰苦,但布玺纯“熬”了过来。他告诫自己:“年轻干部的理想很丰满,但却不能脱离实际,要一点点学,要融入到战士们中去,要干一行,爱一行。”这些年来,布玺纯历任部队加油站站长、副连长、机关保卫干事、兵站副站长、机关管理股股长,如今的他来到唐古拉山兵站任职政治教导员。他说,每经历一次岗位调整对他来说都是一次能力的提高过程,他都很珍惜。初到海拔近5000米的唐古拉山兵站任职,布玺纯的心里并没有底,因为在他的心中这里是非一般人所能适应的。布玺纯最佩服的便是在唐古拉一呆就是十几年的老兵,也为他们的顽强和乐观所折服。“这里的物资要经过两天才能送上来;这里的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50%;这里经常还会与狗熊不期而遇;这里是不毛之地也是曾经的无人区……但就在这里我却看到了伟大的战士,看到了淳朴的军人本色,这里的官兵坚持着部队日常的生活制度,没有因为环境艰苦而放松;他们战天斗地去克服身体疾病从事着各项工作,标准却丝毫没有降低,他们才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说这番话时,布玺纯略显激动。但在他的言语中,分明可以听出一个优秀共青团干部和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

唐古拉山兵站:让党支部在世界屋脊更加坚强有力

兵站组织党小组会议

  当前,唐古拉山兵站党支部班子团结,作风正派,严格按照党章党规办事,兵站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兵站各项工作开展有序,硕果累累。在党支部的集中管理和领导之下,兵站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

唐古拉山兵站:让党支部在世界屋脊更加坚强有力

  杜修伟和妻子的结婚照

上士杜修伟是一名在唐古拉山兵站奉献多年的“锅炉工”,同时他还兼任兵站勤杂班班长。至今,处于高寒地区的唐古拉山兵站里依旧没有长明供电,兵站日常取暖及生活用电的保障任务便落在了杜修伟和班里一个新来的战士牧敏的身上。在湖北襄樊军事经济学院毕业后,杜修伟便主动申请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山兵站工作,这些年,他常说的一句话便是:“兵站在,我就在。”在这句再简单不过的话里,体现的是一个我军三等功臣对军旅人生的积极追求和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由衷热爱。生活中,他做事情总是先想到别人,经常积极主动帮助身边的战友化解难题。他说,刚当兵的时候觉得部队很苦很累,但这些年一路走来,觉得部队已经成为了一个自己离不开的家。他还说要向唐古拉山兵站走出的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等功臣韩生峰(曾在唐古拉山兵站烧锅炉10年,后提干。)前辈学习,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这雪域高原,在世界屋脊上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来。

唐古拉山兵站:让党支部在世界屋脊更加坚强有力

兵站官兵在一起择菜

李泽东是唐古拉山兵站的一名炊事员,同时也是我军赤诚奉献在雪域高原十四载的二等功臣。2010年他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2012年荣立个人三等功,2014年荣立个人二等功,先后共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4次。荣誉的背后,是李泽东这个老高原军人默默的付出和奉献,也是他作为家中顶梁柱难言的痛楚和隐忍。五年之内,李泽东的父母双双离世,家中除了妻儿外,还有一个年迈的奶奶和残疾的哥哥需要照顾。目前,只有妻子一人在家照顾女儿和奶奶,他一个人的工资既要维持家庭生活,还要负担奶奶和哥哥的医疗费、生活费。命运多舛和军旅的磨砺让这个巴蜀男儿沧桑了许多。“头发稀疏、指甲凹陷”是青藏高原给他身上留下的印记,而他却说,他相信自己的父母都在天堂,所以他要驻扎在唐古拉这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守护着他们,守护部队这个大家庭,让父母看到自己在世界之巅建功立业。

……

一个甲子以来,这样的典型和故事在唐古拉山兵站里比比皆是,而当我在采访过程中对他们的事迹感到惊讶万分时,我听到官兵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这算啥?”很简单的 三个字,折射出的却是作为极地兵的他们扎根高原、赤诚奉献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朴实无华的奉献精神。“你们的官兵太可爱、可敬了,在这样艰苦的地方没有点乐观主义精神是待不下去的。”近日,陆军总院一行赴唐古拉山兵站进行医疗服务,当检查到官兵身体状况多数出现异样并满脸笑容时,陆军总院的医务工作者这样说。

途径唐古拉山兵站的演训部队在给兵站的感谢信中这样写到:“在兵站停留期间,我们受到了兵站领导和全体官兵的热情接待。前期,为确保我部顺利机动和进驻,你们千方百计协调宿营场地,想方设法搞好物资保障,积极主动解决困难问题;部队到达后,你们不遗余力解决住宿、水电和就餐保障,始终把官兵冷暖放在心上,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周到细致的服务谱写了兄弟部队之间团结协作、并肩战斗的高原佳话。”这封写满感激之情的信件是兵站建设的最好证明,也是唐古拉山兵站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此外,兵站党支部还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结合兵站自身条件和实际,与驻地同胞、过往游客建立起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受到百姓们和驻地政府的一致好评。

唐古拉山兵站是从慕生忠将军的修路大军而来,是从我军的历史使命中而来;是为了青藏地区的繁荣而来,是为了祖国边疆的安宁而来。据悉,该兵站是青藏线上海拔最高、环境最苦、条件最差,距离部队机关最远的兵站,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含氧量最低的兵站。在唐古拉山兵站组建至今60年的历史中,一茬茬官兵带着高原“赐给”的病痛离开了兵站,一茬茬官兵又接过接力棒继续着平常却伟大的“锅瓦瓢盆”工作,在世界屋脊上书写了西部高原军人的不朽事迹。此外,唐古拉山兵站的事迹屡见军内、国内各大媒体,工作也受到上级组织的一致褒奖,这除了与上级党委、机关、领导对于兵站建设的支持和指导密不可分外,更是一代代兵站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

唐古拉山再高高不过兵站官兵的激情!唐古拉山再苦也挡不住兵站人前进的步伐!有人说生命的价值需要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才能最真实地体现出来,正如唐古拉山上的雪莲,纵然环境恶劣非凡也能傲然挺立于岩石的夹缝中间,即使无人问津、即使无人挂念,雪莲花依旧骄傲地绽放着属于它自己的精彩!唐古拉山兵站官兵如是。

在全中国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中,唐古拉山兵站党支部无疑是较为“特殊”的一个,但在唐古拉山兵站里,却没有人因为这种自然环境上带来的“特殊”而特殊,兵站历代官兵用坚强的党性修养和军人的顽强意志,让兵站党支部在世界屋脊上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坚强有力,在雪域高原上书写了我军西部高原军人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