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玉米价格能突破1元吗?农民收入增加,能拉动其他消费吗?

内蒙w强哥


18年玉米价格能突破1元吗?农民收入增加能拉动其他消费吗?

朋友们大家好!2018年玉米价格达到1元/斤应该是确定的,目前有的地方收购价格已经达到突破这个价,日前中储粮河南商丘库玉米收购价调高至1.04元/斤,目前东北、华北价格已经渐渐走强,华北地区收购价格涨到0.87~0.93元,距离1元已经很近,东北地区差距稍大,在0.8~0.86元左右,但是后市上涨的逻辑比较有利,涨到1元应该没有悬念。



一、看好玉米后市行情的原因很多,梳理一下主要有:一是今年受春播玉米面积降低和各种灾害原因,玉米总产量有所降低,有关部门测算产量在2.165亿吨,为近年来的低点。二是玉米需求量持续上涨,主要是受华北、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开工率上升和畜禽养殖回暖等影响,玉米总需求超过2.6亿吨左右,有消息称2018/19年度玉米缺口超过4500万吨。三是临储玉米拍卖即将结束,每周800万吨的投放也将撤出市场,市场供应大大减轻,玉米价格将迎来上涨的关键期。下面是10月21日玉米价格,供大家参考:



二、既然接下来玉米上涨已经确定,下面说说上涨空间、上涨具体时期和最佳卖粮时间。从分析的情况看,全国玉米价格有望触及1.10元/斤,东北地区价格受地理位置、运费等方面影响,要低于全国价格0.1元左右。预计11~2019年1月份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但明年的2~3月份价格上涨会大一些,这个时期应该卖粮的最佳黄金期。

三、玉米涨价是好事,对于农民来讲也会增加一些收入,但仔细算下来,增加的收入也十分有限。比如,农民种1亩玉米生产1200斤,每斤多卖0.1元,亩增收120元,假如按照普通农户种植30亩玉米,增收只有3600元钱,在当下这个物价水平下,3600元能做什么呢,只能够一个农村大学生3个月的生活费、够在县城读高中两个月的消费,实在是杯水车薪。至于谈到拉动其他消费,也只能是想想罢了,还是留着明年春天卖种子和化肥吧。



总之,虽然玉米看涨,达到1元/斤也不难,但是对于农民来讲虽说是好事,但实事求是讲对农民提高农民消费支出的能力比较有限,对于拉动消费也是意义不大。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本号!


三农广讯


18年玉米价格能突破1元吗?农民收入增加能拉动其他消费吗?

今年的玉米价格肯定会突破1元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当前我国南方大部分省份的玉米价格在1元以上,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在9毛5左右,而在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在9毛左右,根据今年的玉米行情走势,玉米价格达到1元/斤问题不大。下面是最新的玉米价格走势,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因为今年的玉米总产量较往年有所减少,但是需求量却在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加大投入,每年增加将近1000多万吨的玉米需求量。而且今年玉米受春旱雨涝天气的影响,产量也有所减产。

还有中美贸易战的影响,进口玉米市场受阻,后半年生猪价格的上涨,养殖行业的兴起。这些都是玉米价格上涨的利好因素。所以大众普遍看好今年的玉米价格走势,从今年玉米开镰价格高开,玉米加工企业采购玉米积极性提高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看出今年的玉米价格是易涨难跌!


不过玉米达到1元/斤,农民就真的增加收入了吗?就能拉动其他消费了吗?我看未必吧!

就目前的种植成本来看,一斤玉米一块钱,一亩地其实也赚不了什么钱。种子,农药,化肥,机械种植收割费用,等等种植成本在逐年增加,一亩地平均亩产1000斤左右,玉米一块钱/斤的价格一亩地也就收入千把块钱。


除掉种植成本,也就聊胜无几了。还谈什么增加收入拉动消费呢?所以这个就是个伪命题!提出问题的人或许就没有种过低?或许对粮食成本就不了解。玉米即使达到一元/斤的价格,对拉动其他消费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总之今年的玉米价格达到一元不是问题。但是如果认为玉米一元一斤的价格,农民增加的收入收可以拉动其他消费,我认为不太现实。因为增收毕竟有限,就目前的玉米种植成本,我认为涨到1.2元/斤才是比较合理的,这时候农民才能算是增加收入,对其他消费会有一定的拉动!


卖柚子的小伙子


18年玉米价格能突破1元吗?农民收入增加,能拉动其他消费吗?近期我国新季玉米基本都已经上市,玉米市场也进入新旧交替阶段,从目前来看我国东北玉米产区呈现高开后走弱的趋势,玉米价格总体小幅度上涨,但是涨幅不大,根据目前玉米市场行情,玉米价格突破1元/斤是没有问题的。



我国玉米市场供应充足,数据显示,近期国家临储玉米拍卖一直在进行,近期国家临储玉米拍卖总量在20390万吨,成交总量约为9000万吨,成交率在44%左右,总体拍卖情况良好。根据以往拍卖时间,有消息称,今年玉米拍卖将会在10月底结束。这将给目前新季玉米加上涨带来利好因素。(下图为今日我国部分比如玉米价格)



今年玉米产量受到依然灾害影响,导致多地区严重减产,很多地方甚至减产30%以上,新季玉米总量量大幅度减少,然而随着国内玉米需求的不断增加,在供需关系影响下,玉米价格将出现小幅度上涨。再者,随着温度逐渐降低,玉米价格将会在本月底迎来小高峰。



据统计,截至目前,临储玉米余量预计在8440万吨左右。从目前玉米存量来看,临储玉米存量已经远低于今年拍卖需求量,2019年国内玉米将出现无法弥补的巨大缺口。因此个人预计,未来玉米价格也将会出现更大幅度的上涨。

玉米价格上涨,农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在生活物质消费将会有所改变,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其他消费的增长。


乡村波比


目前已经进入10月下旬,主产区玉米价格最近一段时间持续上涨,尤其是华北地区,由于新玉米上量有限,收购主体增加,不仅储备粮库的价格已经有高于1元/斤的情况,最近一周山东深加工企业玉米挂牌价格经过持续上调也直逼1元/斤。

根据粮小咖了解到的价格情况,如河南的中储粮商丘直属库二等玉米收购价1.04元/斤,鹤壁直属库浚县分库1.02元/斤,这是已经超过1元/斤的价格。从山东的深加工企业来看,最近一周来价格持续走高,除了已经涨至0.998元/斤的邹平西王之外,10月22日,寿光新丰淀粉玉米价格再上调5厘,执行0.983元/斤;诸城兴贸涨至0.975元/斤;寿光巨能金玉米也上调5厘,执行0.985元/斤。深加工企业的挂牌价格突破1元/斤似乎也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东北产区也在稳中上涨,开秤的企业逐渐增多,其中,以锦州港口为例,10月22日,新粮玉米30%水分的收购价1470元/吨,15%水分、容重700以上的收购价1820-1835元/吨,容重720以上的价格达1840元/吨。

尽管短期内随着新玉米价格逐渐涨至今年来的新高点,以及东北新玉米上市量逐渐增加,再加上临储玉米拍卖持续进行,可能会有小幅调整回落的行情,但总体上改变不了玉米价格阶段性上涨的大趋势。

玉米价格的上涨有利于农民种粮收益的增加,但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能享受到价格上涨的红利。比如前期受灾减产、甚至绝收的农民,今年就不能谈收益了;另外,提前卖粮的,手中无粮的,也只能看着贸易商赚走了差价。所以,说农民收益增加,不能一概而论。

再来看农民收入增加了,会不会带动其他消费?当然会,但也不会有多大的带动,毕竟农民种粮的收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多的,也经不住花销!更多的支出来源,则是来自于打工收入。今年的打工环境,唉,不说也罢。


粮小咖


有的人说18年的玉米价格可以上升到1.1元,但是在我看来,后市上涨空间不足,目前来说,上涨到一元已经不错了,现在的行情主要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目前行情

玉米目前行情:目前玉米的行情除了东三省几个地区,有上升到0.9元左右的,其他地区还在0.83徘徊,目前一直是稳定,并没有上涨的趋势,而目前陈玉米叠加拍卖,存粮还有1亿吨左右,加之跟随其后的新鲜玉米上市,目前出现的状况是消费端疲惫。

其他原因:反观现在的非洲猪瘟,除了在北方地区蔓延,南方多个地区也受到了影响,再加上目前大豆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上涨,这在一方面更加抑制了玉米价格的上升,影响终端的需求,因此,目前主要的形式是以稳定为主。再加上目前政策的影响,玉米托市收购价格首次被调低,这似乎也看到了它的未来。



有的人说今年玉米的产量减产了,因此,价格会上升,我们不应当根据这个来判断,而是根据市场的供需关系,玉米即使在减产,当他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的时候,价格还是不会上涨,目前,随着新鲜玉米上市,再加上陈玉米叠加,这上亿吨的玉米让市场如何消化。


卖粮时机

因此,卖粮时机或者是涨价的时机也绝对不是现在,随着新鲜玉米上市,用粮企业随购随买不会存粮,而一般我们的玉米在年末的时候还有几百万存粮,这些用粮企业基本上过了这一段玉米大量提供期才会存粮。因此,一般在下一年的二月份出售,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

拉动其他消费吗

至于粮食价格上涨,能拉动其他消费吗?这个是肯定不能的,即使玉米上涨个两三毛,老百姓真的赚钱了吗?并没有,而且一旦上涨幅度过大,其他以粮食价格为基础的物品价格又上升了,这反而会抑制其他消费。


聚焦三农了解事实


其实玉米价格提升与否对大多数农民来说也起不到大作用,因为中国土地与人口分配差异很大,每人平均几分至多亩把地的地方居多,也些特别殊地方一家种几百几十甚到上千亩地的地方有但不多极少数,当然玉米涨价降价对他们来说很影响大。对于市场拉动来说肯定是有影响力的,必竞国土大农民多积少也成多,只要农民手里有粮食社会与市场就会稳定,不然说什么都是假的。粮食没有好价格坑农民才是真的。


家76423059


目前已经突破1元了。如果农民收入增加了,肯定能拉动消费,因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目前的处境远不如其他行业的人,长期收入低,各方面条件落后于时代,经济条件限制了他们的消费欲,一旦有了钱,结果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