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安徽省是如何扶持發展田園綜合體?

新時代下, 農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已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 主要表現為結構性、階段性的供求不平衡,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依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發展田園綜合體, 是促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一條新路徑, 這對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探析:安徽省是如何扶持發展田園綜合體?

文章來源:中機院 www.reportway.org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田園綜合體的概念, 指出“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 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範”。田園綜合體的提出, 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開闢了一條新的路徑, 將成為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有力抓手。

一、完善田園綜合體多元化的建設渠道

發展田園綜合體, 要注意處理好農民合作社與家庭農場、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各類主體的關係, 不斷豐富農民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等載體類型, 壯大單個載體規模。

1、推動農民合作社轉型。

依託農民合作社的服務、組織功能, 積極引導農民合作社向上下游延伸, 推行標準化種植、產業化加工、品牌化提升, 走一、二、三產融合之路, 促進農民合作社功能轉型。鼓勵農民帶地入社, 建立股份制專業合作社, 成立聯合社規避市場風險。進一步引入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機制, 在完善“一人一票”民主管理機制的基礎上, 積極推行“一股一票”的管理方式, 提高社員多入股的積極性, 為經營能手創造更大的經營管理空間。

2、引導社會資本投入。

加大政策引導力度, 支持產業化龍頭企業、商業集團牽頭髮展田園綜合體, 舉辦農業產業園區、股份制企業、新型合作組織等農業經濟主體。爭取中央專項建設等各類基金, 支持企業投資興建的田園綜合體等農業項目建設。引導社會資本進入農技、植保等農村服務業。修改完善家庭農場註冊登記辦法, 鼓勵工商資本在開辦家庭農場的基礎上舉辦田園綜合體。

3、推行股份合作。

總結、推廣安徽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成功經驗, 引導農戶以土地經營權入股的方式參與田園綜合體建設, 形成以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入股的利潤分配機制。開展以資金、資產、資源為基礎的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 實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收益分配形式。推進、完善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佔有、收益、有償退出以及抵押、擔保、繼承權三方面的工作。

4、開展勞務協作。

鼓勵和支持綜合體牽頭工商企業優先聘用流轉出土地的農民, 為其提供技能培訓、就業崗位和社會保障, 增加農民務工收入。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主體, 通過與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簽訂購銷合同的方式開展分工協作, 打造聯合品牌。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 通過勞務協作成立田園綜合體等形式, 建設穩定的原料生產基地。

二、推動綜合體業態創新

以農業綠色發展為核心, 強化現代農業業態創新, 不斷創新綜合體內部業態組織模式, 探索多業態複合的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道路。

1、強化產業內部融合。

圍繞生態種養結合、農林牧漁結合, 引導田園綜合體推進綜合體循環化發展、綠色化牽引, 突出農業廢棄物制肥、立體農業等新模式, 全面提高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和綠色、有機農產品比重。發展能源農業, 推廣“規模化生豬飼養—糞汙分離—發酵沼氣—沼氣發電”模式, 促進農業廢棄物能源化。

2、健全農業產業鏈。

依託綜合體周邊農業基礎原材料, 完善物流、倉儲等公共基礎設施服務水平, 以壯大、提升牽頭載體規模為重點, 發展農產品初級及精深加工業, 因地制宜打造農產品加工產業鏈, 逐步實現農產品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 由傳統加工工藝向採用先進適用技術轉變, 推動農業價值鏈提升, 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

3、發展新興業態。

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推廣線上營銷和線下體驗一體化經營模式, 促進電商與田園綜合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相結合, 實施“快遞下鄉”工程, 完善配送及綜合服務網絡。引導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等經營主體, 在大田種植、畜禽養殖、漁業生產等環節進行物聯網改造。採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 改進監測統計、分析預警、信息發佈等手段, 健全農業信息監測預警體系。

4、開發綜合體多種功能。

加強統籌規劃, 推進田園綜合體與旅遊、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 賦予綜合體新的功能。鼓勵發展生產租賃業務, 積極探索農產品個性化定製服務、會展農業、農業眾籌等新業態。推動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農業, 發展農田藝術景觀、陽臺農藝等農村文化創意農業。建設農業教育和社會實踐基地, 發展科普農業。

三、因地制宜促進田園綜合體圈層聯動

依據平原、山區、丘陵等各類地形地貌特點, 推動綜合體科學選址, 強化田園綜合體的集聚、規模、生態、宜居效應, 探索與地方特色相適應的建設模式。

1、突出核心區服務功能。

以“農業+園區”為依託, 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建設田園綜合體核心區, 促進電商、物流、科技服務等相關產業發展, 夯實綜合體產業發展的基礎配套能力。加強創新綜合樓、服務中心等創新創業空間建設, 提升核心區創意服務功能。以農村特色生活空間和鄉村風情活動為重點, 建設休閒聚集區, 強化核心區景觀吸引能力。

2、提高產業圈層經濟效益。

開展生態農業示範、農業科普教育示範、農業科技示範等項目, 建設高效農業生產區, 力爭每平方公里農業產值達到常規農業的3倍以上。以綜合體核心區為圓心, 在半徑1-2公里範圍內, 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 打造加工功能區;在半徑2-5公里範圍內的遠圈層, 積極打造以生態種植、循環體驗為主要形態的功能區。

3、協調發展外圍圈層。

在田園綜合體的外圍, 通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 積極引導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企業等經營主體, 發展大田農業, 夯實規模農業、綠色農業發展基礎。以農業生產標準化為重點, 推動田園綜合體與外圍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相對接, 增強田園綜合體的示範帶動效應。

四、對安徽發展田園綜合體的建議

田園綜合體是新生事物, 要加強統籌規劃, 加快出臺扶持辦法, 加大引導力度, 不斷優化田園綜合體發展環境, 促進市場主體真正發揮主導性作用。

1、制定田園綜合體促進方案。

深入開展農民合作社轉型、土地股份合作制、農民帶地入股等專題調研, 摸清安徽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潛力、難點、著力點等關鍵問題, 為下一步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依據。結合安徽農業供給側改革, 依據田園綜合體發展的需要, 加快制定田園綜合體促進方案, 在土地、投融資等重點領域加大支持力度, 推動田園綜合體進入發展快車道。

2、開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設試點。

依託安徽特色小鎮建設, 選取3—5個產業特色鮮明、新型經營主體規模較大、土地確權頒證等基礎性工作完成較好的鄉鎮, 引導農戶自願以土地經營權等入股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 發展田園綜合體, 開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設試點, 探索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入股的利潤分配機制。圍繞上述關鍵環節、核心問題, 總結若干條可複製、可推廣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

3、實施田園綜合體扶貧示範工程。

結合安徽脫貧攻堅工程, 鼓勵、扶持工商企業到貧困村領辦田園綜合體等各類經濟實體, 推動田園綜合體與貧困人員就業對接, 實現精準扶貧。在國家級貧困縣等重點地區, 在農業生產用地、融資等關鍵環節, 加大對扶貧類田園綜合體的支持力度, 培育一批示範性強的田園綜合體。引導牽頭合作社、企業等載體發揮自身優勢, 輻射帶動農戶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提高管理水平, 促進農戶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經營。

4、提高管理監督水平。

推進誠信經營實體、企業評比, 加強農民合作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誠信水平評級, 在融資擔保、項目扶持、用地保障等方面對誠信企業予以傾斜, 將不誠信和違反農產品質量安全規定的企業和主體納入政府扶持黑名單。借鑑安徽宣城等地合作社股份化合作的經驗與教訓, 抓好折股量化資產、合理界定成員身份、民主商定股權設置等核心環節, 依法組建經濟實體。

5、完善多維度服務網絡。

在規劃、建設、環保等環節, 突出定製服務, 提高公共服務效率;放寬商事主體核定條件, 降低田園綜合體准入門檻。依託現代農業融資擔保平臺, 建立“貸款風險補償基金”, 鼓勵和支持商業投資公司對田園綜合體、農產品生產基地等主體提供擔保。加強健康、旅遊、養老、創意、休閒、文化、會展、培訓、檢測、加工、電商、貿易、物流、金融等多元服務業建設, 提高配套服務能力。(作者:夏飛)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8年來致力於產業及園區、鄉村旅遊綜合體、農業休閒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閒旅遊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閒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遊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築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客戶遍佈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