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華時,沒有要求處死慈禧應該感謝李鴻章,還是賽金花?

歷史知事


慈禧太后作為清政府真正的最高統治者,支持義和團反叛者襲擊北京大使館並對所有國家宣戰。直接導致了八國聯軍侵華的戰爭,給了八國聯軍瓜分中國的目的,以便於進一步擴大對華利益。

在八國聯軍侵華時,皇太后派李鴻章和清朝親王作為清政府的代表前往各國謀求和平。

慈禧太后在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實際上統治了中國近40年。赫德先生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英國人很清楚,說:“唯一可行的方法來恢復法治,迅速秩序與和平,安全和有益的生活和業務關係,首先是讓現有的王朝生存和讓中國處理它當它失去動力。”

事實上,在太平天國被鎮壓之後,清朝的地方大臣們迅速崛起。李鴻章、張之洞、劉琨都是清政府的棟樑,是慈禧的堅定支持者。在與大國的談判中,李鴻章試圖維持慈禧太后的地位,暗示慈禧太后不應被列入官員名單中。

總而言之,八國聯軍之所以赦免慈禧太后,是因為慈禧太后的存在確保了中國權力的最大利益。


放開那歷史


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不是為了推翻清朝的統治,而是借清政府犯下低級的外交錯誤之際,達到瓜分中國的目的,以便於進一步擴大對華利益。

一、帝國主義勢力不是針對慈禧個人

慈禧太后是大清的實際掌權人,在戊戌變法之後,鎮壓改革派,進一步延續皇權統治。但這個時候,義和團在北方地區已經亂作一團。天津、河北地區的義和團進入京城,打出“扶清滅洋”的口號,直接威脅了帝國主義的在華利益。但清政府的態度模糊不清,一方面想借助義和團的力量向列強施壓,一方面又害怕義和團威脅到自己的統治。所以,在義和團攻擊洋人,甚至攻打各國大使館的時候,清政府始終沒有能站出來維護列強的利益。最終的武裝衝突,使慈禧為首的清朝政府很無厘頭地做出了“對十一國同時宣戰”的決定。真是無知者無畏呀!東南各省均拒絕發兵。

不過,這麼無厘頭的決定,正好給了西方國家藉口,於是八國聯軍侵華的“庚子事變”開始上演了。更不守不住國門的清軍節節敗退,慈禧化妝成百姓帶著皇帝逃往西安。但八國聯軍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在華利益,至於誰執政?他們並不關心。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尋找一個在華利益的代言人而已。“庚子事變”之後,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正說明這個腐敗無能的政府是帝國主義最好的代言人。作為權力核心的慈禧不但不會被帝國主義為難,恐怕還要支持她的權力和地位。

二、李鴻章和賽金花根本不是為了保護慈禧

作為晚晴的股肱之臣,李鴻章保護太后的威嚴和地位是本分,但李鴻章對慈禧的做法意見可大了去了。李鴻章知道,洋人不會把太后怎麼樣,所以,受命赴京和談時,李鴻章也沒有在保護皇太后上做什麼工作。反而是簽訂這賣國條約,讓李鴻章如鯁在喉。條約簽訂後,一代名臣揹負著這千古罵名撒手人寰。

賽金花更不是為了保護慈禧,她的做法頂多是為了影響洋人,不至於在這個特殊時期,生靈塗炭。確實,在她的努力下,也使得一些無辜的生命免於被屠殺,但終究也是個受害者,其做法不值得弘揚。魯迅先生批評夏衍的話劇《賽金花》時,明確指出,中國人靠得不是女人的***,而是民族的脊樑。

所以,慈禧誰都不用感謝!她不值得洋人對她下手。你有什麼看法?


牧漁子


一個女人有這向外國十一國宣戰!勇氣讓男人那個不汗顏!還講人家麼這麼那!民族氣節大義面前這點向她學習!


味味7227


不需要處死慈禧啊,因為慈禧等頑固派保守派的原因,使得中國停滯不前,沒有改革,只有固步自封,這樣的統治階層,是有利於八國聯軍的利益的,他們本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他們的商品市場,再從中國獲得原材料,清政府的懦弱無能就是他們所需要的政府,所以他們沒有任何理由處死慈禧。。。。。


喪蝸牛說歷史


處死慈禧中國會四分五裂無政府,不知跟誰談判,侵華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八國聯軍的利益。達到目的就行,處死慈禧沒意義。


承德市雙橋區


李鴻章和賽金花是一路人,都是保慈禧的?哪你說的是賽金花比李鴻章還牛?真的是埋汰賽金花🌸,她可是正經“愛國人士”,咋能和賣國賊相比?糟蹋了人家的好名聲!把李鴻章們高興死了!


弓目


騫金🌸花邦了慈禧的忙,,,


94310417小云


提問人,你語文能考積分?你這句話,主語是誰?什麼意思?


左正章sein


慈禧誰都不用感謝,因為他知道,列強不會打她動手,她跑是因為槍炮無眼,當兵的可不管政治,萬一誤傷,慈禧老太太就得不償失了


肖磊35301737


那時代的倆個牛人!影響力超大,網紅!只是所處行業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