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殲敵者是什麼水平?和經過現代化改裝的092的性能相比如何?

國際外交忽悠團創始人


印度的殲敵者號核潛艇,其實說白了就是個解決印度核潛艇有無的殼子而已;


其首艇“殲敵者”號早在1998年就正式動工,但直到2009年7月才正式下水,其後又經歷了長達7年的海試,本來在2016年時就已經服役了,但是因為三哥艇員操作失誤,誤將尾艙艙門打開,造成大量海水灌進“殲敵者”號推進艙,推進系統徹底癱瘓,所以“殲敵者”號不得已又癱瘓了10個月,直到2017年才正式進入印度海軍部隊服役。

而“殲敵者號”的設計基礎是前蘇聯/俄羅斯的奧斯卡級,而奧斯卡級早在1969年就正式設計建造了,所以“殲敵者號”撐死也就是前蘇聯上世紀70年代末的水平。


“殲敵者”的性能也證明了這一點,其艇長111米,水下排水量越6000噸,艇員95-100人,採用1臺俄羅斯設計的83兆瓦壓水反應堆,水面航速約為12-15節、水下航速約為24-30節(不一定準確),配備四個發射管,可一管三發裝備12枚射程750公里的K-15潛射彈道導彈,或一管單發裝備4枚射程3500公里K-4潛射彈道導彈。

其中K-15在今年的印度海軍驗收試射期間3枚全部成功,而K-4目前四次試射全部失敗。

而目前“殲敵者號”堪用的K-15潛射彈道導彈直徑只有0.74米,能不能裝備印度原始的巨大核武器還是個問號,所以目前來說,殲敵者號還處於十分原始的初級階段,是否具備一定的戰鬥力也有疑問。


▲殲敵者號現在能用的K-15還是個又細又小的“小朋友”

而我國的092是在1970年正式開工建造的,1983年開始服役,1995年進行過重大改裝,不過因為現有信息太少,所以誰也不清楚具體092的性能。


但是根據其裝備有12具導彈發射管,可裝備12枚射程1700公里的JL-1潛射彈道導彈來看,直徑1,34米、可以攜帶一枚20-100萬噸TNT當量核彈頭JL-1,其打擊能力比半拉子“殲敵者”強百倍都不止。

不過說實話,“五常”只能和五常如比,五常和印度這種不入流的玩家比,沒啥意思的!


軍事小科普


我不是軍事專家,舉不出具體的有說服力的實例,況且092潛艇是中國的國防重器,無論是垂直髮射精準打擊數據,還是持續潛航時間和深度航速肯定都是國家機密,別說我這樣一個外行,即使是專家,真的懂行也不會用居體數字去比較。

我們大家都知道,印度的製造水平並不高,一艘國產航母反覆下水多年還在試製之中,檢修戰艦居然能翻倒在船塢裡,造不出核潛艇租了一艘俄羅斯的,卻又處理不了常見的技術故障,這樣的技術研發水平又拿什麼去與中國的超靜音,航速快,垂直髮射,下潛深的092相比?殲敵者沒有可比之處。

老師的提問過於簡略,高深的問題,幼稚的回答,請見諒。


亓官仁


莫迪在家嗎?印度問題工作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