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的回忆杀,最容易让人怀旧的博物馆:长影旧址博物馆

老电影的回忆杀,最容易让人怀旧的博物馆:长影旧址博物馆

在儿时的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刻,恐怕就是一群人坐在露天院子里看大荧幕电影了,那时候播放的大都是经典国产电影,比如:《冰山上的来客》、《白毛女》、《刘三姐》、《董存瑞》等等。有时候,为了追一部电影,甚至要走上十几里路,一个村一个村的撵着看,即使是看过的片子重放也不会落下。现如今,虽然电影院越来越多,一个比一个建的更高大上,各种国内国外的大片也是轮翻上映,却再也没有儿时的那种感觉了。长大后,通过各种信息途径得知,儿时看的那些经典电影,大部分出自新中国的第一个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于是心中一直对其膜拜有加,有机会来到长春游玩,自然想要去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旧址逛逛,好在如今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已经辟建为长影旧址博物馆,通过文物保存、艺术展览等丰富的形式,令参观者再次领略那个沧桑的岁月,饱览那些熟悉的影片场景,简直就是场青春回忆杀啊!

老电影的回忆杀,最容易让人怀旧的博物馆:长影旧址博物馆

博物馆所在的地址,最早是在1937年,由伪满洲国建立的一间满洲国映画株式会社,简称为“满映”,新中国成立后,在此基础上改建为东北电影公司,也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眼前的小楼,就是满映时期由日本人修建的。

老电影的回忆杀,最容易让人怀旧的博物馆:长影旧址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过道下方用透明玻璃罩起来的地面,是伪满时期的原始建筑,日本人在地面上用马赛克镶嵌出了两条青龙。展厅门口的一排大字: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描述的恰如其分。

老电影的回忆杀,最容易让人怀旧的博物馆:长影旧址博物馆

走进展厅,先是以图文的形式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对“满映”的接收工作。

老电影的回忆杀,最容易让人怀旧的博物馆:长影旧址博物馆

以及“满映”机构的介绍和最初建设时的情况。东北电影公司成立后,截止1946年底,还有84名日籍职员在此工作。

老电影的回忆杀,最容易让人怀旧的博物馆:长影旧址博物馆

复原的旧电影院入口,和散落在地上的旧票根,满满的旧时回忆啊。

老电影的回忆杀,最容易让人怀旧的博物馆:长影旧址博物馆

接着按年代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国产电影的发展历史和知名的经典影片,以及早期“长影”著名电影演员的介绍。

老电影的回忆杀,最容易让人怀旧的博物馆:长影旧址博物馆

走进这座展厅,仿佛走进了电影的历史记忆,穿越了时空,各种经典电影的镜头和拍摄道具以及介绍均在其中,《董存瑞》、《五朵金花》、《刘三姐》、《英雄儿女》等等,太多熟悉的片子了。

老电影的回忆杀,最容易让人怀旧的博物馆:长影旧址博物馆

电影人布置展厅,的确是有一套,就连梯楼间的墙壁也能设计的如此艺术,其间陈列的均是经典电影中使用过的道具。

老电影的回忆杀,最容易让人怀旧的博物馆:长影旧址博物馆

楼上还能看到当年字幕组、剪辑组等工作的场景,那时候很多工作都是纯手工完成,相当不容易啊。

老电影的回忆杀,最容易让人怀旧的博物馆:长影旧址博物馆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令观众流连忘返。

老电影的回忆杀,最容易让人怀旧的博物馆:长影旧址博物馆

这里收藏的是长影历年来所获得的各项奖杯,硕果累累,这可是电影人的毕生荣誉啊。

老电影的回忆杀,最容易让人怀旧的博物馆:长影旧址博物馆

照片呈现的,只是极少极少的一部分,完整的展厅内值得看的内容特别多,大概可以逛两三个小时。走出室内展厅,院子里还有一些大型的道具,比如战斗机、大炮、老爷车等等,以及经典人物的雕塑如董存瑞、刘三姐等等。

老电影的回忆杀,最容易让人怀旧的博物馆:长影旧址博物馆

最后离开时,是长影的旧厂门,门头上方的几个大字由郭沫若先生书写。长影老厂区以一种新的方式鲜活的存在,展厅内的内容以及呈现出的色彩、灯光效果都运用的特别好,让参观者在熟悉的旋律与画面间,领略到这座新中国电影摇篮的丰富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