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買房貸款越多越好,還款時間越久越好,真的是這樣嗎?

睡杲杲_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在中國人的消費理念裡,都是有多少錢花多少錢的,從來不喜歡找別人借錢,或者提前消費。所以,對於很多老一輩的人來說,買房、買車都喜歡存夠錢再買,即使需要貸款能少貸就少貸,一有錢馬上就給還上了,但這種做法真的是對的嗎?

或許,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這種理念也沒什麼錯,畢竟還款快,利息就少,通貨膨脹也不大,錢存摺貶值的空間小。

但對於現在來說,這是一種很傻的行為。現在通貨膨脹率這麼高,100萬的房子,等你存夠了100萬的時候,房子已經變成了50萬,你永遠買不起,因為手裡的錢一直在貶值。

所以只能選擇貸款,為什麼貸款時間越長越多會更好呢?你想一下,現在通貨膨脹率這麼高,你向銀行貸款100萬,如果10年以後你再還這100萬的話,哪個100萬更值錢呢?

當然是現在的100萬值錢,那麼你為什麼不用現在銀行的100萬去買套房,10年後用不值錢的100萬去還銀行呢?當然,也不是說能貸多少貸多少,要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比如,你一個月就掙3000,但你借個幾千萬,買別墅,那即使以後的錢再不值錢,你也掙不了那麼多錢去還銀行。


正商參閱


基本上是這樣的。

首先一點是,通貨是膨脹的,貨幣是貶值的,這是最重要的原因。現在從銀行裡貸款100萬,在十年以後可能價值就是200萬。你一個月還貸款8000元,那麼5年以後這8000元可能只相當於工資收入的三分之一。這是關鍵一點。

最簡單的例子是,一個朋友12年前買了一套房子,那時候工資可能只有3000多,一個月還貸就要一千多。簡直苦的不要不要。後來我們不說房價上漲事兒,就工資收入,沒幾年就上了七八千,一個月還一千多貸款,就是玩兒似的,沒有一點負擔。

然後我們再從投資理財角度來考量。

銀行的房貸利息其實不高,一般在4%左右。但如果你少繳首付多貸款,將剩餘的資金用於投資,基本上能夠產生盈利。不說高風險的投資,我們就用這些錢,隨便做理財,收益也比貸款利息高:2018年4月27日銀行理財市場在售非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產品共有1058款,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83%。收益率超5.5%的產品有61款,超5%的有392款。

或者就做餘額寶投資,這也是理財的一種方式,基本利率也超過4%。

還有債券投資,大部分收益率都在5%左右。當然,企業債券也是有風險的,這就考驗投資眼光。

還有基金,一些股票型基金投資收益是很高的。這個是屬於高風險高收益領域。

或者自己投資股票,找好股票買入,有的股票年股息率都超過5%,這樣的股票怎麼不能買?關鍵在於選股。

總體上來說,買房能夠從銀行貸款出來,當然是越多越久越好。這是常規的認識。不過如果支付能力不足,那也成問題,所以主要是取決於自己的支付能力,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還有投資判斷。


波士財經


朋友,這個問題確實令不少人糾結,但如果讓我這個在金融系統工作差不多一輩子的人來回答的話,我覺得能選擇貸款購房的話儘量選擇房貸,還貸款時間如果能長些的話儘量延長,最好不要用自己的錢全款購房。所以從一般通常意義上說“買房貸款越多越好,還款時間越久越好”這個選擇是正確的。

我為何會這麼說呢?這主要可從兩方面進行權衡:一是貨幣時間價值,就是貸款利率增長幅度相對每個人的收入增長,往往都是處於滯後狀態,所以時間長則貸款人有足夠掙錢的機會和能力來償還貸款。也就是說現在如果你貸款200萬元買房,30年還清,無論是按照等額本息或等額本金來說,對貸款人都是有利的,未來的錢會越來越不值錢。

二是用貸款買房,可把自己的餘錢用來進行投資,其收益會比償還銀行貸款的利息要多得多。假如你的現款也是200萬元,你不用自己的錢買房,而是將200萬元選擇比較好的投資項目投資,則在30年內所產生的投資收益一定會比200萬元貸款在30年內所產生的利息要多,而且可產生持續的現金流,對償還貸款本息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當然,這樣做的話,可能會對你個人的生活帶來一定壓力,一邊要投資理財,確保投資保值增值,一邊要償還貸款本息,不能導致資金斷鏈。這顯然需要穩定的現金流作保障,不是每個人、每個家庭都適合貸款購房。

如果沒有固定收入僅靠投資來償還貸款,一旦投資收益不理想或投資失敗,則有可能帶來還貸困難的壓力。而那些有固定收入比如工薪階層,每個月有穩定的收入,選擇貸款購房這種方式比較好。而如果沒有穩定工作及穩定收入,心裡承擔還貸壓力差的人,也可不選擇貸款購房的方式。

朋友,不知我的回答能否消除你的疑惑,有機會我們再交流,願你在貸款購房還是全款購房中準確決策,發揮出你資金的最大效能,減輕生活壓力。


財經深思


貸款越多越好,還款時間越久越好,這本身沒有一定的絕對性。在現實生活中,有錢人往往熱衷於借錢,用別人的錢來擴大投資,不斷提升資金利用率。但,對於普通人來說,往往不願意借錢,總是擔心總有一天會償還不了龐大的開支負擔,而一旦失業,或身患重疾,可能就會讓自己深陷困境之中,最終還是把自己的幸福押在了一套房子身上。實際上,對於貸款數額以及還款時間而言,時間越長這本身就是豪賭未來數十年的貨幣實際使用價值的大幅下降,例如現在100萬,未來二十年後實際使用價值可能就只有10萬元,而此時此刻,用二十年前的貨幣實際使用價值來支付二十年後的實際使用價值,就很划算了。然而,這本身並不具有絕對性,在貨幣擴張達到瓶頸之後,往往會步入一個穩定期,貨幣實際使用價值的下滑速度會逐漸趨緩。與此同時,房子可否實現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尚且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而一旦貨幣實際使用價值下滑速度明顯減緩,而房價價值不升反降,這反而給長期供房者帶來了遜色於預期的投資結果。此外,我們仍需考慮到一些特殊情況,例如失業、疾病、自然災害等,而一旦選擇長期供房乃至長期承擔房貸的壓力,那這些可能性就需要充分考慮的。


郭施亮


真是這樣。

特別是在通貨膨脹嚴重的時候。很多人都明白,理財收益大體上是跑不贏通貨膨脹的,不管你是銀行存款還是餘額寶,再或者是理財產品。除非你的資金量巨大,至少可以滿足銀行私人銀行600萬以上的門檻。



我們也明白,自己手裡的錢越來越不值錢,十年前一個月掙3千,現在一個月掙6千,但生活質量並沒有明顯提高,因為隨工資一起上漲的還有物價。

經濟學裡講,應對通貨膨脹最好的辦法就是負債,用未來的收益支付現在的成本,這是最划算的。

可能很多人不認同,覺得坤鵬論在忽悠大家借錢,還不上還是自己的事情。這裡的負債不是讓大家盲目借錢,而是有計劃的借錢。



房貸是個人用戶少有的可以和銀行貸款的途徑,並且可以把時間拉長到30年,金額擴大到上百萬。雖然從還款金額上看,貸款時間越短、金額越少,支付的利息越少。但大家想想,十年後我們的收入還和現在一樣麼?也許現在每個月還貸款的金額佔到你月收入的30%,十年後每個月還貸款金額會佔到你月收入的10%,壓力完全不一樣。

所以放貸儘可能多貸,時間儘可能長是對的。


坤鵬論


我個人覺得,這並不是一定對的答案,還是要因人而異的。

我覺得這種拉長還款時間的做法,適合工作穩定,抗風險能力強的人。


如果工作不穩定,或者資金實力不足,使用這種方法的風險是很大的。


香港樓市曾經大起大落,很多在樓市高峰時期貸款買房的普通白領,因為失去工作,再加上房價暴跌,成為負資產,最終只能停貸,白白損失了首付和還的貸款。


如果工作不確定,但是又不想全款買房,但是資金總額是夠全款的情況,同時又有一定理財能力,或者兼職收入的話,也可以選擇拉長還貸週期。


生活就是控制風險的藝術,如何低風險高收益的活著,絕對是每個人都在不斷思考的問題。

買房當然是一件大事,所以,一定要理性分析,不要將自己陷入高風險之中。

對我而言,我選擇拉長還款期限。因為我相信未來我可以創造現金流。


每天堅持原創,已經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內容對您有幫助,也希望各位能夠給些鼓勵,關注,點贊,留言都可以!感謝讀者,感謝粉絲的長久陪伴!

趙冰峰財經


我覺得要還掉,降低生活風險。我家親友圈至少出現兩個這樣的事,一個是我老公哥哥,在深圳開廠,賺了錢買房供著,覺得生意會一直順利,有錢也不提還房貸,後來生意一下子垮了,現在打工還房貸,壓力非常大了。我表妹家也是,有錢時錢是隨便花,買一套房子,首付一半,月供5000,還在供一臺寶馬月供8000,有錢時這些都是小數目,現在生意垮了,欠人家上千萬,寶馬已經抵掉了,房貸又有3個月沒交了,表妹3個孩子,生活沒著落,這日子難熬的。我覺得不要把所有的資金都用於投資,實實在在的解決自己基本住房的問題,別在這算這些什麼利率,貸款買房就是因為錢不夠,錢夠少折騰


十三姨533


有180萬現金全款買房,就不是差錢的主

錢沒了,有本事的人能快速賺回來...

100萬貸款30年,利息就95萬了...

利息都趕上本金了,100萬依舊不是小錢

不是30年後到期一次償還,而是月供方式

這賬根本就是非常不划算的計算方式....

實際情況是,大多數人首付都靠借錢...

30年房貸,是作為投資槓桿,撬動資金..

關鍵就在於你買房的目的是什麼了...

如果是剛需自住房,自然全款最佳...

全款180萬,貸款30年要300萬...

這就差120萬利息,省到就是賺到...

如果買房為短期了理財,自然是貸款

180萬,可以付3套房首付,各貸款30年

3年後,投資成本是200萬,三套全賣掉

如果行情好,你每套賺50萬,也有150萬

這回報率高到嚇人,是不是?

只是現在房價感覺觸頂了,投資風險變大了


春哥diao


這可不一定,取決於你怎麼看這個問題,以及你的實際情況。

今天幫朋友分析了一下提前還款是否合適,跟你這個問題差不多,給你講一下我的看法。

從資金使用角度

先講講我這朋友的情況,兩年前貸款50萬買了房,30年,等額本息,今天突然賺了一筆錢,50萬,想提前還款,問我合不合適,重點來了,當時申請貸款時是85折利率,折後年利率4.165%。

我是這麼跟他說的。

第一,你現在把貸款全還清了,以後萬一有用錢的時候怎麼辦?而你要是不提前還款,存一個可以隨時支取的理財產品,一旦要用隨時可以用。

第二,你現在貸款利率4.165%,已經非常低了,隨便選個什麼產品利率都要超過這個,比如餘額寶類貨幣基金,比如銀行五年定期(大額存單)現在高的4.25%還能提前支取靠檔計息,銀行理財選個債券類風險低的也有5.3%,都比貸款利息高。

第三,房貸也許是你這一輩子借款利率最低的了,你想你把它還了,再借錢得付多少利率?信用卡分期0.6%每月?現金借款每日萬分之五,每年18%?還是無底洞的現金貸?有便宜的借款,非得把它還了?

各有各的考慮

朋友是這麼答覆我的。

第一,欠別人錢總覺得心裡不舒服,無債一身輕(我回他,那你把錢借給銀行不能平衡?朋友說不一樣,好吧,我無言以對)

第二,雖然現在是4.175%的利率,萬一以後基準利率上調,利率可能漲了啊(我說貸款基準利率漲了,存款利率肯定也跟著漲啊,還有理財)

第三,貸款不結清,每月還得還貸款,感覺壓力大(我說那你不會用五十萬的存款和利息拿出來一部分還款啊,他說那我這50萬不就少了嗎?好吧,數學體育老師教的,我轉不過來)

所以啊,事實和心理想法都要考慮,對不同的人,真不一定是貸款越多越久越好。


鑫財經


從理論上來說,房貸確實是越多、越久越有利,但是在操作的過程中需要根據自己的還款能力來定。

為什麼房貸越多越久越好?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物價每年都在上漲,而房貸不是每年都在漲,除非基準利率調整了才會跟著漲。

我們先來對比下20年前跟現在的物價水平,我們就取跟我們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物品進行對比。


從上面這個表格我們可以看出,日常生活用品20年時間漲了4倍多,這還包含房價的上漲水平。

我們再來看下過去20年的房貸利率變化水平,我們以當年年初利率水平為準(因為基準利率變化之後,很多銀行會在年初調整房貸利率)


從這表格當中可以看出,20年間,房貸,利率平均是在6.4%左右。

假如一個人在1997年末在上海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當時上海好點的房子均價大概是4000元左右,那總價就是40萬。


如果他是通過貸款買的房,當時首付最低30%,也就是12萬,另外28萬貸款30年,那過去20年,他要還的貸款明細如下:


從這個表當中,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些神奇的地方?

過去20年物價漲了4、5倍,但是每個月還款卻呈下降趨勢! 也就是說20年前每個月還2567元,相當於當時的513斤豬肉,5135個雞蛋。

但是到了2018年之後,每月才需要還1628元,相當於現在的125斤豬肉;1628個雞蛋!

也就是說,物價在不斷的上漲,但是房貸實際上不但沒有上漲,反而下降了!還起到了很好的坑通貨膨脹效果!

實際辦理房貸要量力而行

雖然理論上說房貸越多越久越有利,但是在實際的操作當中,你還得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



如果自己收入有限,那就不是貸款越多越好了,如果貸款過多,你沒有還款能力,那就面臨兩個重要的風險:

第一個是信用風險

如果你不能按時還月供,就會產生信用逾期,一旦信用有逾期記錄,很多事情都不好做。

第二個是房子被拍賣的風險

如果你連續半年以上還不起房貸,那有可能面臨銀行的起訴,最後房子可能被法院拍賣。 所以,選擇房貸的時候一定要量力而行,千萬不要覺得貸款越多越好,但是可以選擇久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