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華智能控股股東增持計劃延長 增持方式發生變更

延华智能控股股东增持计划延长 增持方式发生变更

在今年年初完成“易主”後,延華智能(002178.SZ)的新實控人上海雁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雁塔科技”)很快對外披露了一份股份增持計劃。

上述增持計劃的增持期限為“擬自2018年2月12日起的未來9個月內”,但是截止到該增持計劃的原定實施期限屆滿日(2018年11月12日),雁塔科技尚未實施增持計劃。

11月5日晚間,延華智能公告稱,雁塔科技的增持計劃的實施一度遇到了困難,預計無法在原定增持期限內完成增持計劃。

深交所也對雁塔科技增持計劃的變更十分關注,並向延華智能下發了問詢函,11月15日晚間,延華智能回覆深交所稱,近期政策鬆動,融資渠道逐步放寬。雁塔科技於2018年11月5日與相關機構簽署《股份增持計劃合作意向書》,擬合作設立SPV(有限合夥企業或其他形式)作為增持主體,但是由於設立SPV尚須履行相關工商程序,因此無法在原定增持期限內完成增持計劃,擬申請延長本次增持計劃的實施期限。

擬設立SPV進行增持

今年2月9日,延華智能披露了其控股股東雁塔科技的增持計劃,雁塔科技擬自2018年2月12日起的未來9個月內增持延華智能股票,數量不低於公司總股本的5%,不高於公司總股本的11%。

彼時公告顯示,雁塔科技擬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等合法、合規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擬增持的股份不設置固定價格、價格區間及累計跌幅比例;而增持股份的資金來源則是雁塔科技的自有資金和自籌資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該增持計劃的原定實施期限屆滿日為2018年11月12日,若增持計劃順利實施,雁塔科技的持股比將不低於14.41%,不高於20.41%。

而在11月5日晚間,延華智能卻公告稱,預計無法在原定增持期限內完成增持計劃。且記者發現,截止11月12日,延華智能未曾披露過雁塔科技的增持計劃進展。對於前述情況,11月16日延華智能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一方面因為我們是中小板的上市公司,深交所中小板此前對上市公司股東增持的進展,沒有明確要求披露公告;另一方面,前述增持計劃並不是公司層面的增持計劃,我們也是在11月上旬收到雁塔科技的增持計劃延期後,按照具體的實際情況去披露的。”

在深交所對上述事項進行詳細問詢後,延華智能於11月15日晚間對此事予以了回覆,延華智能稱,自增持計劃發佈後,雁塔科技曾與多家相關機構磋商融資以儘快推進增持計劃的落地,但受宏觀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加大、國內金融行業去槓桿、金融監管新政策等客觀因素的影響,雁塔科技融資渠道受限,增持計劃的實施遇到困難。截止11月12日,雁塔科技尚未實施增持計劃。

不過近期上述事項出現了轉機,延華智能稱,受政策鬆動鼓舞,融資渠道已逐步放寬,雁塔科技於2018年11月5日與相關機構簽署《股份增持計劃合作意向書》,擬合作設立SPV(有限合夥企業或其他形式)作為增持主體。

延華智能同時表示,由於設立SPV尚須履行相關工商程序,因此無法在原定增持期限內完成增持計劃,經審慎研究,雁塔科技申請延長本次增持計劃的實施期限。延長期限自公司2018年第五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6個月。

控股股東股份均為質押狀態

2017年12月20日,延華智能的原實控人胡黎明將其持有的67389136股公司股份協議轉

讓給雁塔科技,佔公司總股本的9.41%;同時,將其另行持有的67389137股公司股份對應的投票權委託給雁塔科技行使,佔公司總股本的9.41%。

上述交易完後,雁塔科技持有延華智能的股權比例為18.82%,成為擁有投票權最多的第一大股東和控股股東;雁塔科技的實際控制人潘暉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該筆股權轉讓的價格為每股12.49元,轉讓價款共計8.42億元,而截至2018年11月15日,延華智能的股價已經跌至了4.56元。

此外,記者還發現,在今年2月宣佈增持計劃後不久,雁塔科技即將其持有的延華智能的全部股權進行了質押,質押用途為借款質押擔保,借款時間從2018年2月26日至2018年8月25日。到期後經雙方協商一致,可以展期。

而截至今年三季報,雁塔科技的質押率仍為100%。需要注意的是,質押的股份數越多,後期在面臨股票質押預警時,所能補充質押的股票越少,面臨的平倉風險也就越大。“質權方是一位自然人,而且雁塔科技做的是場外質押,根據我們目前瞭解到的情況,雁塔科技跟質權人整體的溝通都是比較好的,暫時不存在相關風險。”延華智能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向記者講到。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延華智能的業績波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延華智能的主要業務包括智慧醫療與大健康、綠色節能智慧城市以及物聯製造。在今年第三季度,延華智能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414萬元,扣非後的淨利潤為虧損748萬元,同比上升48.70%。

此外,延華智能在三季報中還表示,由於智慧城市相關業務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各領域毛利率和淨利潤率呈現較低水平,公司預測今年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1066萬元至1600萬元之間,同比上期下降36.52%至57.70%。

上述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為了改善業績,“在業務方面,一是抓訂單的落地程度,二是去投標與我們產業鏈上相密切的項目,公司希望從整體的業務層面上把業績提升上去。”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