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風口的“名門正派”:被低估了的傳化智聯

“沒有產業互聯網支撐的消費互聯網,只會是一個空中樓閣。”在騰訊合作伙伴大會的前夜,馬化騰在公開信中寫下了這句話,儘管騰訊被認為是過去20年消費互聯網最大受益者。

聞絃歌而知雅意。互聯網的風仍在繼續吹,但新的風向標已經高高揚起——工業互聯網(或曰產業互聯網)。舉目四望,A股市場的“互聯網+”試驗幾乎都以失敗告終,“移動互聯網的主戰場,正在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方向發展,”馬化騰如是斷言。周鴻禕、熊曉鴿等互聯網大佬的烏鎮演講,也一致呼應了馬化騰的觀點。

工业互联网风口的“名门正派”:被低估了的传化智联

誰會站上風口?豹哥花了點時間搜索標的,今天重點聊一聊一家外表龐大、內裡複雜,很少有人真正看懂的價值投資標的——傳化智聯。

風向已轉,工業互聯網才是主戰場

過去20多年,移動互聯網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機會,但佔盡風口的是消費互聯網,稱之為“互聯網+”。然而,在高層反覆強調實體經濟及智能製造的重要性後,下半場的互聯網之風已經吹向了工業互聯網。

在烏鎮舉辦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浙江省省長袁家軍出席了“工業互聯網的創新與突破論壇”,表示浙江將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繼續做好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促進商業互聯網向工業互聯網轉型、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拓展,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豹哥正好也在烏鎮調研,注意到了傳化智聯董事長徐冠巨的一番話。他在烏鎮直言:“互聯網在消費領域的發展是出發,在生產領域得到應用是未來趨勢。與其說是下半場,不如說是新的開始。”

豹哥做足功課之後發現,這家正宗的工業互聯網概念公司,可謂養在深閨人未識。今天就掰開來跟大家分析一下。

脫虛入實,大佬一齊發力重資產

傳化智聯業務包括化工板塊和物流板塊,投資者最關注的是,2015年作價200億元注入的傳化物流資產。最初,傳化智聯的願景是締造中國公路貨運智慧物流網,現在進一步聚焦,濃縮為“傳化網”戰略,依託於三大基礎設施——全國化的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金融服務、智能化。

工业互联网风口的“名门正派”:被低估了的传化智联

其中,公路港是傳化物流業務的“根”。截至2017年底,傳化物流已開展業務公路港65個,累計全國佈局126個項目,覆蓋27個省市自治區。

很有意思的是,3年前傳化物流注入時,“互聯網+”風起雲湧,越是輕資產的公司獲得越高的估值,當時有不少人認為傳化線下佈局幾百個物流基地資產“太重”。一陣風過後發現,線下物流中心網絡成為傳化最“重”卻最有價值的部分。

大佬所見略同。如今京東最強大的競爭力,莫過於自建物流。馬雲也表示,阿里巴巴在發展到目前的規模後,必須採用重資產策略,大規模投資打造基礎設施,以確保自己的競爭優勢。

客觀地說,傳化智聯“易貨嘀”“陸鯨”等線上產品業務並未達預期,尚難單獨盈利。但橫向看,放眼行業內同類競品的純線上物流產品,也沒有誕生一個真正穩定盈利的互聯網物流運輸產品。

很顯然,縹緲的“APP”時代已經終結了,真正根植於實體經濟、製造業的“互聯網+”,才是有“錢途”、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贏者通吃,“傳化網”的想象空間

時代潮流浩浩湯湯。前幾年,“金融”“支付牌照”都是熱詞,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大舉擴張,直到監管一聲令下全面收緊。傳化金融2017年6月才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時間並不算早,但彼時金融牌照已非常稀缺。

更為關鍵的是,沒有產業依託的純第三方支付牌照如無根之浮萍,而傳化金融依託物流業務,有了深度嫁接的無限可能,發展十分迅速。2017年末,傳化支付業務的流量達1786億元。2018年探索落地“倉配運+支付+金融”系統解決方案,並衍生出物流錢包等產品,預計2018年可能盈利。

智能信息系統,是傳化為物流業量身定製的又一武器,使得企業客戶可以在傳化網上實現智能發貨和智能派單,實現一單到底。這種技術層面的問題不是大問題,除了數字經濟賦能外,傳化已在研究探索區塊鏈等新興技術。

傳化的線下實體公路港,有點類似於萬達廣場,把人、車、貨聚集起來,然後在傳化的平臺上撮合、成交。而這些,純線上平臺做不了。因為你要配貨、裝貨,司機要停車吃飯、加油、汽修等,沒有實體的公路港也解決不了,這裡面的場景應用極為豐富。

工业互联网风口的“名门正派”:被低估了的传化智联

公路港建好之後,有了經濟效應,政府在規劃的時候,會把傳化公路港的整個配套考慮進去,形成良性循環。如果物流平臺連成了一大片網,根據“互聯網+”贏者通吃的特點,一旦規模、聲譽到了臨界點,傳化的業績就會大爆發。

掌門徐冠巨:特別的人做特別的事

傳化智聯的機會顯而易見——在工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浪潮下,“互聯網+製造業”是下一個風口。服務於製造業的傳化智聯,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機會永遠給有準備的人,傳化的天時地利皆已齊備。豹哥看好傳化智聯的另一個重要依據是人。

工业互联网风口的“名门正派”:被低估了的传化智联

豹哥在浙江資本圈待了十幾年,接觸過的的老闆無數,與徐冠巨也作過深入交流,可以說是最佩服的企業家之一。他給人的印象是:沒有架子,務實低調,謙和感恩。徐冠巨開啟的二次創業,也不是臨時起意。早在2003年,徐冠巨就在老家蕭山打造了公路港的第一個樣板——杭州公路港。

雖千萬人吾往矣!一位浙江企業家朋友的評價有些豪壯:

“物流網這麼大的半公益的事業,也只有徐冠巨這樣的人才會去做,才能做。如果連他都做不成,那麼恐怕沒有第二人做得到了。”

徐冠巨當然也有壓力。在重組時,傳化集團做出了一個超規格的為期7年的業績承諾:在2015年—2021年,傳化物流累計歸母淨利潤總數(含非經營性損益)為56.88億元;累計扣非後淨利潤總數為50億元。2017年,公司淨利潤及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3.27億元和2061萬元。

業績承諾,是壓力也是動力。未來4年,傳化智聯必須有高速的業績增長。

工业互联网风口的“名门正派”:被低估了的传化智联

業績解構:供應鏈業務是壓艙石

從現實的業務構成看,物流供應鏈業務會是傳化智聯業績釋放的壓艙石。2017年度,該業務收入規模約為116億元。

工业互联网风口的“名门正派”:被低估了的传化智联

目前,傳化智聯物流供應鏈業務合作客戶已近千家,涉及家居、建築建材、能源物資、化工製造、快消品等行業,不乏正泰電器、遠東電纜、南玻集團、農夫山泉、吉利汽車、美的等知名企業。

綱舉而目張。在物流供應鏈業務的牽引下,分撥中心、倉儲(傳化雲倉)、幹線(陸鯨)、城配(易貨嘀)等業務的核心運營能力得到不斷夯實。

傳化面臨的挑戰也不少,主要是編織如此大的生態網,內部構造較為複雜,公路港運營風險、業務拓展風險等方面都面臨很大的挑戰。

總的來看,隨著物流供應鏈業務不斷引貨入網,傳化網的“倉幹配”運營能力進一步提升,金融產品與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業務深度融合,供應鏈業務和保理、融資租賃等金融服務,也有望成為新的盈利增長點。

傳化香不香?看看巴菲特的口味

無敵是一種寂寞。傳化智聯可惜之處在於“沒有對手”,拔劍四顧,缺乏對標企業,市場不知道給多少估值合適。另外題材並不算性感,比較吃虧。加之傳化物流板塊業績是一個長週期的釋放過程,在相對短視的A股市場裡並不吃香。

實際上,投資者應該好好體會一下中信證券的這個定性:長期看好公司智能物流佈局、“物流+金融+

互聯網”的獨特模式、業績高增長的潛力、標的稀缺性,未來可依賴高競爭壁壘的“傳化網”,不斷吸引流量進行變現。

瞅瞅他山之石。股神巴菲特一向對公路、貨運類業務青眼有加。2017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宣佈,收購全美最大卡車休息站運營商Pilot Flying J的 38.6%的股份,並表示從目前至2023年的六年中,持股比例將逐漸增至公司總股份80%。

A股沒有巴菲特,股價偏離基本面大幅震盪已是司空見慣。回顧K線圖,傳化智聯重組時曾出現一波凌厲的上漲,但隨著大盤波動,股價已跌破重組前的價格。然而從估值看,傳化智聯的動態市盈率似乎仍然不低。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傳化智聯重組時增發了大量股份,但實際流通的股份規模並不大,在交易不太活躍的極端情況下,小股東一次幾百萬的賣單就可以砸一個跌停。當然,股價波動的最大因素,還是證券市場的整體性低迷。

一大波股份解禁?無需過分擔心

當然,豹哥也注意到,傳化智聯“大股本小流通”的狀況可能要改變了——按照當初的重組,當年參與重組和配套融資的機構股東所持股票,馬上要解禁了。

從重組方案看,這次解禁的包括兩類股東:一是購買資產的交易對方,包括傳化集團、長安資管、華安資管、長城資管、中陽融正、陸家嘴基金、凱石資管和西藏投資等;二是參與配套募資的建信基金、君彤璟聯、浩怡投資、凱石資管等。發行價格並不一致,前者是8.76元/股,後者是9.85元/股,考慮分紅因素後,實際成本分別為8.36元/股和9.6元/股。

工业互联网风口的“名门正派”:被低估了的传化智联

豹哥分析,傳化集團所持股份沒有質押,大股東並無融資壓力,因此傳化集團及華安資管(員工持股平臺)肯定不會減持的。剩餘機構股東中,戰略入股的約佔總股本的12.12%,總市值規模約30億元;參與定增配套的合計佔總股本的13.72%,總市值約35.6億。

弱市之下,玻璃心很容易碎了一地。此前,A股市場談減持色變,股價哐哐下跌,細想並不理性。投資機構獲利離場退出,是正常的投資舉動,無需過度反應。另外,持股5%以上的長安資管如後續減持,是要單獨披露預減持公告的。

豹哥認為,由於本次解禁涉及的機構股東眾多,是否減持、何時減持得看各機構的策略,步調不會一致,真正的解禁規模也不算很大,對市場衝擊有限。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機構甘願投資這麼一項長期的物流工程事業,且認可傳化集團為期7年的超長期業績承諾,長期戰略持股的概率更大。

目前的價位下,機構股東均出現一定浮虧,從政策環境和市場趨勢看,“政策底”已現,A股繼續大跌的概率很小,此時出貨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換個角度看,鎖定股份逐步流通的過程是好事。現在機構買票,都要看衝擊成本,不然一買一賣成本太高了。池子大了,才能容納更多的機構投資人,平抑股價波動,避免出現“閃崩”這樣的極端情形。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風物長宜放眼量。股價高低是個偽命題,股票交易永遠是看預期,看未來,是“因為相信而看見”的投資。如果對照盈利承諾,傳化智聯2019年物流板塊盈利將超過10億元,加上經濟復甦及資本市場回暖的預期,這個股價已經具備很強的價值投資的吸引力。

豹哥認為,未來的A股投資,與其相信虛無縹緲的概念,不如相信業績所帶來的安全邊際。弱市之下,確定的業績才是真正的“定海神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