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量房被7折拍賣、千萬豪宅降價急售,這是炒房團玩不下去了嗎?

lierenhuichang


最近一段時間深圳的確是出現了一大批的法拍房,根據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數據顯示,在近半年的時間裡深圳的法拍房房源增加了50%左右,這也是證明了現在深圳法拍房增加的事實,但問題是法拍房增多就一定的應付炒房者斷供嗎?其實未必,因為按照數據顯示,在深圳今年拍賣的法拍房中斷供的只佔少數,多數是債務糾紛。因為根據相關的流程,現在拍賣的法拍房一般都是兩年前的訴訟,也就是說現在

拍賣的法拍房並不是炒房者在割肉出局。

那麼為什麼現在深圳的房價會出現下跌呢?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因為現在樓市整體要求的要穩定健康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上的房價肯定會出現下跌,更不要說像深圳這種前期房價上漲比較快的城市,在政策的作用下肯定會朝著一個當地居民能承受的合理水平回調,這就是為什麼最近一段時間深圳房價出現下跌的原因。

當然雖然法拍房的增加並不是因為炒房者在割肉出局,但整個市場的確是很不利於炒房者的生存,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目前深圳也的確有不少的炒房者在拋售房產,至少目前深圳的二手房價格是出現下跌的了。


樓盤網


真有這種情況。


先看看這位中介發的朋友圈的內容:



這是法院拍賣的房子,而在阿里的司法拍賣網站上,我們能夠找到很多這樣的非常直接的證據。


比如11月13日這套拍賣的房子,評估價為500萬(評估價通常接近於同類房子的賣價),起拍價281萬,最終成交價330萬,相當於評估價的6.6折。


同一天另外一套房產,評估價429萬,起拍價300萬,最終成交價331萬,相當於7.7折。



同一天還有一套豪宅,評估價高達2750萬元,評估價1825萬元,但實際成交價1933萬元,相當於在評估價基礎上少了近800萬元!



根據這些法拍房,孔方兄基本可以確定是炒房團被套住,進而只能割肉。為什麼?注意看這些房源的狀態,都是清水房!!!真正買來自住的,怎麼可能是清水房?


雖然明面上看,深圳新房價格跌得很少,通常一個月只跌幾塊錢或者十幾塊錢,但只要不漲,對炒房團來說日子就是非常難過的——因為他們借了銀行的大量的錢,有很高的利息支出(銀行利息還好一點,要是民間借貸就利息就更嚇人了),一旦資金鍊哪天撐不住就違約了。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來自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數據顯示,近半年以來司法拍賣的房源增加了50%左右,絕大多數均為個人房源(炒房團通常是個人名義買房,企業名義因為有房產稅等成本太高)企業房源尤其住宅類企業房源很少。


孔方財經


對深圳沒有關注過,對同樣房價高於天的帝者一直關注著,最近翻看幾個法拍網站,發現確實有大量房屋,以評估價的7折起拍。

其中一處位於西城區白紙坊的房子,評估價1250萬,起拍價700萬,5.6折了。

難道說馬雲預言的8年後房價如大蔥,將會應驗?

上圖上真相。

這些房子如果能按市場價賣掉,決不會進入法拍程序。

說明,市場價並不是一個能夠被接受的價格。

真實的、不加託的成交價才是市場能接受的價格。

年人均收不足10萬元,大部分人每天起早摸黑,拿著不足一萬的月薪,假若你想往得舒服一點,上班不必早起兩三個小時去擠車, 這樣地段面積的房子,千萬起。

六個錢包不管事,如果一個人有效的奮鬥歷程是三十年,那麼需要提前奮鬥三輩子,你這輩子才能享受到。

可是,我們上三輩子,經歷了大清的腐朽,民國的戰亂,很多人祖上是一窮二白,並沒有積下財富。

所以,哎,不說了。


潘衛霞律師


最近一段時間,受到各地房價下跌,房地產調控持續的影響,深圳的法拍房逐步多了起來,而且多以7折拍賣。事實上,深圳房價沒有出現大跌,炒房者大面積棄房斷供的可能性並不大,更可能是一些網絡房產中介做的一種假象。

由於房地產調控力度在不斷增強,開發商開始降價促銷,而中介要生存下去,只能是人為把當地房價抬高,然後再打7折,並假稱為法拍房,這樣可以更好的吸引購房者的慾望。據我所知,深圳法拍房是在增多,但主要是基於房產糾紛,而不是棄房斷供。

此外,真正的法拍房,主要是七折起價銷售,並不是真的打七折,購房者實際買到的,可能也僅是85折和9折優惠,遠遠達不到購房進實際降價的心理價位。從目前形勢來看,深圳房價沒有出現大跌,不可能有大量的法拍房折讓賣出,最多網上平臺這只是開發商和房產中介的噱頭,希望深圳房價成交量降一半後,能夠再激活這個市場。

而作為購房者,一定要謹慎購買法拍房,如果法拍房是“棄房斷供”可能還好,但這次法拍房主要還是各種房地產糾紛造成的,一旦你買了法拍房,可能心理和經濟上會蒙受重大損失。比如你買下法拍房,房子裡若還有人居住,新業主一點辦法也沒有。


不執著財經


看到了問題的內容是法拍房,法拍房七折成交幾乎可以判斷就是底價成交了,我在銀行做貸後近一年,專門負責前期催收和後期法院拍賣的具體流程,銀行貸款的違約客戶,房子交由法院執行拍賣,而這個一般的起拍價就是房屋估值的70%,這個是非常確定的,而且如果流拍了還可能降低起拍價,但是從題目看來基本上就是未流拍,但溢價率不太高罷了,這個在整個法拍圈子裡不算啥特殊的,只是競拍者們對於房子的持有並沒有之前那麼熱烈罷了,為什麼不那麼熱烈?因為地產調控給了很多人審慎考慮的印象,就是在持有房產時更多的考慮變現能力和未來價格的走勢的想法,而這些想法也就順便把法拍給影響了,當然,本來購買法拍房就比新房要更加麻煩一點,那麼價格上便宜一些也對得起參與的人,很多人當時就抱著買點便宜房子的態度在參與法拍的。

當然,如果法拍的數量激增,成交量又不多,就有可能是市場的確認可度下降到低水平了,那時候可能違約的人增多,這是不好的,不過照目前看,大規模的棄房的情況應該還不會發生,市場不好,很多人收入下降,那麼違約不奇怪,合法處置即可,何況現在上拍的房子多半都是2年前的違約房,訴訟加執行加拍賣至少得1-2年,所以,這些不是最近違約的房子喲。不要太擔心了。


張小帥說理財


我作為曾經在深圳房產網站混跡很多年的行家裡手,非常有資格回答您這個問題。

首先給予肯定的回答:高槓杆的炒房團和投機客肯定玩不下去了。低槓桿的投資客大部分還在硬抗。

2007年下半年,深圳樓市風雲變幻,成交量驟降。2018年斷供潮轟然湧來。其中以“碧水龍庭斷供案”這麼一個風頭浪尖的官司轟動全國。負責那個案子的律師是我當時在深圳的朋友。這也是樓市變冷的大環境下,各方輿論必然推向的一個局面。

那麼這次深圳7折法拍房,又在網絡引起了軒然大波。從兩個方面我們來看:

一、深圳的市場成交量確實在下行,成交價格也略有下滑。根據諸葛找房網深圳站的數據,近期房價確實在下跌,但是還沒有達到2008年時的跌幅。而具體到今日掛牌房源降價的有930套,每套平均降價達到26.12萬元。整體來看,深圳的房產成交預期和2007年下半年~2008年時比較類似。

二、法拍房,本來就是有瑕疵的房產(比正常房產有相對更高的交易風險)。歷史以來,就是折價拍賣。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成交量、溢價率和流拍率,這些數據更能體現市場狀況。1、根據10月諸葛找房和阿里拍賣聯合發佈的線上拍賣市場數據研究報告,有以下數據:九大重點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鄭州、無錫、成都、蘇州、重慶)線上拍賣市場共計成交1877套房產,環比下跌14.21%,線上拍賣的成交量是下滑的。除北京外,其餘8城成交量環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北上深三個一線城市住宅成交套數一直處於較低水平,10月成交量均未超100套 2、10月北京、無錫、蘇州、杭州、鄭州、成都六城溢價率上漲,上海、深圳、重慶三城溢價率下跌,其中深圳、重慶兩城溢價率跌幅最大。

所以,綜上可以看出,線上拍賣房產的市場看跌的情況是存在的。

三、所以,我的看法是:高槓杆的炒房團和投機客肯定玩不下去了。低槓桿的投資客大部分還在硬抗。抄底客還不敢進場接盤,拍賣房自然也就有適度的下滑。

長沙的樓市情況大致與深圳同步。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閆超諸葛找房長沙站


說說深圳這邊真實的情況,法拍房的發生有多方面原因,一是這兩年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嚴控房價暴漲,之前的投資客和公司在沒有能力繼續供樓的情況下,被迫選擇棄房。二是銀行信貸收緊,對於房地產公司嚴控額度,正常情況購房人持有房產兩年後,可將這套房升值空間七成左右貸出,而目前升值空間幾乎沒有,抵扣銀行利息甚至為負,無奈選擇棄房。三種情況完全是金融機構盲目過份擴張,金融市場上除銀行正規機構,還充斥著以收取高額利息的消費金融機構,民間資金,現金貸,影子銀行等,這些機構在擴張規模初期大多選擇有房產的優質客戶,導致有許多不存在違法邊緣機構,利用銀行貸款時間差,同時在幾個甚至十幾個機構同時申請信用貸。房產成為融資的槓桿工具,這些人在房價下降或者穩住的時候,抗風險能力很低,因為購買房產本身沒有自有資金成本,選擇棄房反而手上還有資金。這種都是惡意炒房的老鼠屎。

介於以上東西,說一下法拍房,法拍房出現了對於剛需客戶和改善型價值投資機會。1.法拍房是強制執行過戶,不存在糾紛,起拍價低 。一般情況下,法拍房的評估價值是按照當時抵押的時間的評估價值計算,因此評估價一般是幾年前的價格,評估比較低,起拍價也比較低。給市場留了空間。 2.法拍房不限購 目前只有北京深圳地區和極個別地區將法拍房列入限購範圍,其他地區不限購;比如一房難求的上海,成都,蘇州,海南都可以在沒有當地戶口的情況下,購買房子。在中國未來最有希望的城市擁有一套房子,這是目前最廣泛的抵禦通貨膨脹的方式。 3.法拍房可以貸款 ,儘管法拍房具有某些糾紛特殊性,但是依然可以像正常二手房一樣,按照市場上貸款利率進行按揭和抵押。 4.法拍房可落戶 。法拍房和正常購買房產一樣,可以根據當地的房產落戶政策落戶,也和其他房產具有同樣的權利。



融易拍深圳法拍房


到底是炒房團在拋售,還是開發商在炒作,抑或是中介在為開發商和炒房客做廣告,根據目前所瞭解的情況,還很難判斷。

要知道,房產拋售,並不僅僅侷限於降價,還要看是以怎樣的方式和在什麼狀態下拋售,降價只是一種手段。如果是炒房客資金鍊斷裂時的拋售,那才是真正的降價,而不是假摔。

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7折拍賣,更象是房產中介製造的一個假象,或者是套路。因為,這些所謂的拍賣,應該是債務糾紛留下的房產,而不是炒房客或開發商留下的。就算是開發商留下的,也不是降價拋售,而是被迫無奈,是還不起債引發的糾紛,是動用的司法討債手段。

如此一來,對深圳出現的少量房產降價拍賣問題,就不應當過度解讀。所謂的降價,也是法院拍賣房產最常用的方式。如果漲價,誰來購買這些房產。7折,應當是拍賣價比較高的了,很多連這個價也賣不出。所以,別相當然了,房價不會這麼輕易下降的,炒房者也不會這麼輕易拋售的,不到死到臨頭,炒房客是不會拋售房產的。


譚浩俊


有點聳人聽聞了!

有幾個點咱們要關注下!第一:七折拍賣是法拍非常正常的現象,因為是起拍價並不是拍定價格!

第二:法拍房的主要來源並不是斷供,而是債務糾紛為主。

第三:所謂千萬豪宅降級急售也沒有可靠數據支撐,我剛從諸葛找房深圳站查了下;今日深圳全市掛牌均價為:65413元/平米,較上月相比微漲0.61%。

所以綜合下來看您所表述的均沒有可靠的依據支撐。所以我也看不出是否反饋出是炒房團玩不下去了!



樓市大雜燴


1.隱藏的各種費用

比如稅費,拿重慶的房子舉例,如果沒有滿2年,就會多出5.55%的營業稅費。一套200萬的房子算下來,單是這個稅費都要11萬了,如果是商業性質的房產,稅費還要更高。曾經有人拍了一套房子,成交價格是300多萬,但是稅費都要交200多萬。算下來真實的成交價,比市場價還要高45萬,最後競拍者還是選擇放棄25萬的保證金。也就是說這位朋友,便宜房子沒有買成,還白白虧損了25萬。

除去稅費之外,還有物管費、水電費、燃氣費甚至是前業主故意拖欠的其他費用等等。

2.無法辦理房產證

我們拍下一套房子,就應該是得到了這套房子的所有權。但是有的房子,就算是你拍賣買下了房子,也是沒有辦法辦理房產證的。而不能辦理房產證,也就是實說這個房子還不完全屬於你。比如,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套法拍房。它就是合同房,所謂的合同房,就是隻有買賣合同,但是卻證件不齊的房子。這樣證件不齊的房子,是沒有辦法辦理房產證的。另外,還有的房子,是原戶主沒有把戶口遷出去,而你就算買下了房子,也是不好辦理落戶的,這會直接影響後面孩子上學等各種相關權益。

3.無法獲得房屋的使用權

通過拍賣,你確實低價買到了房子,也辦理好了各種證件。但是這個時候,你還是有可能沒有辦法去自己的房子居住。因為,有可能前面的業主為了防止自己的房子被拍賣,特意把房子出租給其他人,一下子簽訂10、20年的租期,並且一次性的收取了房租費。我們國家的法律規定,租賃大於買賣,所以這個時候就算你通過拍賣買到了這套房,你依然沒有辦法使用這套房子。必須要等到幾年或者10多年的租期結束了之後,你才能夠收回這套房子的使用權。

還有一些房子,裡面可能住著一些不講理的人,或者住著老人,他們不願意搬出去。你就算是買了房子,後面要趕走這些人也非常的麻煩。

4.債券債務糾紛

還有的房子,可能被房主進行了多次抵押。不僅僅抵押給了銀行,還有可能抵押給了高利貸等各種民間借貸。這個時候,雖然你拍下了房子,但是這些民間的債主很有可能會找你的麻煩,上門要債、潑油漆、堵門塞鎖眼什麼的。這樣的房子,買了之後也是不得安寧,花錢給自己買罪受。

其實法拍房還有很多坑,我這裡只是給大家分享一些常見的坑而已。所以我說,法拍房的水真的很深。

另外,現在市面上還出現了一些,專門幫你調查法拍房信息的中介,但是要收取高額的服務費用。我也去了解了一下,因為費用太高,沒有去嘗試,最後還是放棄了購買法拍房。

法拍房的水,確實太深了,不是我們普通投資者玩的。我想不僅僅是,我們普通投資者,一些專業投資者不小心可能也會掉進坑裡吧!最後,溫馨提示:要買法拍房,一定要慎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