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到来颗粒绝收,为何有人说古代的灾民宁愿吃土也不吃蝗虫?

WdLsp_缈


 谁说古代灾民宁愿吃土也不愿意吃蝗虫?正史记载中,古人不但吃蝗虫,而且还把蝗虫晒干了当存粮,吃不完的还能拿出去卖——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就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说蝗虫晒干了可以当虾米吃,只是东南人不肯吃,而西北人却很喜欢吃——这可能是因为东南沿海地区很少闹蝗虫,当地人很少见过大量的蝗虫。  

  除了范仲淹,清朝康熙年间的陈芳生(字漱六,浙江杭州市人)也曾写过一本《捕蝗考》,那里面引用了范仲淹的说法:“曝干可代虾米,尽力捕之既除害又佐食,何惮不为?然西北人肯食,东南人不肯食,亦以水区被蝗时少,不习见闻故耳。”  

  而明末著名理学家陈龙正的吃法就比较“野蛮”了:“蝗可和野菜煮食”。明朝人比较富裕,不大屑于吃蝗虫,他们一般拿蝗虫喂鸭子喂猪。崇祯年间嘉湖地区闹蝗虫,当地人就想了个办法:抓蝗虫喂鸭子,所以那一年嘉湖地区的鸭子都很肥美,而山里人不养鸭子,就拿去喂猪,一头二十斤重的小猪吃了蝗虫,十天就能长到五十多斤。

  其实人吃蝗虫,古已有之。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生吃过蝗虫,手下人害怕吃出毛病来(以为蝗虫是上天派来惩罚百姓的),李世民回答:“我正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又怎么会因为害怕生病而不敢吃?”一口几个地狼吞虎咽,大家一看皇帝都吃了,于是你吃我也吃,人吃鸡鸭也吃,蝗虫最后被吃光了——可见吃光小龙虾也是一种“优良传统”   

  到了唐德宗李适贞元年间,把蝗虫蒸熟去掉翅膀和小腿晒干,已经成了一种美味。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朝,陈芳生在天津的时候,就看到那里的人不管是成年蝗虫还是虫卵,统统拿来蒸熟吃掉,而且自己吃不完的还能当做礼品馈赠亲友。稍有经济头脑的人还能拿来卖钱,一斗蝗虫能卖不少钱,不少人家像囤积大白菜一样囤积蝗虫,在冬天用油盐爆炒之后,就是一道美味的下饭菜。而且这道菜还登上了大雅之堂:“今东省畿南用为常食,登之盘飱”。

  其实蝗虫再多,只是一种可以吃的小虫子。要是放在现在,别说大个的蝗虫,就是小个的蚂蚱,也被穿成串拿来下啤酒了,而六零后七零后的人,可能大多数都吃过蝗虫,那确实是一道美味,不过它距离被吃成保护动物,估计也没多远了……


半壶老酒半支烟


相信许多和笔者一般生长于农村的网友,小时候都吃过蝗虫,蝗虫不仅可以吃,而且还很好吃。

笔者小时候最喜欢吃一种青色细长的蝗虫,老家叫做“大草婆”,如下图所示:

这种蝗虫有大有小,好吃的是大个头,用火烧焦,扒开肚子里有一段常常的卵,和大闸蟹的黄一样,香喷喷十分好吃。

至于常见的黄色或者黄色青色混杂的蝗虫,老家那叫做“大飞鸿”,大个头的比较难捉,可吃的黄也较少,所以吃的不多。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蝗虫体内含有蛋白质73.5%,氨基酸18种,总含量为20.3%,蝗虫体内还含有维生素B1、B2、E、A胡萝卜素和丰富的多种维生素,4种脂肪酸和丰富的微量元素,是一种不错的实物。

“蝗灾”是中国古代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据统计,秦汉蝗灾平均八年一次,两宋为四年,元代为两年,明、清两代均为三年,比之水灾旱灾,蝗灾更加频繁,百姓深受其害。

那么古代百姓为什么不吃蝗虫缓解蝗灾呢?

许多网友提出古代百姓敬天法祖,认为蝗虫是上天的惩戒,不敢吃蝗虫。这点不可信,能体会天人感应的都是读书人,古代读书人比例很低,普通百姓遵循宗族礼法不假,要说敬天法祖等着饿死,有点太夸张了。唐太宗就亲自示范吃蝗虫,《贞观政要》有明确记载: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duō)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成灾。

但为什么依旧有那么多人饿死呢?

中国古代的蝗灾主要有两种蝗虫造成,一是中华稻蝗,一是亚洲飞蝗,抓过蝗虫的网友都深有体会,无论哪种都不易捕捉,捉个一个两个容易,抓一顿饭难上加难。笔者小时候抓蝗虫都用老家一种赶海的网具,在水稻田抓幼虫很容易,但抓成虫依旧十分困难,古代没有类似工具可想而知。且蝗虫奉行运动战政策,吃完就走,来的快去的也快,等你去抓早就飞走了,即使抓了一顿饭,下顿饭也没有着落,所以吃蝗虫 躲避饥荒不可行。

所以说,不是不想吃,也不是有毒,而是抓不到,抓到也吃不饱。



日慕乡关


灾民宁愿吃土也不吃蝗虫,这个说法是哪里看到的呢?相信在饿极了的时候,哪怕有一点能吃的人都不会选择吃土,早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吃蝗虫的记录,并且还是唐太宗吃蝗虫。根据历史记载来看,当时闹蝗灾,蝗虫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唐太宗看到这番景象,随便抓了几个蝗虫随口就给吃了,并且说想吃就吃我的心吧,别吃百姓的粮食了。

皇帝都敢吃蝗虫,更何况百姓呢?其实中国历史上百姓早就发现蝗虫是可以吃的了,当百姓饿到不行的时候,别说蝗虫,就是树皮都会吃,那么为什么古人不吃蝗虫呢?其实这个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因为百姓会吃蝗虫,还会换着花样来吃,只不过闹蝗灾的时候,等百姓想到吃蝗虫的时候早没蝗虫了。

首先蝗虫来的时候,百姓一般都不会有那么强的危机感,家家户户都有粮食,这个时候是没有人想着去吃蝗虫的,放着好好的饭不吃,谁会去吃蝗虫呢?等到蝗灾快结束的时候,家中没有什么粮食了,百姓们才开始因为吃的发愁,这个时候人们便想到了抓蝗虫,可是蝗虫并不是一直在一个地方。

他们将一个地方能吃的吃完之后会立即去下一个地方,百姓想抓的时候已经晚了。而且蝗虫的种类也很多,能够闹蝗灾的蝗虫行动力是非常迅速的,和大家平时见到的蝗虫是不一样的,可没有那么好抓,百姓最多也就是抓几个吃吃,等他们想多抓一点留着的时候早就晚了。

所以说并不是古人宁愿吃土也不吃蝗虫,而是他们想吃蝗虫却没地方抓蝗虫去,居安思危还是很有必要的,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很多地区都已经把蝗虫当做菜了,很多人都会专门去点一盘,蝗虫可是很有营养的哦,不仅中国如此,世界各地都是这样。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蝗灾到来时,人们不吃蝗虫而吃土,这个纯属谣传。实际上当蝗灾到来时,古人是吃蝗虫的,而吃土则是因为所有能够食用的东西都已经吃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



古人吃蝗虫

关于古人吃蝗虫,在很多史书中都有记载,最有名的事件是《贞观政要》中记载李世民生吃蝗虫。

贞观二年,长安城附近大旱,同时引发了蝗灾。李世民走到了田地之间观看情况,看到了粮食已经被蝗虫吃光,不由得对百姓心生怜悯。于是随手捉起了几只蝗虫吞进了嘴里,并且说:“黎民百姓全靠粮食养家糊口,如果你们真要吃东西,那就吃掉朕的内脏吧。”



虽然这个故事带有一定的虚构性质,但是也从侧面反应了古人是吃蝗虫的。下面是关于古人吃蝗虫史料记载;

唐朝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这件事在唐德宗时期,蝗灾过后,寸草不生,百姓选择捕食蝗虫。



元朝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

这件事发生在元朝末年,当时整个华北地区发生了铺天盖地的蝗灾。百姓之中还有捕捉蝗虫晾干之后储存起来备用的。

从以上的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不仅是吃蝗虫,而且他们还会捕捉蝗虫晾干之后储存起来食用。



为什么我们感觉古人不吃蝗虫

首先说蝗灾虽然是持续性的灾害,但是它们会不断地迁徙。也就是说蝗灾对于某一个受灾地区的持续时间非常短,就像是台风或者暴雨一样来去匆匆,但是却能够造成巨大的损失。

说到这大家也能明白了吧,蝗虫是不断的迁徙的,而且速度非常快,古代百姓即便在蝗灾发生的当天去捕捉蝗虫,到了蝗虫迁徙走也根本不够越冬的粮食。



最后说一下古代百姓吃的观音土,这种东西实际上是富含矿物质的黏土,吃到肚子里虽然可以暂时缓解饥饿感,但会导致肠道堵塞无法排便,最终被活活胀死。所以这种东西是人们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时候才会食用。一般情况下,如果有树皮和草根,人们也不会去吃土。何况是题目中的蝗虫呢?


我是越关


以下手打:这个问题我以前看过,答案是,古人一样的是吃蝗虫的。但是由于蝗虫太多,所过之处很快就寸草不生,蝗虫们也就转战下一片草地,留给百姓的时间少之又少,等反应过来还没来得及抓多少,蝗虫已经走远了。

另外据说古代也有过相应的补贴政策,就是百姓抓蝗虫,可以按斤两跟政府换钱换粮食。

那么为什么会起蝗灾呢?这么多蝗虫哪来的?

据说有国外的科学团队研究过这个问题,蝗虫本身是独居动物,但是当每个平方的蝗虫数量超过一定值得时候,也就是蝗虫的密度达到某个值得时候,蝗虫的习性会瞬间从独居变成群居,而且有很好的群居特征。

科学家研究了导致这一习性改变的原因,大量实验表明,蝗虫可能是腿部的某个部位互相触碰后,就会触发习性的改变。

那么一旦蝗虫开始群居,繁殖的速度就不用说了,于是就像蝴蝶效应一样,仔细想来有一种僵尸病毒传播的感觉啊有没有!哈哈


阿满杂谈


蝗灾的时候,古代的灾民也会去捕捉蝗虫来吃的,历史文献中有许多相关的记载。(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六月甲申,飞蝗自东北来,蔽天,经西南而去。是夕大雨,蝗尽死。秋七月,许、汝、衮、单、沧、蔡、齐、贝八州蝗。(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蝗)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飞蝗兼至,人皆相食。流亡者大半,时饥民啸聚山林。太平县蝗虫飞,飞蔽天,禾穗树叶食之殆尽,民悉转壑。是年垣曲民流亡大半,聚啸山林。三月,平阳蝗。四月,河南蝗。七月顺天蝗。(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春,昌平、唐山、望都、乐亭、平乡蝗,平谷蝻生,春无麦。青县蝻子生,抚宁、曲阳、元氏、清苑、无极大旱,蝗……武昌飞蝗蔽天。房县、枝江、松滋旱蝗,宜都有蝗长三寸余。秋,黄安、蕲水、黄冈、随州蝗;应山蝗,落地厚尺许,钟祥飞蝗蔽天,亘数十里……(参考《中国蝗灾史》)

所以说灾民也会去吃蝗虫充饥,并且将蝗虫晒干储存起来备用。蝗灾过境,寸草不生,庄稼被吃掉,使得农民没有余粮度过剩下的日子,而蝗虫来的快,去得也快,人们没办法捕捉到足够的数量来代替粮食。当蝗灾过去了,庄稼长不出来,蝗虫也吃完了,饥荒随之而来。

(网图侵删)


别人家的博士


首先澄清,古代有食蝗充饥的历史记载,唐代就有。《旧唐书》载:“贞元元年夏,关东大饥……关中饥民蒸蝗虫而食之。”但大部分情况古代人并没有这样做,要理解这个现象,得了解一下古代人对蝗灾、蝗虫的认识。

古人在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相信天人感应,天灾、祥瑞都是上天对人世间的启示。蝗灾是天灾,德政不修才会降下天罚。蝗虫也是神虫,不可以捕杀。在面对普通人力无法应对的的事物面前,古人常常会心怀恐惧,把希望寄托于鬼神。

唐代笔记小说集《朝野佥载》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唐玄宗开元初年,山东地区发生蝗灾,“飞则翳日,大如指,食苗草树叶,连根并尽。”蝗虫来势汹汹,飞起来遮天蔽日,有的有手指头那么大,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灾区百姓怕得要死,“皆烧香礼拜,设祭祈恩,眼看食苗,手不敢近”,眼睁睁看着。

这时候,紫微令姚崇就上奏说,不如晚上点火,等蝗虫聚集过来的时候集中消灭,他还是一个很有见识的人。

不料真有人站出来反对,时任汴州刺史倪若水上奏,飞蝗是天灾,消灭不得。唐代著名文士张鷟也反对,认为精诚所至就可以感动上天,消弭蝗灾。大概和“用爱发电”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这些反对意见在当时才是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幸好玄宗脑子不糊涂,听从了姚崇的办法,及时止损,才没有酿成更大的灾荒。

但是吧,凡事总有例外,兔子急了还咬人,饿急眼了,神虫也得降格成吃食。

据史书记载,唐德宗时期百姓就勇敢的吃起了蝗虫,蒸熟蝗虫后,去掉翅膀和足,然后吃掉。这种吃法原汁原味,应该口味不咋地,如果是油炸,撒上辣椒面孜然粉,估计当时的百姓早就突破心理障碍了。


鲁迅起晚了


一是不易抓。抓上那么几只不难,但大批量抓就不容易了,抓少了不够吃啊。二是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又加上灾荒,只能清水煮,天天煮顿顿吃,任谁也受不了。谁不信可以自己试试。三是古人的传统观念和迷信思想影响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阳光169871353


没有的事,人都要吃人了还不吃蝗虫?关键是没法大规模地逮,蝗虫牙口好,普通的网根本没有用,我们常见的铁丝网古代哪找去?


亢龙有悔44


1.蝗虫群一直在移动,不可能作为长期食物;

2.蝗灾在民间被认为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老百姓深感恐惧,不敢食用;

3.蝗灾的出现,一般在大旱、大灾之年,民不聊生,劳动力的缺乏也是其中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