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業航母”中核集團新高層首亮相 董事長稱公司資產證券化率要達80%

“核工业航母”中核集团新高层首亮相 董事长称公司资产证券化率要达80%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餘娜 “資產證券化是下一步國企改革的重要方向,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加快。中核集團目前擁有6家上市公司,資產證券率超過60%,在國有企業中水平不算最先進。因此中核集團在資產證券率方面還要加油,爭取達到80%。”

11月15日,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餘劍鋒在“中核集團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新聞發佈會”上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採訪時如上表示。這也是繼中核集團新一屆領導班子組建百天後,首次面向媒體集體亮相。

餘劍鋒坦言,儘管原中核建集團、核燃料公司積極申請並納入國家“部分重要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但目前改革步伐還不是很快。下一步,中核集團將加快資產證券化的步伐、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力度,讓企業活力更加激發出來。如何真正做到資產配置資源,將是改革的重點方向。

7月6日,中國同輻(01763.HK)在香港主板上市,成為中核集團旗下第六個上市平臺,也成為其第二家港股上市公司。其中A股三家、H股一家、紅籌股二家。6家上市企業分別是:中國核電(601985.SH)、中國核建(601611.SH)、中國同輻(01763.HK)、中核科技(000777.SZ)、中核國際(02302.HK)、中國核能科技(00611.HK)。

根據10月底陸續披露的各家三季報數據顯示,幾家上市公司表現整體平穩,其中中國核電盈利小幅下滑,中核科技、中國核建業績持續攀升。

具體來看,三季報數據顯示,中國核電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81.55億元,同比增長10.41%;淨利潤38.50億元,同比下降6.48%。利潤同比小幅下滑的原因是該公司控股秦山二期1號機組和秦山三期1、2號機組在今年進入第15年運行期,增值稅返還退坡對收益產生一定影響。

與此同時,中核科技近期強勢攀高。數據顯示:公司1-9月實現營業收入8.32億元,同比增長52.9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378.23萬元,同比增長1020.97%。對於前三季度的強勢表現,該企業表示,公司承接訂單總量和交貨量同比增加較多,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大幅增長,且由於產品結構有所優化,主營業務毛利水平有所提升;公司參股投資企業經營業績提升,投資收益同比增長48%;公司深化條線扎口管理,調整優化內部資源配置,提高了內部流轉效率。另據中國核建三季報數據披露,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62.22億元,同比增長23.98%;淨利潤5.77億元,同比增長13.19%,基本每股收益0.22元。

對於相關資本市場的下一步規劃,中核集團總經濟師、戰略規劃部主任黃敏剛表示:在市值管理、併購、培育新的產業板塊方面,將繼續推動重點單位混合所有制改革及股權多元化,並開展試點,努力探索交叉持股,激發企業活力,是中核集團下一步改革的重點方向。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原中核集團、中核建集團兩大集團合併重組後最新進展,餘劍鋒此次受訪時也進行了披露。此前1月31日,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中核建集團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核集團。重組後的新中核,形成了集核能發電、核燃料、天然鈾、工程建設、核環保、核技術應用、海外市場開發、裝備製造、資產管理和金融業務等10個專業化公司以及13個直屬單位於一體的完整核工業產業鏈。

“中核集團與原中核建集團的戰略重組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新時代核工業發展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我們集團新的班子是今年7月宣佈。我們用最短的時間對機構、產業佈局和體制機制都做了合理安排,儘快讓人員到位。現在整個運行非常平穩,大家都很積極。從前三季度看,我們圓滿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標。”餘劍鋒說,“核工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我們有23個科研院所,涉及核工業所有專業方向。下一步我們要根據國家發展和新時代核工業發展需要,繼續優化戰略佈局和產業結構,並形成小核心大協作的研發體系。”

此外,針對當前中國核電項目依然維持“零核准”的狀態,中核集團方面此次也明確表示,正在籌備相關新機組的開工工作。“我們正積極做好籌劃,只要國家說可以開工了,我們就開工。遼寧徐大堡、福建漳州、浙江三門二期等核電廠址均具備開工條件。”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