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哪裡“發痛”,說明心梗來了?需要注意哪些?

健康大顧問


心血管王醫生每年搶救的心肌梗死上百人!

不敢說對心肌梗死了如指掌,但也可以說非常熟悉。


身體哪裡發痛說明心梗來了呢?

1、前胸疼痛,呈壓榨樣疼痛,胸痛持續不緩解,或伴胸悶憋氣,或伴大汗,或伴噁心嘔吐,或向左肩背反射!

2、心前區疼痛,牙疼,咽喉疼痛,左肩膀疼痛,上腹疼痛都有可能是心肌梗死要來了。

所以,單純疼痛部位無法判斷心肌梗死要來了,一個特點是持續不緩解,瀕死感,恐懼,難受等等。

3、大部分心肌梗死來臨之前會有提醒,會有發作性的上述症狀,每次2-15分鐘,活動後會加重。

4、不僅僅是疼痛,還有可能是胸悶、憋氣、呼吸困難、噁心、嘔吐、大汗等等症狀。

這些都是心肌梗死來臨的表現。

如果有上述症狀,持續不緩解,第一時間撥打120,躺平等候!



為什麼不能動:因為活動或站立會加重心肌耗氧量,會加重心肌梗死,甚至會誘發暈厥,摔傷或危及生命。

為什麼不服用阿司匹林:因為您不確定是心肌梗死,如果是主動脈夾層也會有上述表現,阿司匹林會加重主動脈夾層出血。

為什麼不服用硝酸甘油:因為您如果沒有測量血壓,硝酸甘油會誘發低血壓,所以如果測量了血壓,沒有低血壓可以含服硝酸甘油,但急性心肌梗死硝酸甘油是無法緩解症狀的!


對於心肌梗死,最好的辦法不是急救,因為有時候很多人沒那麼幸運來到醫院!

對於心肌梗死最好的辦法就是預防為主!

預防冠心病!治療冠心病就是預防心肌梗死!


心血管王醫生


心肌梗死的發生經常讓人措手不及,如何與死神賽跑,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由於心臟的神經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經,除心臟之外,它還負責其它的器官,故心臟以外的部位“發痛”也可提示心梗發生。下面,給大家普及常見的心梗信號:

一,胸痛:其特點在於:時間較長,可持續5~15分鐘或更久,伴出汗、噁心、瀕死及壓迫感,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另外,頻發短時間的胸痛也應引起重視。二,腹痛:上腹疼痛並伴有呼吸困難,皮膚、嘴唇發紺,心律不齊等,應考慮急性心梗。三,左肩痛:出現前胸、左肩、左側前臂內側等處疼痛,伴隨胸悶、氣急等症狀,考慮心肌梗死的可能。四,牙痛:心梗引起的牙痛,也叫“心源性牙痛”,主要表現為部位不明確的劇烈牙痛,服用止痛藥物不能緩解,可伴大汗淋漓、面色蒼白、瀕死感等,應高度警惕心梗發生。五,咽喉疼痛:心梗放射至頸部、咽部時,可出現頸部緊縮不適、呼吸困難,在除外呼吸道疾病後,需高度懷疑心肌梗死。六,雙下肢痛:心臟原因引起的雙下肢疼痛,通常表現為越動越痛,休息後可有好轉,一旦發現此類痛疼,應引起重視。七,易被忽略的兩類心梗:(1)“不疼”的心梗:老年人多見,合併糖尿病者更甚,可表現為上腹部不適、心悸、憋氣、低血壓、休克等症狀;(2)類“中風”的心梗:有頭暈頭痛、肢體癱瘓、意識喪失或抽搐等類中風的症狀。

一旦有可疑心梗發生,應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平素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危人群,應養成定期監測血壓、血脂、血糖的好習慣,一旦發現身體不適,應及時就醫,以免貽誤病情!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急性心梗的典型症狀、突出症狀就是胸痛,具體說,疼痛部位可以是:
一,人體正中胸骨這個區域,醫學術語叫做胸骨後疼痛;

二,左前胸這個部位,醫學術語為心前區疼痛。

以上兩個部位是最常見的發生心梗時的疼痛部位,大部分的心梗患者會出現上述症狀,需要注意的是,也有一些心梗發作時,不出現上面兩個部位的疼痛,而出現了其他部位的疼痛,如牙痛、左肩臂痛、下頜痛、上腹痛等等,這些部位的疼痛不容易讓人想到心臟的問題,容易被患者所忽略。

還有一個問題,也有少部分心梗發作,不出現疼痛,哪兒也不痛,而是出現其他一些症狀,如突發的呼吸困難,突發的面色蒼白、胸悶、出汗、四肢溼冷、血壓下降、暈厥,以及不明原因的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這種無痛性心梗常見於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也是容易被患者忽略心臟疾患的。

當然,心梗的症狀,還是以心前區和胸骨後疼痛,這個典型症狀最為多見,並且這個疼痛為持續性,比較劇烈,患者十分痛苦,常不能忍受。不用別人提醒,他自己看醫生的願望也會非常強烈,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千萬不要忍痛自行前去醫院就診,下樓、步行、騎自行車,或者自己開車都會增加心臟的耗氧量,有一定的風險。

更為安全的措施是,自己臥位休息打120,等待急救人員前去救護,在等待的時間裡,有條件的話,可以吸吸氧,量一量血壓,給家人打電話,多準備人手,為住院做好準備。

殷殷期盼話健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三高不在少數,心腦血管疾病是嚴重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一大殺手,心梗突發常危及生命是常見的致死原因之一。心肌梗死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使心肌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最終導致心肌壞死。因此早發現、早預防和及時干預,對疾病的轉歸尤為關鍵。當出現以下疼痛和不典型症狀時要格外當心了:

1、胸悶是早期最為常見的症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供血不足,容易引起心前區不適,出現胸悶、心慌。

2、持續長時間的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含服硝酸甘油亦不能緩解,常伴有煩躁、出汗、恐懼、瀕死感,有的表現為短時間內頻發的胸痛,應高度警惕心梗的發生,胸悶、胸痛這是心梗前典型的症狀。

3、相當一部分也可表現為不典型的噁心、出汗、氣短、疲乏無力;也有表現為下頜、牙齒疼痛,疼痛部位大多不明確,服用止痛藥不能緩解;有的則出現頸部、左側背、肩、手臂內側放射性疼痛;有的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往往容易誤診為急腹症。

4、不明原因的暈厥,有的可出現呼吸困難、神志障礙、紫紺,不能用呼吸系統、其他疾病解釋的。

5、有的沒有疼痛症狀,尤其是老年患者,很快出現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低血壓、休克。

遇到以上情況要做的是,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症狀不緩解可每5分鐘重複1片,15分鐘內可重複2次,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就近送醫院救治。

心梗後要做好心腦血管疾病的二級預防,預防心肌梗死再發,將生活方式的干預貫穿整個治療過程。避免過度勞累,放寬心態、精神放鬆,戒菸限酒,合理膳食,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飲食,可進行適量安全的運動。積極干預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素,降壓降脂,對有多重危高危因素的患者儘可能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降至1.8mmol/L以下,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老年患者適當放寬至150/90mmHg以下)。長期堅持服用阿司匹林、β-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和他汀類降脂藥,不論有無高血壓均應服用ARB或ACEI,可從中受益,對預防心梗發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藥事健康


心梗又名心肌梗死,是心肌嚴重而持久的缺血性壞死。心梗的發生通常在一瞬間,必須要及時進行治療。

其中心梗來臨前,身體四個地方會發痛,希望你能記好:

信號一、出現胸痛

心梗的典型症狀之一就是出現瀕死感、壓迫感,常在胸骨正中間或者偏左處有疼痛,且還會伴有持續的噁心、大量出汗等感覺。

一般持續十五分鐘以上,且服用硝酸甘油還無法緩解的話,就要立即去醫院。

信號二、下頜痛、牙痛

心梗的不典型症狀就是出現疼痛轉移,表現為放射性疼痛。

通常在靜止的狀態下不會發作,一旦走路或者運動,牙齒、頸部或者下頜就會疼痛不止,伴有頭暈、氣促、臉色蒼白等等,應考慮為急性心梗。

信號三、不明原因的咽喉痛

咽喉和心臟神經同受到同一節段脊神經的支配,如果心臟缺氧或心肌缺血併產生磷酸、乳酸等酸性物質,就會刺激神經出現疼痛感。

這就是不明原因的咽喉痛,所以,千萬不要認為心梗就是心臟痛,身體其他部位也會疼痛。

信號四、心絞痛

在心梗發病前的數日,患者多數會有乏力,胸部不適等感覺,活動時常有心悸、煩躁、心絞痛等前驅症狀。

其中,更以初發型心絞痛或原有心絞痛加重為突出。

預防心梗,養好心是關鍵,謹記“五個一”,護心更健康!

一、一類養心食物

冬瓜:冬瓜熱量低,含水量高達96%;鉀元素含量也相當高,冬瓜每100g含鉀量為130mg,屬典型的高鉀低鈉型蔬菜。

我們都知道,鉀元素可以幫助身體把多餘的鈉排出,還可以保護心臟功能。

大棗:大棗性味甘,溫,養胃健脾,益血壯身,現代研究其含有環磷酸腺,可以擴張血管,增強心肌的收縮力,以供給心臟充足的氧氣,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同時改善心肌健康,對於養心護心十分有益。

二、一杯養心茶水

《本草綱目》認為:茶苦而寒,最能降火,而火為百病。平時可以多喝一些養心茶水,對於保護心臟健康,更為有益。

自己動手做人參地節茶,取人參、百合、地節,蒲公英,苦蕎,五種小植物搭配在一起,可

養心安神、強心臟

人參,被譽為“滋補佳品”,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久服,可輕身延年。其中人參含有人參皂甘,能強心氣、補肺氣,對心臟有益。

地節,《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其含有多種甙類和氨基酸、鋅、錳等營養物質,具有保護心臟、血管,延緩人體衰老等作用。

百合有“蔬菜人參”之說,入心經,可養心安神,養陰潤肺,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苦蕎清熱降火、降壓、改善人體微循環。

蒲公英清熱解毒,可以清除血液垃圾毒素,並且性質微寒,可以改善人參滋補容易上火的問題。

這五種搭配在一起,不寒不燥,可以很好的養護心臟健康!

三、一個養心覺

現代人多有熬夜晚睡的壞習慣,熬夜其實對心臟的傷害非常大,心臟是一個很嬌嫩的器官,只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才能保證心臟正常運作。

長期熬夜會打破心臟的自然節律,導致心臟跳動發生紊亂,並且熬夜時還會刺激腎上腺素的分泌,加重心血管損傷。

為此,平時一定要學會少熬夜、多睡眠,在中午也可以補個養心覺。

中午11點到1點是午時,這時候睡個午覺特別養心,即使小憩15分鐘,也可以減少心臟病的發生幾率。

四、一類好的生活習慣

1、少油鹽

高油、高鹽飲食是導致心臟病的罪魁禍首,油脂的過分攝入會增加血栓發生幾率,引起心梗;而鹽分攝入太多,則會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血管病的風險。

所以,除了減少做菜用的食用鹽,很多調味料也要少放,堅持清淡飲食。

2、少菸酒

研究顯示,冠心病患者的人群中70%都有愛好吸菸的習慣,而吸菸導致發生冠心病的概率會增加3.5倍以上。

酒精則能興奮神經,造成加快心跳,導致心律失常,甚至是猝死。

為此,平時一定要少碰菸酒。

五、按一套養心穴位

1、按揉內關穴

內關穴是對心臟調節作用最強的穴位之一。點揉內關穴能可以有效的提高心肌無氧代謝的能力,改善心肌缺血,並能增強心臟功能。

2、按揉太淵穴

太淵穴不光對肺部有很強的養生作用,對心臟也有非常重要的保護作用,尤其對心律不齊、心悸等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健康大顧問


心肌梗死(簡稱心梗)是我們臨床上的急危重症,需要我們引起足夠的重視,並積極治療,處理不及時可導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乃至猝死等不可預知的風險。而經過積極診治的患者大多可緩解病情,配合術後的生活方式干預、藥物治療等常可很好的控制病情,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到老。

心肌梗死是由於冠狀動脈閉塞引起心肌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進而導致心肌壞死,屬於冠心病的一種。臨床上心肌梗死最常以心前區/胸骨後持續性、壓榨性疼痛為主要表現,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後不能完全緩解,常有煩躁不安、恐懼、胸悶、噁心、嘔吐、瀕死感,可伴有肩部、背部放射痛。少部分人表現可不典型,可以上腹部、頸部、下頜、咽部及牙齒疼痛為表現,易被誤診。極少數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無明顯疼痛表現,易被大家所忽略。



我們要重視心肌梗死,積極送醫處置很關鍵,心肌梗死患者多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疾病,常在過度勞累、激動、暴飲暴食、寒冷刺激、便秘、吸菸、大量飲酒等誘因下發作,部分患者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他斑塊破解、血小板形成而引起血管急性堵塞。我們要認識心肌梗死,特別是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一旦發作要能及時識別。

急性心肌梗死發生時,我們要平躺休息,立即呼叫120送醫處置,積極完善心電圖、心肌損傷標記物等檢查,診斷確定後要及時溶栓治療,有條件的醫院在患者同意後可急診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急診PCI)植入支架,以迅速開通血管、恢復血供,術後注意監測,定期複查,正規使用藥物維持治療,並積極改善生活方式,以長期穩定的控制病情。


全科掃地僧


心肌梗死,是由於冠脈粥樣硬化伴斑塊形成,斑塊破裂,繼發血栓形成,使冠脈閉塞,相應心肌血供中斷,發生急性缺血、缺氧,甚至壞死。心肌梗死的疼痛部位多位於心前區、胸骨後,但部分病人卻可表現為其它部位的疼痛,往往容易導致誤診;極少部分病人可不出現疼痛,直接發生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來勢兇險。

一、典型部位的疼痛

之所以稱之為典型部位,是因為大部位心梗病人的疼痛部位都出現在這個地方,即胸骨後、心前區,部分病人可波及整個胸前區,疼痛可放射至左肩部、左上肢內側。疼痛以壓榨樣疼痛、緊縮感為主,伴瀕死感、胸悶,若壞死組織累及迷走神經,可出現噁心、嘔吐,疼痛時間往往超過半小時,休息及口服硝酸甘油後不能緩解或不能完全緩解。此時,應立即前往醫院,時間越短越好,完善心電圖、心肌損傷標誌物等相關檢查,明確心梗,緊急溶栓或介入治療,儘快疏通冠脈,恢復心肌血供,縮小梗死範圍,挽救瀕死的心肌,提高存活率。

二、不典型部位的疼痛

少數心梗病人的疼痛可不表現為胸痛。上到頭部、下到腹部,都可能是他們心梗的疼痛部位,如耳根、牙齦、面頰部的持續性疼痛,這部分病人往往會前往耳鼻喉、口腔科就診;部分病人可表現為上腹部的疼痛,常以急腹症的表現就診,易出現誤診。但這部分病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伴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如“三高”、吸菸等。所以,對於伴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病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出現不典型部位的疼痛,若未發現明確的病因,一定要排除是否存在心梗的可能。

三、部分病人無明顯疼痛

極少數病人可不出現胸痛,也不會出現其它部位的疼痛,而是以胸悶、大汗淋漓、噁心、嘔吐,甚至心源性休克為主要表現,這部分病人病情來勢兇險,很可能發生猝死。由於無明顯疼痛,臨床診斷很容易偏離心梗這個方向,死亡率極高。該類分病人無疼痛部位達到原因可能是合併糖尿病,損傷心臟自主神經,以致心肌缺血時,感受不到明顯疼痛。針對這一類病人,尤其是合併心血管危險因素的高危病人,建議常規行心電圖、心肌損傷標誌物相關檢查,排除心梗的可能,減少誤診的幾率。

所以,心梗的疼痛部位不僅僅表現為胸痛,還可表現為牙痛、耳根痛、下頜痛、腹痛等,甚至不出現疼痛。出現上述這些部分的疼痛,如果你同時合併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吸菸等心血管危險因素,建議及時就診,明確是否存在心梗,必要時溶栓及介入治療,儘快恢復缺血心肌處的血供,以防梗死範圍擴大,避免心衰、心源性休克,惡性心律失常的出現,否則會造成無法挽救的損傷。


醫學莘


心梗,急性心肌梗死,正如很多人回答的症狀一樣,如典型的胸痛、心絞痛,還有什麼下頜的放射痛還是牙痛啥的,這些確實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可在這裡我更加要提醒大家的是:急性心肌梗死發作除了有典型,有明顯症狀的以外,還有一類無症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加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說實話,它更恐怕,最主要的是更要命!

所以預防急性心肌梗死或者說怎麼去早期發現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一定要分清楚兩種情況:

一類是身體具有典型不明原因胸痛症狀患者有時候可能還會各種各樣的放射性疼痛,如背部,下頜等等,這種情況往往容易引起我們的注意,而且這類患者通常有隨身或者家裡有備用的硝酸甘油等急救藥品,但臨床上發現,這類患者就診不及時的最大的問題就是疏忽大意,尤其是有些胸痛,心絞痛病史的患者,平時可能吃一片硝酸甘油可能就沒事了,症狀緩解了,也不痛了,但是最近這一週,或者這一兩天發現胸痛次數真多了而且發現吃一片硝酸甘油效果沒那麼好了,甚至無效了,這時候時絕對要引起我們患者及其家屬注意的,有可能就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一定要及時到就近醫院就診,避免意外!



二類是最危險最可能出乎意外要人命的:無症狀性心肌梗死!這種人往往平時表現並沒有典型胸痛症狀,也沒有其他什麼放射性疼痛,發病非常突然,但它會以別的形式表現,如反應比較大的的出現休克、猝死和心衰;症狀反應較輕的突然出現大汗淋漓、噁心嘔吐等等,甚至有一些患者因為它疼痛位置可能不在我們胸部位置,而且腹部,很多時候往往容易被誤診為急腹症,甚至當作是胃病來治療,導致病情延誤,出現急救不及時,導致悲劇發生

,這種往往有時候就是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

所以最後,我不得不再次提醒各位:用症狀用身體發出的疼痛去判定心肌梗死到來有時候沒錯,但是我們不能忘了急性心肌梗死除了典型的以外,還有一種叫做:不典型性心肌梗死,它更恐怖更讓你猝不及防更要人命!因此,出現不明原因不舒服時候,一定及早去醫院看醫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醫學小偵探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見的致死原因,近些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三高”,心肌梗死的風險也在隨之增加;所以,能夠提前發現心梗前兆,並給予及時干預,是避免心梗發生的關鍵;

其實,相當一部分患者在心梗發生前幾天都會出現一些身體不適感,不過卻沒有太多人在意,不是不惜命,只是這些症狀似乎和心肌梗死並沒有什麼關係,別說是普通患者,就算是醫學專業人員也不一定會放在心上,心梗的發生確實讓人防不勝防;


咱們最常見的心梗症狀多為胸悶、胸痛,這裡所謂的胸指的是前胸,疼痛時的具體位置為胸骨後,而實際上,心梗發生之前一些其它的部位也可能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感,比如心前區疼痛、左側肩臂疼痛、後背疼痛、牙疼、咽喉疼痛、上腹部疼痛等等;所以,有著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平日裡就應該多注意一下這方面的問題,一旦出現就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對於這一點,應持有“寧可錯殺三千,也絕不放過一個”的態度,畢竟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輸不起!

其實,對於心肌梗死來說,預防才是最重要的措施,而不是等到它快發作了才去重視,所以,但凡有著心梗風險的患者都應該去尋求醫生的幫助,由醫生為您制定合適的防治方案,避免心肌梗死的發生!


綜合內科張醫生


心肌梗死是心臟的供血動脈急性閉塞出現心肌缺血而造成的嚴重症狀,要說身體上哪個部位疼痛提示心肌梗死,最經典的部位還是心前區。

心肌梗死典型的疼痛是心前區壓榨性,同時往往伴有呼吸急促、噁心、大汗、心率加快,有的還有燒心和嘔吐,還有一種其他疾病不會有的“瀕死感”。

不過呢,上面說的是典型症狀,其實很多人都“不典型”,尤其是年紀大、女性。

心肌梗死時候的疼痛也可以放射到身體其他部位,如牙疼、下巴疼、脖子疼、上背部痛、左上臂痛,也有的人感覺胃痛、肚子痛。往往也有前面說的伴隨症狀。

心肌梗死的症狀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可能都不同,有的人症狀很輕,有的人症狀重,有的人甚至一發病就心臟驟停了。因此,如果有高血壓、冠心病史,尤其是近期有過心絞痛,出現了可疑心肌梗死的症狀,請立即撥打999或120,千萬不要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