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後,為何同學群裡說話的總是那些人,大多數都選擇沉默?

導語:在曾經寫信、雜誌和廣播盛行的年代裡,同學之間的感情彌足珍貴。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同學與同學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方便。打開手機,微信QQ群躍然屏幕上,可隨著建群的時間越來越久,久到畢業後群裡很少再活躍起來了。但是群裡總有那麼幾個人活躍氣氛,大多數人為何都選擇沉默呢?

大學畢業後,為何同學群裡說話的總是那些人,大多數都選擇沉默?

畢業帽拋上空中

在初入大學之際,每天各類群聊消息基本上都是爆滿狀態,群裡聊的熱火朝天,可大學一畢業後就沒幾個人說話了。偶爾過節寒暄問候一下,發個紅包活躍氣氛,很快就安靜下來,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尷尬場景。群裡愛說話的都是哪些人呢?第一,那些和同學關係維持的非常好的人緣廣的人。無話不談,同窗之間關係密切,做事積極熱情的人。第二,那些畢業後混的很不錯的人,每天朝九晚五過日子,大把空閒時間用於娛樂。群聊自然少不了,也可以在群裡炫富。第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喜歡打些小算盤或者推銷其他產品的營銷人員。

大學畢業後,為何同學群裡說話的總是那些人,大多數都選擇沉默?

畢業季[OK]

在群裡沉默的都是哪些人呢?第一、混的非常好的人,每天都有大量工作要做,很忙,沒有時間去處理這些不重要的社交活動的人。說太多沒有啥用,不說也不影響自己發展,乾脆不說話。第二、不喜歡和群裡的這個人的人,交際有矛盾的人。不是一個圈子,自然也沒有什麼好說的,關係合不來也不能硬融進去。第三、有自己的圈子,已經全部屏蔽了群聊的人。高質量的社交不是花大量的時間廣撒網,而是幾個親密信任的朋友就足夠。

大學畢業後,為何同學群裡說話的總是那些人,大多數都選擇沉默?

在上面的人

為什麼群裡都很沉默,大學四年的生活那麼豐富,每次聚會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可一到群裡,卻安靜的像個孩子。大學畢業後,都各奔東西,再也難聚齊了。考研的考研,工作的工作,結婚的結婚。各人有各人的事情,時間久了,關係也就淡了。相比較見面初時的純真,畢業的後來見面都選擇了客氣說話。多年社會經歷後的再聚會,已經不是當年。同學們之間普遍的沉默,已經是必然了!

大學畢業後,為何同學群裡說話的總是那些人,大多數都選擇沉默?

微型人與社會網絡關係圖打開的特寫

有的人性格內向,有的人性格開朗,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樣。有的人三觀正直,不願意同流合汙;有的人卻樂於追求各種享樂方式。有人說,學生時代的感情是最純真的,因此要且行且珍惜。沉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大家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