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災到來顆粒絕收,為何有人說古代的災民寧願吃土也不吃蝗蟲?

WdLsp_緲


 誰說古代災民寧願吃土也不願意吃蝗蟲?正史記載中,古人不但吃蝗蟲,而且還把蝗蟲曬乾了當存糧,吃不完的還能拿出去賣——宋代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就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說蝗蟲曬乾了可以當蝦米吃,只是東南人不肯吃,而西北人卻很喜歡吃——這可能是因為東南沿海地區很少鬧蝗蟲,當地人很少見過大量的蝗蟲。  

  除了范仲淹,清朝康熙年間的陳芳生(字漱六,浙江杭州市人)也曾寫過一本《捕蝗考》,那裡面引用了范仲淹的說法:“曝幹可代蝦米,盡力捕之既除害又佐食,何憚不為?然西北人肯食,東南人不肯食,亦以水區被蝗時少,不習見聞故耳。”  

  而明末著名理學家陳龍正的吃法就比較“野蠻”了:“蝗可和野菜煮食”。明朝人比較富裕,不大屑於吃蝗蟲,他們一般拿蝗蟲餵鴨子餵豬。崇禎年間嘉湖地區鬧蝗蟲,當地人就想了個辦法:抓蝗蟲餵鴨子,所以那一年嘉湖地區的鴨子都很肥美,而山裡人不養鴨子,就拿去餵豬,一頭二十斤重的小豬吃了蝗蟲,十天就能長到五十多斤。

  其實人吃蝗蟲,古已有之。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生吃過蝗蟲,手下人害怕吃出毛病來(以為蝗蟲是上天派來懲罰百姓的),李世民回答:“我正希望它把給百姓的災難移給我一個人!又怎麼會因為害怕生病而不敢吃?”一口幾個地狼吞虎嚥,大家一看皇帝都吃了,於是你吃我也吃,人吃雞鴨也吃,蝗蟲最後被吃光了——可見吃光小龍蝦也是一種“優良傳統”   

  到了唐德宗李適貞元年間,把蝗蟲蒸熟去掉翅膀和小腿曬乾,已經成了一種美味。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清朝,陳芳生在天津的時候,就看到那裡的人不管是成年蝗蟲還是蟲卵,統統拿來蒸熟吃掉,而且自己吃不完的還能當做禮品饋贈親友。稍有經濟頭腦的人還能拿來賣錢,一斗蝗蟲能賣不少錢,不少人家像囤積大白菜一樣囤積蝗蟲,在冬天用油鹽爆炒之後,就是一道美味的下飯菜。而且這道菜還登上了大雅之堂:“今東省畿南用為常食,登之盤飱”。

  其實蝗蟲再多,只是一種可以吃的小蟲子。要是放在現在,別說大個的蝗蟲,就是小個的螞蚱,也被穿成串拿來下啤酒了,而六零後七零後的人,可能大多數都吃過蝗蟲,那確實是一道美味,不過它距離被吃成保護動物,估計也沒多遠了……


半壺老酒半支菸


相信許多和筆者一般生長於農村的網友,小時候都吃過蝗蟲,蝗蟲不僅可以吃,而且還很好吃。

筆者小時候最喜歡吃一種青色細長的蝗蟲,老家叫做“大草婆”,如下圖所示:

這種蝗蟲有大有小,好吃的是大個頭,用火燒焦,扒開肚子裡有一段常常的卵,和大閘蟹的黃一樣,香噴噴十分好吃。

至於常見的黃色或者黃色青色混雜的蝗蟲,老家那叫做“大飛鴻”,大個頭的比較難捉,可吃的黃也較少,所以吃的不多。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蝗蟲體內含有蛋白質73.5%,氨基酸18種,總含量為20.3%,蝗蟲體內還含有維生素B1、B2、E、A胡蘿蔔素和豐富的多種維生素,4種脂肪酸和豐富的微量元素,是一種不錯的實物。

“蝗災”是中國古代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據統計,秦漢蝗災平均八年一次,兩宋為四年,元代為兩年,明、清兩代均為三年,比之水災旱災,蝗災更加頻繁,百姓深受其害。

那麼古代百姓為什麼不吃蝗蟲緩解蝗災呢?

許多網友提出古代百姓敬天法祖,認為蝗蟲是上天的懲戒,不敢吃蝗蟲。這點不可信,能體會天人感應的都是讀書人,古代讀書人比例很低,普通百姓遵循宗族禮法不假,要說敬天法祖等著餓死,有點太誇張了。唐太宗就親自示範吃蝗蟲,《貞觀政要》有明確記載:

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duō)數枚而咒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復成災。

但為什麼依舊有那麼多人餓死呢?

中國古代的蝗災主要有兩種蝗蟲造成,一是中華稻蝗,一是亞洲飛蝗,抓過蝗蟲的網友都深有體會,無論哪種都不易捕捉,捉個一個兩個容易,抓一頓飯難上加難。筆者小時候抓蝗蟲都用老家一種趕海的網具,在水稻田抓幼蟲很容易,但抓成蟲依舊十分困難,古代沒有類似工具可想而知。且蝗蟲奉行運動戰政策,吃完就走,來的快去的也快,等你去抓早就飛走了,即使抓了一頓飯,下頓飯也沒有著落,所以吃蝗蟲 躲避饑荒不可行。

所以說,不是不想吃,也不是有毒,而是抓不到,抓到也吃不飽。



日慕鄉關


災民寧願吃土也不吃蝗蟲,這個說法是哪裡看到的呢?相信在餓極了的時候,哪怕有一點能吃的人都不會選擇吃土,早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吃蝗蟲的記錄,並且還是唐太宗吃蝗蟲。根據歷史記載來看,當時鬧蝗災,蝗蟲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唐太宗看到這番景象,隨便抓了幾個蝗蟲隨口就給吃了,並且說想吃就吃我的心吧,別吃百姓的糧食了。

皇帝都敢吃蝗蟲,更何況百姓呢?其實中國歷史上百姓早就發現蝗蟲是可以吃的了,當百姓餓到不行的時候,別說蝗蟲,就是樹皮都會吃,那麼為什麼古人不吃蝗蟲呢?其實這個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因為百姓會吃蝗蟲,還會換著花樣來吃,只不過鬧蝗災的時候,等百姓想到吃蝗蟲的時候早沒蝗蟲了。

首先蝗蟲來的時候,百姓一般都不會有那麼強的危機感,家家戶戶都有糧食,這個時候是沒有人想著去吃蝗蟲的,放著好好的飯不吃,誰會去吃蝗蟲呢?等到蝗災快結束的時候,家中沒有什麼糧食了,百姓們才開始因為吃的發愁,這個時候人們便想到了抓蝗蟲,可是蝗蟲並不是一直在一個地方。

他們將一個地方能吃的吃完之後會立即去下一個地方,百姓想抓的時候已經晚了。而且蝗蟲的種類也很多,能夠鬧蝗災的蝗蟲行動力是非常迅速的,和大家平時見到的蝗蟲是不一樣的,可沒有那麼好抓,百姓最多也就是抓幾個吃吃,等他們想多抓一點留著的時候早就晚了。

所以說並不是古人寧願吃土也不吃蝗蟲,而是他們想吃蝗蟲卻沒地方抓蝗蟲去,居安思危還是很有必要的,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很多地區都已經把蝗蟲當做菜了,很多人都會專門去點一盤,蝗蟲可是很有營養的哦,不僅中國如此,世界各地都是這樣。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蝗災到來時,人們不吃蝗蟲而吃土,這個純屬謠傳。實際上當蝗災到來時,古人是吃蝗蟲的,而吃土則是因為所有能夠食用的東西都已經吃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



古人吃蝗蟲

關於古人吃蝗蟲,在很多史書中都有記載,最有名的事件是《貞觀政要》中記載李世民生吃蝗蟲。

貞觀二年,長安城附近大旱,同時引發了蝗災。李世民走到了田地之間觀看情況,看到了糧食已經被蝗蟲吃光,不由得對百姓心生憐憫。於是隨手捉起了幾隻蝗蟲吞進了嘴裡,並且說:“黎民百姓全靠糧食養家餬口,如果你們真要吃東西,那就吃掉朕的內臟吧。”



雖然這個故事帶有一定的虛構性質,但是也從側面反應了古人是吃蝗蟲的。下面是關於古人吃蝗蟲史料記載;

唐朝貞元元年(公元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蔽天,旬日不息。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

這件事在唐德宗時期,蝗災過後,寸草不生,百姓選擇捕食蝗蟲。



元朝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塹皆盈。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幹而積之。

這件事發生在元朝末年,當時整個華北地區發生了鋪天蓋地的蝗災。百姓之中還有捕捉蝗蟲晾乾之後儲存起來備用的。

從以上的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人不僅是吃蝗蟲,而且他們還會捕捉蝗蟲晾乾之後儲存起來食用。



為什麼我們感覺古人不吃蝗蟲

首先說蝗災雖然是持續性的災害,但是它們會不斷地遷徙。也就是說蝗災對於某一個受災地區的持續時間非常短,就像是颱風或者暴雨一樣來去匆匆,但是卻能夠造成巨大的損失。

說到這大家也能明白了吧,蝗蟲是不斷的遷徙的,而且速度非常快,古代百姓即便在蝗災發生的當天去捕捉蝗蟲,到了蝗蟲遷徙走也根本不夠越冬的糧食。



最後說一下古代百姓吃的觀音土,這種東西實際上是富含礦物質的黏土,吃到肚子裡雖然可以暫時緩解飢餓感,但會導致腸道堵塞無法排便,最終被活活脹死。所以這種東西是人們在死亡線上掙扎的時候才會食用。一般情況下,如果有樹皮和草根,人們也不會去吃土。何況是題目中的蝗蟲呢?


我是越關


以下手打:這個問題我以前看過,答案是,古人一樣的是吃蝗蟲的。但是由於蝗蟲太多,所過之處很快就寸草不生,蝗蟲們也就轉戰下一片草地,留給百姓的時間少之又少,等反應過來還沒來得及抓多少,蝗蟲已經走遠了。

另外據說古代也有過相應的補貼政策,就是百姓抓蝗蟲,可以按斤兩跟政府換錢換糧食。

那麼為什麼會起蝗災呢?這麼多蝗蟲哪來的?

據說有國外的科學團隊研究過這個問題,蝗蟲本身是獨居動物,但是當每個平方的蝗蟲數量超過一定值得時候,也就是蝗蟲的密度達到某個值得時候,蝗蟲的習性會瞬間從獨居變成群居,而且有很好的群居特徵。

科學家研究了導致這一習性改變的原因,大量實驗表明,蝗蟲可能是腿部的某個部位互相觸碰後,就會觸發習性的改變。

那麼一旦蝗蟲開始群居,繁殖的速度就不用說了,於是就像蝴蝶效應一樣,仔細想來有一種殭屍病毒傳播的感覺啊有沒有!哈哈


阿滿雜談


蝗災的時候,古代的災民也會去捕捉蝗蟲來吃的,歷史文獻中有許多相關的記載。(唐)貞元元年(公元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六月甲申,飛蝗自東北來,蔽天,經西南而去。是夕大雨,蝗盡死。秋七月,許、汝、袞、單、滄、蔡、齊、貝八州蝗。(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3年),五月,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蝗)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塹皆盈。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幹而積之……(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飛蝗兼至,人皆相食。流亡者大半,時饑民嘯聚山林。太平縣蝗蟲飛,飛蔽天,禾穗樹葉食之殆盡,民悉轉壑。是年垣曲民流亡大半,聚嘯山林。三月,平陽蝗。四月,河南蝗。七月順天蝗。(清)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春,昌平、唐山、望都、樂亭、平鄉蝗,平谷蝻生,春無麥。青縣蝻子生,撫寧、曲陽、元氏、清苑、無極大旱,蝗……武昌飛蝗蔽天。房縣、枝江、松滋旱蝗,宜都有蝗長三寸餘。秋,黃安、蘄水、黃岡、隨州蝗;應山蝗,落地厚尺許,鍾祥飛蝗蔽天,亙數十里……(參考《中國蝗災史》)

所以說災民也會去吃蝗蟲充飢,並且將蝗蟲曬乾儲存起來備用。蝗災過境,寸草不生,莊稼被吃掉,使得農民沒有餘糧度過剩下的日子,而蝗蟲來的快,去得也快,人們沒辦法捕捉到足夠的數量來代替糧食。當蝗災過去了,莊稼長不出來,蝗蟲也吃完了,饑荒隨之而來。

(網圖侵刪)


別人家的博士


首先澄清,古代有食蝗充飢的歷史記載,唐代就有。《舊唐書》載:“貞元元年夏,關東大飢……關中饑民蒸蝗蟲而食之。”但大部分情況古代人並沒有這樣做,要理解這個現象,得了解一下古代人對蝗災、蝗蟲的認識。

古人在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上,相信天人感應,天災、祥瑞都是上天對人世間的啟示。蝗災是天災,德政不修才會降下天罰。蝗蟲也是神蟲,不可以捕殺。在面對普通人力無法應對的的事物面前,古人常常會心懷恐懼,把希望寄託於鬼神。

唐代筆記小說集《朝野僉載》記錄了這樣一件事,唐玄宗開元初年,山東地區發生蝗災,“飛則翳日,大如指,食苗草樹葉,連根並盡。”蝗蟲來勢洶洶,飛起來遮天蔽日,有的有手指頭那麼大,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災區百姓怕得要死,“皆燒香禮拜,設祭祈恩,眼看食苗,手不敢近”,眼睜睜看著。

這時候,紫微令姚崇就上奏說,不如晚上點火,等蝗蟲聚集過來的時候集中消滅,他還是一個很有見識的人。

不料真有人站出來反對,時任汴州刺史倪若水上奏,飛蝗是天災,消滅不得。唐代著名文士張鷟也反對,認為精誠所至就可以感動上天,消弭蝗災。大概和“用愛發電”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這些反對意見在當時才是代表了大多數人的看法。幸好玄宗腦子不糊塗,聽從了姚崇的辦法,及時止損,才沒有釀成更大的災荒。

但是吧,凡事總有例外,兔子急了還咬人,餓急眼了,神蟲也得降格成吃食。

據史書記載,唐德宗時期百姓就勇敢的吃起了蝗蟲,蒸熟蝗蟲後,去掉翅膀和足,然後吃掉。這種吃法原汁原味,應該口味不咋地,如果是油炸,撒上辣椒麵孜然粉,估計當時的百姓早就突破心理障礙了。


魯迅起晚了


一是不易抓。抓上那麼幾隻不難,但大批量抓就不容易了,抓少了不夠吃啊。二是那時人們的生活水平不高,又加上災荒,只能清水煮,天天煮頓頓吃,任誰也受不了。誰不信可以自己試試。三是古人的傳統觀念和迷信思想影響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陽光169871353


沒有的事,人都要吃人了還不吃蝗蟲?關鍵是沒法大規模地逮,蝗蟲牙口好,普通的網根本沒有用,我們常見的鐵絲網古代哪找去?


亢龍有悔44


1.蝗蟲群一直在移動,不可能作為長期食物;

2.蝗災在民間被認為是上天對人類的懲罰,老百姓深感恐懼,不敢食用;

3.蝗災的出現,一般在大旱、大災之年,民不聊生,勞動力的缺乏也是其中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