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713億建設鋰電池及電動車項目,萬向能否一飛沖天?

私信“鋰電”二字,即可領取10.99G鋰電行業精華版資料!

近日,萬向集團官網披露,萬向兩個項目正在就環境影響評價進行公眾參與信息公開,一是年產80Gwh鋰電池項目計劃投資685.74億元;二是年產5萬輛增程式純電動乘用車項目,計劃投資27.45億元,地點均為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斥資713億建設鋰電池及電動車項目,萬向能否一飛沖天?


斥資713億建設鋰電池及電動車項目,萬向能否一飛沖天?


上述項目均處於環評公示階段。

真鋰研究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累計新增裝機量33.55GWh,同比增長21%。此次萬向擬建的電池項目,若滿產運行,年產量將是去年全國增長裝機量的2.38倍。

資料顯示,萬向80GWh鋰電池項目預計佔地2443畝,包含一座電池研發和國際創新中心、一座動力電池中試基地及新能源材料實驗室群、一座國際人才服務中心、一個物流中心、17個標準化電池生產廠房、一座NMP提純工廠和一座電解液配置工廠及配套生活附屬設施。

上述鋰電池和電動車項目,正是萬向目前正在打造的萬向創新聚能城的重要部分。

早在2016年9月,萬向就宣佈,在5-7年內投資2000億元,推進8.42平方公里的萬向創新聚能城建設,打造成一個可以容納9萬人的智能生態城市。重點發展新能源零部件、電池、客車和乘用車。如今斥資713億元押注新

能源業務版塊,萬向再一次用行動證明了造車的決心。

萬向創建於1969年,主業為汽車零部件製造和銷售。它在美國、德國、英國等10個國家擁有近30家公司、40多家工廠,是中國汽車零部件製造代表企業之一,與一汽、東風、上汽、廣汽等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主導產品市場佔有率65%以上。

自1999年開始,萬向佈局新能源汽車產業,經歷了自主技術開發、產業化示範、國際整合提升幾個階段,目前已經形成了洛杉磯、底特律、慕尼黑、杭州等4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中心和產業基地。

2013年,萬向收購美國鋰離子動力電池研發和製造商A123 Systems。該公司曾以高功率、高性能和高價格的磷酸鐵鋰電池佔據汽車、軍事、政府項目大半市場份額。目前,萬向A123已經完成230Wh/kg的動力電池開發工作,能量密度達到260Wh/kg和300Wh/kg的動力電池正在開發中。

萬向A123工程副總裁陳暘曾在今年初召開的電動汽車百人會上表示,按照規劃,公司計劃在2019年完成能量密度為280Wh/kg的產品量產,到2020年,產品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2022年達到350Wh/kg,2025年達到400Wh/kg。

截至今年上半年,萬向A123的產能為3.5GWh,預計今年末產能將達到5GWh。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三元動力電池裝機量的企業排名中,萬向A123名列第六,全國佔比為1.97%。

萬向A123也在佈局固態電池。2017年,該公司先後投資美國兩家專注固態電解質的公司——美國固體動力公司(SolidPower)和美國離子材料公司。當年年底,Solid Power確認與寶馬合作,共同研發新一代電動車固態電池技術。

2014年,收購美國菲斯科,併成立超豪華電動車Karma公司。

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發佈公告,萬向年產5萬輛增程式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已通過在線審批。這意味著萬向即將拿到新能源乘用車的“準生證”,這也是首個增程式純電動乘用車項目。

如果說此前萬向一系列的研發、投資、併購是一種“潛龍在淵”的蟄伏,那近兩年的萬向其實展現出了一種蛟龍出海的姿態。

2017年2月,萬向A123獲上汽通用260萬套48伏超級磷酸鐵鋰電池訂單,訂單金額超10億美元。同年12月,萬向集團官網發佈消息稱,萬向A123被選為通用汽車/上汽通用BEV2項目動力電池供應商(隨後刪除消息,但並未否認)。今年9月,Karma汽車公司的首款豪華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Revero在南加州正式向全球亮相。據瞭解,這款售價13萬美元的豪華車型是全球首款同時涵蓋電力、汽油、太陽能三種能源的混動車型。

不論從技術、資本還是供應鏈來看,萬向都做好了一飛沖天的準備。不過近日,萬向的新能源步伐似乎遇到了一點點障礙。

11月7日,工信部出示了首批《特別公示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第1批)》中,萬向電動汽車赫然在列,將被暫停受理其《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新能源汽車新產品申報,理由是獲得資質後長期不生產新能源汽車。

另一方面,今年9月,通用汽車宣佈原計劃10月生產混合動力汽車“別克Velite 6,將推遲生產,有業內人士表示,其原因正是萬向集團旗下的A123 Systems生產的電池未能達到通用汽車的性能和安全標準。除此之外,已在汽車領域深耕19年的萬向集團,至今還沒有一款在市場上具備足夠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相較於以上兩點,沒有衝擊市場的汽車產品對萬向來說才是更致命的痛點。

儘管1999年進軍汽車領域,2002年便成立汽車公司,但萬向對於中國汽車市場來說,始終還是一個新興造車勢力,而眾所周知,2018年是新興造車勢力分水嶺,有無量產車型是關鍵。從這個角度來看,供應鏈美如畫的萬向,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然落後不少。當然,後發也有後發的優勢,至少避開了早期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選擇上的搖擺不定,以及技術落後帶來的品牌掉價。至於已謀劃19年的萬向汽車最終能否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鑄就新能源帝國,還是要看後續車型能不能契合各細分領域的消費心理了。


來源:綜合整理自萬向集團、蓋世汽車、新京報、界面等媒體


私信“鋰電”二字,即可領取10.99G鋰電行業精華版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