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總策略:行情來了,浪費了,才是最大的風險!

科創板的歷史使命和歷史時機,造就了它的歷史性超級行情。

10月中旬以來,在發掘並炒作了券商之後,我第一時間發現並切換進了科創板創投行情,並斷定科創板創投股行情就是第二個券商,現在看來,科創板行情顯然比券商行情要大的多,甚至超越當年的上海自貿區,成為近幾年以來最大的一次超級行情。

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是他的創新性,革新性,它革的是資本市場本身的命,是對整個A股脫胎換骨的改造。是國家致力於經濟轉型升級戰略前提下,對資本市場的寄予厚望,是整個A股再出發的新時代契機。

我之前一再強調A股的新週期牛市左側已經開啟,現在大家已經應該能夠看到這種判斷的前瞻性。

關於科創板,既然是超級行情,那麼我們有必要再深入的透徹得了解一下他的現實和未來,以便更好的制定制定最好的投資和炒作策略。

科創板的發佈,其推出背景是中國經濟的轉型關鍵期,科技強國、創業興國,中國需要進入新舊經濟模式的轉換,此時科技創新無疑是未來的新動力、新引擎,對於科創板的推出應該說是正當時。

由於很多細則尚無定論,因此也給整個市場留下了很多遐想,我們就來猜一猜、想一想。

首先,科創板將是註冊制,這無疑是此次的最大亮點。A股發行制度近30年來一直是審批制,主要原因有二,

1

一是擔心數量,怕註冊制發行數量難以控制影響市場情緒,但其實這兩年審核制下A股的IPO數量也一直高居全球第一,隨著新股堰塞湖的逐步清理,註冊制的最大障礙正在清除;

2

第二是擔心A股投資者的專業能力,註冊制下股票審核只針對信息的真實性,至於公司賺不賺錢、發行價格高還是低完全由市場說了算,這樣一來,魚龍混雜,對於大量個人投資者來說將面臨更大的選擇困難。

當然這樣也能真正吸引一些有成長性的創業企業,比如今年剛上市的小米、拼多多等,很多人說A股的發行制度使得BAT流落海外,但又有誰知道在BAT背後的那些虧損倒閉的劣質企業,總之,註冊制是大勢所趨,但對於個人投資者,如果沒有專業評估企業的能力,註冊制也許是又一個噩夢的開始;

其次,科創板對市場的分流壓力。

A股從最早的老八股,到之後的中小板、到十年前的創業板,至前幾年的新三板,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基本已經成型,從目前來看,比較成功的是中小板,創業板最終除了培養了幾百名億萬富豪外並沒有真正帶來創業的激情;而新三板雖然在三年內擴展到了上萬家企業,但過高的投資門檻使得流動性喪失,目前恐怕連雞肋也不如,很多身在其中的企業如同行屍走肉,難以自處。

此次科創板成立後,對進入的門檻設計將是一個考驗,如果門檻過高則要擔心最終會有流動性問題,使得科創板逐漸變成新三板那樣,如果門檻過低則擔心創業板、主板的資金流失,對現有市場形成衝擊,因此科創板最終對機構、散戶、基金如何參與,如何制定門檻將需要一個非常智慧的方案;

最後,是對於科創板交易制度的一些猜想。如果科創板最終並不是如新三板一樣僅僅針對小型企業,甚至一些獨角獸的迴歸也可以在科創板發行上市,那麼交易制度上是否也開先例與國際接軌,註冊制下發行的企業,是否還需要設立漲跌停板制度、是否需要放開T+0與國際接軌,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

就目前來而言,作為A股影響甚遠的一項開創性的制度創新,科創板生逢其時,在A股大熊市的末期底部閃亮登場,於是一開始炒作,也就創造了近幾年以來最大的題材行情。

二、作為新牛市的主流核心題材,現在第一波漸進高潮,要注意思路的擴展。

下面說一說具體的炒作策略,一方面是大盤的趨勢定位,一方面是創投板塊本身的策略拓展。

大盤趨勢方面,本週創業板突破60日均線後,上證指數也突破了60日均線。今年以來,數次主板突破60日線之後開始掉頭向下,這一次依舊要嚴密考察60日均線的得失,這是行情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理解大盤趨勢的同時,我們要結合市場的人氣以及政策面的發酵

週五又是110只股票漲停。百股漲停,成了常事。人氣爆棚,將有利於技術面的突破和進一步向好。

同時,要理解搞懂及把握好2449點Z治底和科創板這個一定能辦成辦好的Z治板。

週五110只漲停,有33只是創投概念的,

加上獨角獸、高校、孵化器公司及券商等相關科創板沾邊的概念,超過50只股票漲停。

市場的熱點和熱情,均集中於此,市北高新已經連續10漲停,還是一字板,股價還有10元以下。

龍頭魯信創投,週四還有秒掃漲停的機會,週五直接縮量一字。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因為保密,因為由最高領導直接宣佈。這次科創板幾乎沒有潛伏盤,所以都很公平,只是考驗大家的反應能力和理解能力,追買的果敢能力。

綜觀創投個股的走勢,拉高建倉,相當明顯。很少深調,即使要調,也是順勢型的,甚至是奔騰型的。都怕籌碼丟失,都想多搶一些籌碼。

魯信創投、張江高科、復旦復華、中關村等

大都如此。

自從德新交運後,大妖股大牛股都很少走尖頭的,都有高位平臺,甚至走第二波,第二波。

對於短線投機者來說,主升浪的追高,沒太多風險,如果是啟動浪的追高,風險更小。

這是短線投機者的春天。

A股死寂了三年了。行情來了,浪費了,才是風險。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行情持續中的細微變化,以及消息面對行情的側面影響。特別是本週末出現了最新的客場版信息就是20支先行上市個股你獨具優勢的高科技企業為主,換句話就是獨角獸為第一批上市主體。

所以,根據消息面發展和漲幅高低的對比效應,我們接下來要更加側重於獨角獸分支的關注,特別是那些錯過了第一波龍頭上車機會的股友。

最後,第一批上市個股將在明年一季度退出,那麼從現在到明年一季度這個窗口期將是消息面不斷披露,甚至制度不斷革新為科創板搭橋鋪路的過程,相應的資本市場也將不斷的反覆對該題材對其進行發掘操作,

這也是市場反覆給予我們的機會,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