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識勢2019年戰略性技術清單8」智能空間,世界因你而變

「看图识势2019年战略性技术清单8」智能空间,世界因你而变

《金卡生活》雜誌

中國銀聯 主管主辦

理論研究 實務探討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看图识势2019年战略性技术清单8」智能空间,世界因你而变

發佈者 | Gartner解讀 | 王孔平插圖 | 蔡鴻君

原文翻譯來源 | 雲頭條

繼解讀自主設備、增強分析、人工智能驅動的開發、數字孿生、賦權的“邊緣”、沉浸式體驗、區塊鏈之後,我們再來探討2019年企業與組織需要探索的十大戰略技術趨勢(Gartner Top 10 StrategicTechnology Trends 2019)之八:智能空間。

「看图识势2019年战略性技术清单8」智能空间,世界因你而变

智能空間(Smart spaces)

【Gartner原文】智能空間是一種物理或數字環境,人員和技術支持的系統在日益開放、互聯、協調和智能的生態系統中彼此交互。多個要素(包括人員、流程、服務和物件)彙集在智能空間中,為目標人群和行業場景打造更沉浸式、更交互式、更自動化的體驗。

這個趨勢融合已有一段時間,圍繞智能城市、數字化工作場所、智能家居和聯網工廠等要素。市場正在進入加快提供強大智能空間的時期,技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無論這個我們是員工、客戶、消費者、社區成員還是公民。

【解讀】世界真的因你而改變。散步在上海南京西路步行街,經過一塊巨大LED顯示屏,環境馬上識別到你對電子屏灼熱光線過於敏感,因此,因你的到來電子屏暗淡下來。而你身後緊隨而來的是一位戴著耳機聽音樂的少年,電子屏迅速轉換與少年聽的同一首音樂並同節奏播放,少年更加手舞足蹈。一切設想皆因技術變得觸手可及。

這是智能空間的魅力。細究下去,人與數字環境形成完美的“互聯”得益於普適計算(pervasive computing)。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採用網絡消滅空間與距離,而“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卻依託智能空間,讓人找到離其最近的資源,並實現服務的高匹配。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運用分佈式計算(Distributed Computation),物聯網時代則運用普適計算與環境融為一體,PC端遍佈在周圍,但是人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相反,數字環境下的設備無處不在,同時數據收集的規模龐大,設備被賦予計算的能力強大。

計算差點讓產權理論無緣諾貝爾經濟學獎。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一是殺雞領獎事件。早在2001年8月4日筆者向經濟學家張五常發問:農婦養了幾隻公雞,左邊鄰居聞雞起舞,雞鳴讓他受益;右邊鄰居每天睡到日上三竿,雞鳴對他是場災難。一邊白白受益而公雞沒有吃到一把米的回報,一邊無端受害卻沒有向農婦索賠。如此實例作何經濟解釋?張五常說,雞鳴的時間一定是勤快人剛好被喚醒而懶惰人恰好被炒醒。農婦不停地殺掉每次領叫的雞,推遲鳴叫時辰,以求得多方利益的平衡。羅納德·哈里·科斯因類似的命題並得出的解釋,以“揭示並澄清了經濟制度結構和函數中交易費用和產權的重要性”,於1991年摘取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二是手機端“裝進”PC機功能事件。普適計算最早起源1988年Xerox PARC實驗室的系列研究,2008年9月谷歌宣佈Chrome操作系統比傳統操作系統更像網頁瀏覽器,2010年6月微軟將windows7的雲計算能力作為“賣點”,2011年“量變”才發生了“質變”。根據Gartner公佈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售出PC機3.53億臺,但是三星的手機便賣出3億部,其中智能手機1.5億臺。同時,我們看到,從PC端向智能手機端遷移了兩項標誌性的活動:進入web(World Wide Web,互聯網),運行應用。當然,這標誌著從互聯網時代躍進移動互聯網時代,更給分佈式計算跳躍到物聯網時代的普適計算,埋好伏筆。

討厭強烈燈光的行人與喜歡燈光、音樂的少年,他們能夠在上海南京西路步行街和諧共處,沒有發生向電子屏廣告發布商索賠或付費,完全歸功於智能空間和普適計算。張五常殺掉“領叫的雞”,科斯明確“產權和交易成本”,在普適計算面前顯得有些“小兒科”,計算可以讓人各取所需、按需受益,萬物無一弊害。在筆者看來,普適計算應用遲緩才讓科斯領獎。

奶牛因空間增“智”,何況人?!撇開計算方式的不同,凡生活在智能空間裡的人,會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就近獲取和處理信息。反之,周圍的基礎設施也能夠利用人所攜帶移動端的功能,為其提供個性化或增強服務。

如果說乳牛聽音樂產奶更多隻是“牛”心愉悅下的條件反射,那麼,普適計算指導奶牛受孕也不會成為“偽例題”。華為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一個奶牛場5萬頭奶牛的脖子上安裝了可穿戴設備,其傳感器測量奶牛的體溫、脈搏,從而準確預測發情期。筆者推斷,更進一步,在智能空間裡奶牛接受數字環境推送的受孕信息,自動自發排隊受孕、產犢,普適計算才抵得上“功德圓滿”。

“該路段限速60(公里/小時),當前速度70(公里/小時),你已超速”,這是實時路況向手機導航系統推送的個性化服務。再如,先前食客沒點餐坐下來便連接酒店的Wi-Fi,查看“雲閃付”App,確認該酒店的信息,以便就餐後享受優惠。現在,還在附近閒逛,食客的手機上甚至按其口味自動獲取了酒店信息和優惠。

我們不知覺間在智能空間享受了“遊牧服務”(cyber foraging)。也就是攜帶進智能空間的移動設備利用了周圍基礎設施相對較強的設備的能力,移動設備運行的模塊與智能空間的模塊實現交互,“模塊們”於是有了共同的目標:為人們提供增強服務。

這樣,普適計算遠不是“程序猿”端坐在計算機面前的那檔事情。

「看图识势2019年战略性技术清单8」智能空间,世界因你而变

戳鏈接,更有料!

【看圖識勢2019年戰略性技術清單3】失去人工智能怎樣驅動開發?

【看圖識勢2019年戰略性技術清單4】你活在我的現實中我活在你的虛擬裡,是孿生不是照鏡子

【看圖識勢2019年戰略性技術清單5】“雲計算”太擁堵,“邊緣計算”剛剛好

【看圖識勢2019年戰略性技術清單6】來不及尖叫,現實掉進虛擬世界

【看圖識勢2019年戰略性技術清單7】區塊鏈背書信任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