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關於當代書家陳忠康先生,筆者多多少少的也曾有過一點印象,只記得他寫的一手“二王”一脈的行書;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去年還和書壇代表人物曹寶麟老先生一同點評過第六屆“書法蘭亭獎”的獲獎作品,但當時他是坐在輪椅之上,所以當時可能對他的關注會更多一點兒。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恰好,今天筆者突然間想到了先前看過他的一些書法作品,因此忙裡偷閒的利用時間來寫一篇關於他的學書簡介,來與各位書友一同認識一下陳忠康先生的學書經歷,同時與各位書友一同共勉。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個人簡介

陳忠康先生,1968年出生於浙江永嘉,漢族,1991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學習的是國畫系書法專業,由於對書法的不懈追求,2005年毅然決然的選擇在中央美院攻讀博士學位,2008年終於畢業併成功獲得博士學位。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學書成就

陳忠康先生師從邱振中教授,他的書法主要取法“二王”,用筆精熟,法度森嚴,也是典型的學院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同時他也是當今書壇已經為數不多的實力派青年書家,甚至在青年書法愛好者中一度形成了“陳忠康書風”,完全可以說是“傳統帖學的忠實繼承者”。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取法風格

他的書法主要取法“二王”,其次是取法顏真卿,蘇軾,米芾,黃庭堅,何紹基等古代書法大家,而且對其傳統帖學的消化能力極強。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又因其“用筆理性、氣息舒緩”因此他的每幅作品彷彿都能看到歷代書法家的影子,這一風格,在當代中青年書家中純屬少見,所以他更是當今中青年書法愛好者中的為數不多的優秀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獲獎榮譽

他的獲獎經歷更是數不勝數, 1991年入選“全國第二屆 篆刻藝術展”; 1992年入選“浙江省二十一青年篆刻展”;獲“永興杯”省書法選拔賽金獎;入選新加坡“蘭亭書會雙年展”;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1993年入選“全國第五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覽”;獲溫州市人民政府文藝基金“銀鹿獎”;1994年獲“首屆國際書法大賽”銀獎;入選“全國第三屆篆刻藝術展”;1995年 入選“全國第六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覽”;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獲“全國第六屆書法篆刻展覽”全國獎;2001年獲第三屆全浙書法大展“沙孟海獎”;2004年當選為 “溫州十大傑出青年”。2007年入選中國書壇蘭亭雅集四十二人展並獲“蘭亭七子”榮譽稱號。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隨後還入選“建國八十週年臺北市國際書法展覽”;由於如此優秀的書家,其獲獎榮譽實在是太多太多,筆者也難以一時之間一一刊列,就選取了這幾個重要的獎項刊列其上。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臨摹作品

但要說筆者最欣賞的,莫過於他臨摹了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之前也說過,陳忠康先生的書法融匯諸家,更難能可貴的是雅俗共賞。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而他臨摹的這一篇行楷版本的《蘭亭序》,不僅字字凝練洞達,氣息生動,而且還實踐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這一書壇說法。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他的作品用筆精熟法度森嚴,驗證了“入帖越深、出帖越新”的觀點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用實力說話,用他的“筆筆真功夫”在當代書壇證明了“陳忠康書風”完全是“傳統帖學的忠實繼承者”這一觀點,因此他這種執著追求不懈的書法精神,值得當代書友學習與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