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提分技巧:僅高三一年數學從47到132,全靠這個方法!

關於高考,有個殘酷的事實你可能不知道:雖然一直說大學擴招,但每年仍有80%的人會被其淘汰。

步入大學一年多了,時不時還會收到學弟學妹們關於如何備戰高考的困惑,他們來問不是因為我成績好,而是當時我數學只有47,所有人覺得念個大專就已經不錯了,最後我拿到的卻是上海交大的錄取通知書。

如今走在大學的校園裡,想起高三那一整年的,總讓人覺得恍若隔世,這條路真的很辛苦,但總歸有方法。

數學提分技巧:僅高三一年數學從47到132,全靠這個方法!

抓基礎:不變應萬變

把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落到實處。唯有如此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比如,文科第22題是一道經典題型,考查圓錐曲線上一點到定點距離,既考老師又考學生。所謂考老師是說這樣的題型你講過沒有,是怎麼講的?學生的典型錯誤(以定點為圓心作一個與橢圓相切的圓,再利用判別式等於0)是怎麼糾正?正確解法(轉化為二次函數在某個區間上的最值)是怎麼想到的?只有經過這樣的教學環節,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所謂考學生是說你自己做錯了,老師重點講評了的經典問題,你掌握了沒有?掌握的標準是能否順利解答相應的變式問題。由於第(3)含有參數,需要分類討論,能有效甄別考生的思維水平和運算能力。本題以橢圓(解析幾何重點內容之一)為載體,考查把幾何問題轉化為代數問題的能力(這是解析幾何的核心思想),以及含參數的二次函數求最值問題(也是代數中的重點和難點),一舉多得。

加強思維訓練,規範答題過程

解題一定要非常規範,俗語說:“不怕難題不得分,就怕每題都扣分”,所以大家要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務必將解題過程寫得層次分明結構完整。通過訓練過好四關:一是審題關,審題要慢,答題要快,要逐句逐字看題,找出關鍵句,發掘隱含條件,尋找突破口;二是運算關,準字當先,爭取既準又快,為此,同學們熟記一些常用的中間結論是非常必要的;三是書寫關,要一步一步答題,重視解題過程的語言表達,培養學生條理清楚,步步有據,規範簡潔,優美整齊的答題習慣。在第二輪複習中我們認真學習高考評分標準,學會踩得分點。四是題後反思關,做題不在多而在精,想要以少勝多,貴在反思,形成題後三思:一思知識提取是否熟練?二思方法運用是否熟練?三思自己的弱點何在?熟練的前提是練熟,能力的提高在於反思。

注重複習過程的反思

所謂反思,就是從一個新的角度,多層次、多角度地對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進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荷蘭著名數學家弗萊登塔爾曾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數學活動,它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和動力”。

通過反思,可以深化對問題的理解,優化思維過程,揭示問題本質,探索一般規律;通過反思,可以溝通問題間的互相聯繫,從而促進知識的同化和遷移,產生新的發現。因此,反思是一種積極的思維活動,在複習過程中學會積極反思,對於培養學會學習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