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足球人,八零後最初的足球記憶(系列四)

歷史系列回顧:

《中國足球的黃金時代,還記得那些球員的綽號嗎(系列一)》:胡志軍、黎兵、馬明宇、姚夏、胡云峰、郝海東。

《憶往昔,那個年代中國足壇之風雲人物(系列二)》:傅玉斌、范志毅、彭偉國、高峰、張恩華、吳承瑛。

《高中鋒、快馬、鐵衛,你還記得中國足壇這些老國腳們嗎(系列三)》:翟飆、蔡晟、小王濤、魏意民、李瑋峰、謝育新。

本期,為大家挑選活躍在八九十年代的六名中國足球人,他們也是八零後關於中國足球的最初回憶。


吳群立——大器晚成的中國足球先生

吳群立,1960年3月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麻袋廠一個雙職工家庭,身高175cm,身體瘦削,擅長突破。廣州麻袋廠是一間國營大工廠,廠區內有良好的職工體育氛圍。這樣的環境讓吳群立的童年很早就受到體育的薰陶。他在麻袋廠子弟小學的小球場和工廠的草皮大球場上,學會了踢足球,展現了很高的足球天賦。就這樣,學生時代的吳群立邊學習邊練習踢球,併成為了"廣州市中心業餘體校"足球班的首批學員,同批學員中還有古廣明。但直到1978年畢業時,17歲的吳群立身高僅有160釐米,而且瘦削單薄,也因為這些原因錯過了專業隊的召喚。但吳群立並沒有放棄,他藉著在麻袋廠做臨時工的機會不斷練習自己的體能,後來又加入了市公安局足球隊,並被多年看球的老伯評價是比得上容志行的前鋒。1983年,23歲的吳群立創下了"三級跳"的奇蹟——踢上了廣州隊主力、踢上省隊主力獲全運會亞軍、被選入國家二隊。

1988年至1993年,吳群立幾進幾齣國家隊,並不是國家隊的常規主力,但在吳群立代表國家隊出場的比賽中,均有上佳表現,還贏得了"西亞剋星"的稱號。1988年,高豐文執教國家隊,吳群立並不受青睞。1989年,中國隊發起第四次衝擊世界盃,迫於當時成績不理想,高豐文偏愛高中鋒柳海光的戰術安排遭到猛烈抨擊,評論文章"吳群立是西亞球隊的剋星"在社會引起巨大反響。最終,在當年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新加坡決賽前夕,高豐文將吳群立招進國家隊,但仍不受重用。首戰吳群立替補上場,僅五分鐘便在禁區內憑個人突破獲得點球,與麥超二將雙星高照,以2-1勇挫不可一世的沙特。次戰負於阿聯酋。第三戰對卡塔爾,僵持不下時吳群立一上場即助攻一次,一球領先,可惜中國隊遭遇"黑色三分鐘",被對手翻盤,中國隊出局。

吳群立是"南派足球"的典型代表,他在越秀山曾代表廣州隊留下了太多經典回憶,1991年和1993年,先後兩次榮獲中國足球先生。

活躍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足球人,八零後最初的足球記憶(系列四)

吳群立代表中國隊在比賽中

賈秀全

賈秀全,1963年3月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身高182cm,八十年代中國國家隊的核心球員,八零後中國球迷關於中國足球的最初記憶之一。八十年代,中國足球在亞洲還是一支強隊,賈秀全曾代表中國國家隊獲得1984年新加坡亞洲盃亞軍、1992年日本亞洲盃季軍、1988年首次衝出亞洲打入奧運會。那個年代,用黑白電視機開球的記憶已經模糊,但對賈秀全這個名字非常熟悉,他是中國隊後防線上的核心,前鋒線的當家球星則是他的大連老鄉馬林。賈秀全是首批留洋、效力國外俱樂部的中國男足運動員,1988年加盟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游擊隊並參加了當年歐洲聯盟杯,還曾在馬來西亞聯賽和日本J聯賽霸主大阪鋼巴效力。范志毅、郝海東、黎兵、徐弘等九零年代的代表球員在球場上也和賈秀全有過交集,只不過那時候他們初出茅廬,而賈秀全卻已到了職業生涯的末期了。1994年,賈秀全退役,開始執教八一隊,成了胡云峰和郝海東的教練,此後又分別執教過陝西國力、上海申花、河南建業以及中國國青隊,現在是中國女足國家隊的主教練。

活躍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足球人,八零後最初的足球記憶(系列四)

獲得1984年亞洲盃最佳運動員的賈秀全

馬林

馬林,1962年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身高176cm,和賈秀全一樣,馬林也是八零後中國球迷關於中國足球的最初記憶之一。馬林參加了1986年至1990年期間中國國家隊包括亞運會、亞洲盃、奧運會預選賽、奧運會以及世界盃預選賽的所有大賽,是前郝海東時代中國隊的主力前鋒,1990年北京亞運會是馬林代表中國隊參加的最後一屆大賽。馬林的俱樂部生涯大多是在遼寧隊度過的,曾獲得1991年亞俱杯的最佳射手,1995年,馬林還短暫效力過大連萬達隊。

活躍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足球人,八零後最初的足球記憶(系列四)

成為教練後的馬林

高仲勳

高仲勳,1965年1月出生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九十年代延邊足球的標誌性人物,身高178cm。高仲勳司職前腰或後腰,是組織型中場,主要特點是控球和傳球,1992年日本廣島亞洲盃是高仲勳代表國家隊在A級賽事中的首次登場。1994年,高仲勳為中國隊獲得廣島亞運會亞軍立下汗馬功勞。1996年亞洲盃是高仲勳代表國家隊參加的最後一屆大賽。高仲勳的俱樂部生涯基本都是在延邊隊度過,並在1997年曆史性地獲得甲A聯賽第四名。1998年,繼客場對北京國安、客場對上海申花之後,延邊在重慶第三次遭遇了明目張膽的黑哨,賽後高仲勳對著鏡頭悲壯地吼出"中國足球沒戲了!!!"。如今,高仲勳的兒子高準翼效力於中超河北華夏幸福隊,是一名中後衛。

活躍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足球人,八零後最初的足球記憶(系列四)

高仲勳在延邊敖東隊比賽中

高洪波

高洪波,1966年1月出生於北京豐臺,回族,身高178cm。作為前鋒,高洪波既沒有強壯的身體,有沒有快馬一般的速度,但門前嗅覺極強,搶點能力突出,是一名用腦子踢球的隊員。1985年,隨中青隊征戰亞青賽,19歲的高洪波作為首席射手包攬全隊所有5粒進球,拿到了中國足球歷史上第一個亞洲冠軍。同年征戰蘇聯世青賽,高洪波打入英格蘭隊2球,率領全隊殺入八強。高洪波的國家隊生涯主要集中在九十年代前期,參加了1992年亞洲盃和1993年世預賽。中國足球職業化以來,高洪波主要效力於北京國安隊和廣州松日隊,其中1995年和1996年,高峰和高洪波組成了北京國安隊的前鋒線,兩人的特點互補,令人印象深刻。退役後的高洪波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足球教練,並在2007年率領長春亞泰獲得了當年的中超冠軍。2010年和2011年期間,高洪波第一次出任中國國家隊主教練,在2010年東亞四強賽中戰勝韓國隊並獲得了冠軍,並在熱身賽中爆冷擊敗了法國隊,在高一期國家隊中,鄧卓翔成為了最耀眼的那顆明星。2016年,高洪波臨危受命,再次出任危機中的中國國家隊主教練,並率隊成功在世界盃預選賽小組賽中突圍,贏得了參加十二強賽的資格,但在隨後的十二強賽中執教戰績不佳,被裡皮取代。

活躍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足球人,八零後最初的足球記憶(系列四)

北京國安時期的高洪波和高峰

徐弘

徐弘,1968年5月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身高183cm。徐弘是1992年至1997年中國國家隊最主要的中後衛之一,代表中國隊參加了1992年亞洲盃、1993年世界盃預選賽、1994年亞運會、1996年亞洲盃和1997年世界盃預選賽。1994年職業化後,徐弘一直效力於大連萬達/實德隊,是大連隊的功勳隊長,後防線的定海神針。贏球靠防守,在大連足球最輝煌的時代,徐弘和張恩華的風格可以形成完美的互補,張恩華以盯人為主,徐弘則以保護為主,以徐弘、張恩華為代表的後防線是大連隊不斷勝利的保障。徐弘是典型的東北大漢,長相憨厚,但卻極具領導力,當年的國家隊聚集著高峰、黎兵、宿茂臻、魏群、范志毅、郝海東這些球星,但徐弘卻是當之無愧的隊長,他憑藉的是強大的個人能力以及傑出的領導魅力鎮住全隊。

活躍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足球人,八零後最初的足球記憶(系列四)

徐弘在大連萬達隊

提到徐弘,小編立刻想起1997年十強賽,彼時徐弘已經不是國家隊的絕對主力,當時四後衛體系的雙中衛是范志毅和張恩華,中國隊前兩場負伊朗、平卡塔爾,第三場主場面對沙特已經到了背水一戰的地步,必須全力爭勝。這場比賽,戚務生在范志毅和張恩華的身後又把老隊長徐弘排進首發陣容打拖後中衛,並在邊後衛啟用了北京國安的謝峰,媒體紛紛認為這一定是時任國家隊教練組成員遲尚斌和金志揚的建議,遲尚斌和金志揚當時分別是大連萬達和北京國安的主教練。最終,中國隊最終依靠穩健的防守零封對手,下半場謝峰製造了角球,李明主罰,張恩華頭球破門,絕殺沙特,徐弘在這場比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活躍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足球人,八零後最初的足球記憶(系列四)

徐弘——1997年十強賽中國主場迎戰沙特


在這個系列的最後,繼續放一張老照片,這張照片是1989年世預賽小組賽中國隊對陣伊朗隊的先發,老球迷們,還記得這些球員的名字嗎?

活躍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足球人,八零後最初的足球記憶(系列四)

1989年世預賽中國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