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最喜歡哪部電影?

87益


豆瓣top250裡有一大半的電影我都喜歡,要是論個高下實在難以抉擇,畢竟經典太多,《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辛德勒的名單》、《天堂電影院》、《燦爛人生》、《楚門的世界》......每一部都是最愛,而且是很多愛電影人士的最愛。

不過,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幾部相對比較小眾但同樣精彩的電影。

《幸福終點站》

這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和湯姆·漢克斯的又一聯手之作,講述男主人公維克多·納沃斯基在前往美國的途中家鄉發生政變,政府被推翻,他的證件不再被美國入境當局承認,處於被拒絕入境和不能回國的兩難境地,被迫滯留肯尼迪國際機場,卻絲毫不見灰心喪氣,樂觀面對一直在機場生活裡,一邊觀察這裡每天經過形形色色的人與他們各自的人生悲喜,一邊發現自己的愛情。他就是一個大寫的佛系且不喪的中年。

《海盜電臺》

你很難想象這是一部英國音樂喜劇電影,講述了20世紀60年代一個由DJ組成的樂隊用音樂結合了幾代人,來和一個古板到都不能接受爵士樂的政府對著幹的故事。

這不僅是所有愛好音樂的少年們必看的影片,也是具有反叛精神,嚮往自由者們的朝聖片。


影視圈Magazine


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毫無疑問是《肖申克的救贖》。

很多年以前,我還是一名記者,到一個市裡去採訪的時候。一位姓唐的宣傳部副部長,平時很愛思考,還經常寫一些評論,我從內心裡十分敬重他。他跟我在閒聊中談到了一部電影,他說這個電影讓他感動得落下了眼淚。

我問他那部電影叫什麼名字?他告訴我:《肖申克的救贖》。

採訪回來之後,我就迫不及待在網上搜到了這個電影,一口氣看完這個電影之後,深深的被震撼了,久久都無法平靜。

一部好的電影應當是給人豐富的想象與深刻的啟示,《肖申克的救贖》正是這樣一部影片。它的魅力來源於三個方面:

一個精彩的故事:絕處逢生

電影吸引人的主要法寶是故事情節。主人公安迪身陷一場百口莫辯的冤案,他被當作殺害妻子的罪犯而鋃鐺入獄,這個監獄又有一個殘酷無情的典獄長,他的人生彷彿墜入深淵,永無出頭之日。

這樣的絕境,有多少人還能懷抱希望?而安迪身陷這樣的絕境,仍然能堅韌而頑強地面對一個一個的挑戰,最終重新獲得自由。這樣看似不可能完全的任務,竟然一步步變成現實,如此精彩的故事,讓觀眾無法拒絕。

一批偉大的演員:精彩表演成就經典

一部經典的電影是諸多因素共同成就的。這部電影的劇本是美國最著名的暢銷書作者斯蒂芬·金的經典之作。而影片中的演員在著名導演弗蘭克·達拉邦特的調度下,都有十分精彩的表現。尤其是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的精彩演繹更是將這部影片的人物刻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

蒂姆·羅賓斯飾演的安迪,外表似乎有些柔弱,但內心卻異常堅強與冷靜。他在監獄裡不不顧被處罰的危險,為獄友放交響樂,那一個片段真的是震撼人心。對美的嚮往是安迪的精神支柱,也展示了一個不屈於厄運的堅強靈魂。

更讓我難以忘懷的是安迪在監獄樓頂的微笑。

在繁重的勞動後,面對夕陽,安迪滿是油汙的臉上竟然露出了淡淡的微笑,他的目光穿過了監獄的圍牆,眺望著心中的遠方。安迪的這個微笑,這個堅強、智慧、勇敢男人的經典表情,征服了無數觀眾的心。

一個不朽的主題:唯一可以拯救你的是你自己

電影很多時候是真實世界的隱喻。囚禁安迪的監獄,可以理解為一種困境,也可以理解為一種被剝奪自由的際遇。而電影通過被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監獄環境來投射生活中人們對於無法把握的命運的恐懼。

如何面對生活可能降臨的災難?安迪用他的行動給出了答案:你只有不屈從於命運,不停止抗爭,並且冷靜與智慧地抗爭,你才有可能改寫你的命運。

即使是身陷監牢,只要你不屈不撓,甚至有一個小鏟子,也可以挖穿厚厚的牢房,重新擁抱自由。

當安迪經過漫長的等待與不懈的努力後,在雨夜成功逃出監獄,他張開雙臂擁抱從天而降的大雨。這個畫面永恆地定格於我的腦海,安迪擁抱的是自由的雨水,是悲喜交加的淚水。

而他是他自己的救世主,他的自由配得上他堅韌而頑強的靈魂。

一部電影是一個人的精神成長有關,它或許就是支撐你尋找生命意義的明燈。

我們每個人也許都未必會像安迪那樣身處絕境,但生活何嘗是一帆風順,當我們遭遇困境與挫折,安迪的故事就會激勵我們直面生產中出現的任何苦痛:畢竟在多數人的遭遇都不會比安迪的更糟糕,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放棄?

這部電影,雖然我只看過兩遍,但隨著時光的流逝,它仍然如此清晰、歷久彌新,因為它已經注入了我的靈魂。


潛山評論


我沒有去看下邊大家的回答,但我敢肯定會有《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堪稱經典中的經典,很不幸或者是說很幸運,上映的時候碰到了《阿甘正傳》,奧斯卡大獎失之交臂。

不過我看的最多倒不是這部影片,而是《泰坦尼克號》。從該片上映到後期3D版本,包括自己保存欣賞的,一共看了不下30多遍,算來時間很長的。

每次觀看都有不同的內心感受,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最後冰海告別致人落淚,為傑克和露絲的甜蜜愛情而感到高興。但多次觀影之後發現更加令我動容的幾個橋段。

船面臨沉默,一對年老的夫妻沒有驚慌,也沒有逃跑,而是像初戀般的相擁而吻,著實令人感動。

年輕的母親,在災難最後一刻,沒有給兩個孩子留下心理的陰影,而是與在家一樣,臨睡前娓娓道來的給孩子們講故事,講生活,講信仰。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工作,愛到程度的深與淺不盡相同,小提琴手的獨自演奏,很難說是單純的敬業,也許是對災難的有聲控訴。他不偉大,但他更永恆。

抱歉題主,回答的跑偏了,只是心有所想,望體諒!


冰海塵封


我最喜歡的一部愛情電影《剪刀手愛德華》

故事主要講述一個住在城堡裡的科學家,發明了一個機器人,他的外表和正常人一樣,科學家給他了人類的智慧,在最後完成時準備給他裝上人類的雙手,可是科學家突然發生疾病去世了,於是他便有了一雙剪刀手,最後只留下愛德華一個人孤獨的住在城堡了。愛德華每一天都做的事情就是修剪花園裡的花花草草,直到有一天一個女人闖進城堡打破了他孤獨的生活,這個女人當然就是女主角的媽媽啦!


當女主角的媽媽第一次看到愛德華的時候並不是害怕,而是同情他,覺得他一個人在城堡裡很孤獨可憐,於是就把他帶回了自己的家了,然後教他學習很多東西,女主角也慢慢的接受了愛德華的存在,鄰居們聽說愛德華的事情之後都到女主角家請愛德華理髮,還有人讓他為自己的小狗理髮,一時間,愛德華成了最收歡迎的人(機器人),他與女主角之間也慢慢產生了感情,可惜愛德華被喜歡女主角的人陷害,然後被趕回了城堡,最終也沒有和女主角在一起,只能在城堡裡度過他孤獨的一生。



講解的不好,希望諒解,想看的朋友可以關注私信我喲😊😊😊


小嚕先生


除了《完美的世界》,我都看過了。其中看過的3部,最喜歡《肖申克的救贖》,已經刷了很多次,每次重新看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隨著年紀的慢慢增長,我看懂了裡面我曾經沒有注意的,或是原來我不懂的東西。

初中第一次接觸肖申克的救贖,唯一的感覺就是“好好看”!

高中再看的時候,我發現了電影裡面很多他遭受的苦難原來是細節,主人公被男囚犯暴打、強暴一段時間,被鏡頭一直轉和一句“很多次”,就這麼一筆帶過了。原來一直沒有注意到男主人公的被戴綠帽和被誣陷而鋃鐺入獄的痛苦。最最可笑的是,安迪經歷的3人典獄長和他相較,他們才是需要被“改造”的人。2個小時演完了20年,我們更加難以感受到他的蠻長時間給他帶來的空虛和煎熬。

第三次看,我發現我原來是我狹隘了,安迪並沒有感到“空虛”和“煎熬”,或者說:安迪沒有時間去思考自己是否煎熬。

這20年之中,他沒有一刻停止學習,沒有一刻沒有不想離開監獄,他的目標一直很清晰。

時間於安迪來說從來都不是阻礙,對於時間運用得當的安迪可以利用小小的錘子和20年挖500碼的隧道,可以堅持幾年給總統寫信……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男主人公的魅力所在。他沉著冷靜,他是平凡人之中的英雄。安迪是自己的英雄,他通過努力的生活和對生活的希望,也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就像一縷陽光照亮了其他人,也照亮了我!


電影何嘗不是生活的寫照?肖申克就像是生活的枷鎖。我們在其中迷茫,有的人目標清晰,有的人迷茫……可時間對於每個人卻是公平的!

其他兩部電影當然也很好看。

但是《阿甘正傳》是一部氛圍很輕鬆的電影,以至於作為觀眾的我認為他的一生太過於順風順水。當然,一切也是他一股腦的努力和堅持才有的結果。他也很幸運,有一隻支持自己的母親!

而《楚門的世界》中的楚門,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離開這個“小鎮”,故事也是以此為主線展開的。在脫離觀眾的視線以後,一切都是未知的,在電影的最高潮,隨之而來的也是電影的結束。而未知,恰恰是最讓人焦慮的。生活就像“溫水煮青蛙”,楚門代替了我們勇敢的脫離原本的生活……


好芒好芒


《鐵三角》——杜琪峰、徐克、林嶺東的一次碰撞!

徐克的開場相當漂亮,乾淨利落,凌厲生猛。彷彿洪水猛獸般迅猛雷霆,徐克的部分大約在27分鐘的時候戛然而止。

他一貫的快節奏剪輯在《鐵三角》的序幕得到了極致化發揮,紛繁複雜的人流,時隱時現的都市與曖昧迷濛的情慾一時間全部衝撞到了一起,由不得你片刻思索的時間,凌冽的鏡頭就將你推入另一個故事段落中。

以徐克的“亂世奇景”作為《鐵三角》的序幕具有雙重的挑戰意味:徐克的開場往往極具躁動的恐懼氣息,短短几秒之內浮世亂景即可搭建,這是保證一出絕佳好戲的關鍵。

客觀上說,杜生用標誌性的手法完成一個堪稱驚豔的收尾,但從個人感受上來說稍顯平庸。不同徐克佈局時“現代龍門客棧”的時空感,林嶺東攪局時 “人性之舞”的癲狂性,杜生在收尾時沒有創新之處。

唯一驚喜的是,是在三人離去時街邊招手的神秘怪客,一種遊離故事之外的宿命論鋪面用來,只可惜,這樣的“魔幻現實主義”在《暗戰2》中已屢見不鮮。我們之所以愛看《我是歌手》,就是希望看到不同歌手嘗試不同曲風的新鮮感,杜生的遺憾之處在於他再一次唱起了自己的主打歌,我更希望看到杜生的突破與創新。

《鐵三角》談不上完美,但在當前合力北上的潮流中,我們看到了曾經的新浪潮諸子的執著與努力。與目前國內諸大導“王不見王”的尷尬現實相比(馮小剛曾炮轟國內導演“誰都別裝大師,都是一群大尾巴狼”),《鐵三角》中香港影人攜手相助的精神更令人動容,這是一部意義遠超形式的電影,對於國內導演來說是一面鋒利的明鏡。


香港電影


(keep busy living or got busy dying肖申克的救贖是自由的渴望和美好的希望讓安迪開啟了新的生命)

(Mama always said: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阿甘正傳是太陽下的美好與信念的堅持讓人們實現了更美好的夢想)

95年,奧斯卡選擇了“阿甘正傳”而使得“肖申克的救贖”成了至今最受大眾喜歡的被稱之為“無冕之王”的電影(IMBD評分9.3)!與“肖申克的救贖”比較,“阿甘正傳”更陽光;更符合美國人的審美價值觀;從深層次上說,它更代表著美國人的“夢想”;更體現美國人“個人英雄主義”情懷;只要有夢想,哪怕是一個“弱智”,你堅持信念了,你去努力了,你就會感動自己,也可以改變其他人,更有可能感動你生命裡的“上帝”!這個“上帝”也許是那個永不離手的“箱子”裡的“夢”,也許是樹上飄落下來的“羽毛”,這片羽毛就是美國人堅信不疑的“肩膀上的安琪兒”(The angel on the shoulder)!每個人只要你努力伸出手,那麼就一定能抓住你生命裡的“安琪兒”

強哥之所以喜歡“肖申克的救贖”,是因為它不是“夢”,它是“生活”,是xuelinlin的現實生活,一個社會上流“精英”,可以因為“命運”的坎坷“改變”而成為“階下囚”,faguan可以“冠冕堂皇”按照法律條文“宣判”一個“無辜者”終身監禁;而監獄裡的經歷卻讓“精英”安迪明白,妻子的出軌是因為自己性格的“缺陷”;同樣,falv又讓精英安迪與監獄長暗裡交易,漏稅,換來輕鬆一點犯人的“愜意”時光;當囚犯們被慢慢“體制化”的時候,安迪又因為他內心的“希望”而“不甘”,他學會了瑞德的忍耐,也學會了與諾頓監獄長和海利隊長的“周旋”,保持著銀行家的“清高”與“三姐妹”抗爭,最後還是他的“知識”使得他脫離了“魔爪”;因為他對建築結構,對石頭,對天氣,甚至對“反跟蹤”的知識,讓他一刻都沒有放棄越獄的打算和實施越獄計劃;最後又是他的知識“救贖”了自己!

(法庭上,律師可以義正詞嚴證明一個無辜者犯罪,原因就是falv條文,律師無視最重要的證據“手槍”沒有被找到,卻可以侃侃而談安迪的心靈扭曲之後的犯罪企圖和謀殺動機)

(這一張滿滿“正氣”和“quanli”的臉的背後是齷齪的貪汙,謀殺和對生命人格的踐踏)

(無知讓這個年輕的湯米到死也沒明白因為不讀書結果是多麼讓人可憐又可悲)

(a strange little smile on his face這微笑的背後隱含著的是滿足?是開心?還是自信?瑞德不明白,觀眾也不知道)

(只有從他忍受了二十年,逃離那個黑暗,骯髒,束縛自由人性扭曲的監獄以後的歇斯底里的吶喊中,人們才真正理解了安迪,理解了“肖申克的救贖”所要表達的全部的真實含義)





有的“鳥”是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羽毛太光輝了,永遠的安迪,永遠的救贖,永遠的“肖申克監獄”!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閱讀,歡迎指教!


強哥144960442


我想最喜歡的是《楚門的世界》吧,其他電影諸如阿甘和肖申克我也很喜歡。

《楚門的世界》

楚門是活在電影裡的明星囚徒,他給我們的警示簡短而言就是對新時代的無處不在的監視的抗爭,整部電影從輕鬆喜劇到懸疑戲劇化,最後成就了楚門,這個由金凱瑞完美演繹的角色。發現問題前,他活成了一個時代里人們都願意成為的模樣,幽默風趣,謙謙有禮。發現問題後,他也不負眾望的成為了我們心裡所希望的衝破一切困難阻礙的英雄。

但最後給我最大感觸的不是對這個人造世界的恐懼,而是楚門克服最大的恐懼——海水,達到“世界”的邊緣,禮貌的謝絕了“造物主”的挽留,毅然走向未知的自由的態度。這其實在映射到如今的現實,人們的處於舒適圈的生活環境就是上帝給你的世界,踏出舒適圈遠比楚門來的容易,但有多少人卻在此沉淪。

阿甘我也很喜歡,怎麼辦,我也想寫,總結一句:傻人有傻福呀。哈哈哈,算了,以後自己單獨再出感想好啦。肖申克倒是寫了一篇哈哈,就不拿出來啦,有想看的可以去我那看~

電影給人帶來震撼,正是因為這種宛如無字天書一般,給人帶來不同領悟。


荊棘小閣


首先這可以說這幾部電影都非常值得大家去觀看一下,為什麼呢?我也不知道,因為這幾部我都看過,而且都是是少有的好電影,不過我個人更喜歡這裡面的《肖生克的救贖》。

這部電影在豆瓣的評分說9.6分,非常高的評價。《肖申克的救贖》是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該片改編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定於1994年9月10日在多倫多電影節上映。該片講述了主角因涉嫌妻子及其情人而鋃鐺入獄,被關押在一座名為肖生克的監獄裡,經過了40年的監獄生涯,最後主角通過自己的能力逃出監獄的故事。這部電影充分的展現出當時社會的黑暗及現實殘酷。是一部讓人看完以後有很多感嘆的電影,不過其他幾部也是非常經典的,也非常值得大家去觀看。希望大家喜歡我的回答。


蘭博遊戲


我特別喜歡金·凱瑞的電影,喜歡他的喜劇和喜劇背後的故事,但這部電影我沒辦法看到喜劇元素,最後出海撞到牆的那一段是我看過的所有電影的過程中最讓我感到絕望的,但絕望過後的那道門也讓我第一次體會到微笑著流淚的感覺。人們常說“人生如戲”,但我更覺得“戲如人生”,電影中的一切不正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切嗎?一種細思極恐的感覺油然而生,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和男主一樣,你會作何感想呢?

而《完美的世界》在我的認知中,這是一種另類父愛的體現,男主和小男孩在逃亡過程中發生的一些故事。沒有完整童年的男主想給同樣沒有完整童年的小男孩創造一份童年,所以,男主帶著小男孩去實現了兩人之前提到的一個個願望。男主是個罪犯,但又有什麼關係呢?看完這部電影,也許你再提起男主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眼中已經看不到他是罪犯這一重身份了。

電影的最後布奇說:再見,這是完美之旅!是啊,這是一個完美之旅,但這個世界不是完美的世界,於是電影名字《完美的世界》就成了最大的反轉。我感到有趣的一點是男主布奇倒下的時候說了句:媽的,一天中兩次槍;感覺換成是我也會這麼說。

《肖申克的救贖》被很多影迷稱為“男人必看的電影”,影片講述了人們對自由,希望,救贖和重生的故事。其實每個人來看都會有不同的體悟,而我的感想就是這部電影告訴我無論在如何絕望的環境中,我們都不能失去堅強活下去的勇氣和決心。

然後故事的最後,蔚藍的大海映襯著溫暖的笑容,讓人真正感嘆這個世界的美,這份自由的美。

再來說《阿甘正傳》這部電影,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是直接從影片開始看的,不知道這部電影叫什麼,但神奇的是影片只是男主在向旁人平淡的敘述自己的故事這樣的鏡頭,我竟然被吸引住了。然後我就一直看著他奔跑,再奔跑,最影響深刻的就是T恤上印出笑臉的那個鏡頭,不確定為什麼會喜歡,但就是記憶深刻。

電影中阿甘是個大富翁,但自己的生活卻很簡單,甚至對於我來說簡單到無聊,但聯繫到阿甘本身的智力就有一些問題,我們也都可以理解。但恰恰就是這種簡單卻又是現如今每一個活在快節奏生活的我們所追求的生活,就像那句話說的“自由不是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你不想幹什麼就不幹什麼”,阿甘不就是這樣的生活著嗎?和《肖申克的救贖》一樣,阿甘在影片中所表現的堅持和專注同樣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正能量,想要得到阿甘的生活,就要像阿甘一樣堅持“奔跑”。

總的來說,這四部電影都值得去看,我不敢有太多評論,對於這類神作,分析的太過淺顯是對它們的褻瀆,如果你喜歡看這類深層次的電影,我的建議是有時間就都看看吧!經典沒有比較,因為他們是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