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12年从“一窍不通”到“无所不能”,这位老班长到底经历了啥

入伍12年从“一窍不通”到“无所不能”,这位老班长到底经历了啥

“新兵阶段,是每一名军人军旅生涯的起点,更是确定军旅方向的重要节点。只有选好方向、牢记初心、坚定向前,才能不负这身军装,不负青春岁月。”

这是北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四站连修理技师张磊波回顾自己成长过程时的感悟和总结。如今,已经是四级军士长的他早已过了新兵的年纪,脸上皱纹明显增多,发际线明显后移,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像新兵一样规规整整。

“新兵下连时,我分到了四站连电源车班,看到老班长们娴熟地维修保障飞机的电源车就特别羡慕,特别想像他们一样厉害。”张磊波这样描述自己的初心。

入伍12年从“一窍不通”到“无所不能”,这位老班长到底经历了啥

但逐梦初心的路途并非平坦通畅。“最现实的困难是学历低。理论基础差,导致很多专业书籍看不懂。”张磊波坦言,的确,只有初中学历面对复杂的电路图时,不亚于读“天书”。

读不懂“天书”也得弄懂背后的原理!他主动调整学习方法,与其面对理论书籍束手无策,不如直接找连队骨干和经验丰富的老班长求教经验,在实践中领悟原理和方法。

“其实,那段时间反倒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回想起那段日子,张磊波脸上仍然洋溢着幸福,“当你想进步或者想干好一件事时,你会发现战友们都非常乐意帮助你!”

入伍12年从“一窍不通”到“无所不能”,这位老班长到底经历了啥

得益于奋力向前的劲头和战友们倾心竭力的帮带,他很快掌握了电源车的操作使用以及故障定位及排除方法,成为连队同批兵中最早上岗的人。而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2年,从“一窍不通”的新兵变成了“无所不能”的老班长,从当初“羡慕别人的人”变成了“别人羡慕的人”,成为名副其实“兵专家”。并为连队带出一大批骨干,其中不乏专科、本科学历的徒弟。“现在连里的士官中,有五分之一我都带过。”这让他十分自豪。

张磊波记得,那年自己正在家休假时,接到了徒弟黄振丰的求助电话。黄振丰告诉他,连里一台电源车输入电压显示过高,导致车辆无法正常使用。

入伍12年从“一窍不通”到“无所不能”,这位老班长到底经历了啥

“其实,他已经大致判断出了是电压互感器故障,只是不太确定,希望得到我的进一步确认和肯定。”张磊波说,听过故障描述后,他更加确定了这一判断。事实也的确如此,更换零件后,车辆立即恢复正常。而他的这次“远距离定位排故”,也一度成为连队官兵们津津乐道的趣事。

“仅仅用排故来衡量我师父的能力,那就太片面了。”黄振丰告诉记者,师傅张磊波的厉害之处在于“善琢磨、敢创新”。

他最为佩服的,是张磊波发明的“电源车接触器检测仪”。这个发明的诞生灵感源自空军下发的一个通报,当时某个单位曾出现过一起因为接触器故障导致飞机受损的问题。为此,有关部门专门明确并下发了一套检测流程和标准。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张磊波发现,可以通过“越过外置插口直接电源并设置档位旋钮”的方式进行检测,不仅检测速度更快,而且精准度更高,原理简单却实在好用。黄振丰说,师傅的这个发明当时产生了极大影响。张磊波不仅给连里所有电源车司机进行了普训,而且很多兄弟单位的战友都专门打电话过来请教。

入伍12年从“一窍不通”到“无所不能”,这位老班长到底经历了啥

如今,尽管已经有了更为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但张磊波发明的检测设备依然在使用。“在没有稳定电源的地方检测时,这个设备更适用。”黄振丰说。

而张磊波的发明创造远远不止这一个。“汽车底盘可视化教学模具”,实现了电路、灯光、制动系统的可视化,成为新兵教学“利器”,在上级组织的“航材四站”现场会中进行了重点展示;“启动机罩吊装架”,为连队节约了大量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今,张磊波已经从电源车班长调整为修理班班长。他说,“这个岗位面向全连,可以为连队建设做更多事。”而他也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份诺言,“起动机发电机一体化检测平台”“电解液加注推车”“空调车维护作业平台”等一系列发明创造已经应用在连队的各个专业中。

入伍12年从“一窍不通”到“无所不能”,这位老班长到底经历了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