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債務問題的分析(三):居民部門槓桿

在整體降槓桿的大背景下,降低居民槓桿也成為相關部門2018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根據我們的分析,居民部門槓桿總水平目前來看相對較低,但是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增速太快,另一個是存量較多都是房地產貸款,較為集中,而且風險較高。


中國債務問題的分析(三):居民部門槓桿

首先,分析居民部門槓桿的總體情況。

我們在《中國債務問題的分析(一):全貌和企業槓桿》中曾經提到,如果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標準,我國居民部門槓桿大約是GDP的0.47倍,這樣可以算出,居民部門存量債務大約為38.87萬億。同時,我們也發現,有人根據央行公佈的數據,直接將"住戶貸款"這一指標作為衡量居民部門槓桿的指標,如果按照這一標準,我國當前居民部門槓桿水平為40.52萬億。

其次,我們來看居民部門槓桿的增長情況。

從下面這張圖可以很清楚看到,從2008年以來,居民部門的槓桿率增速較快,很顯然,主要原因是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寬鬆的貨幣政策推動了居民部門加槓桿的進程,這部分資金也進一步進入了房地產市場,推升了房價的飛漲,也就是房地產貨幣化的過程。2008年到2017年,居民部門的槓桿率從17.87%增長到48.98%,增速較快。

中國債務問題的分析(三):居民部門槓桿

最後,從居民部門的存量槓桿結構看,個人住房貸款佔了主要部分。

我們還是用住戶貸款這一指標來衡量居民部門的槓桿情況,根據央行的數據截至2017年底,住戶貸款餘額為40.52萬億,其中個人住房貸款為21.9萬億,經營貸款餘額為8.99萬億,其他貸款餘額為9.63萬億,住房貸款、經營貸款、其他貸款佔比分別為54.05%、22.19%、23.77%。確是就如我們前面分析的,居民部門加槓桿的過程中住房貸款佔了大部分,存量槓桿較為集中,而且集中於房地產領域,存在較大風險隱患。

中國債務問題的分析(三):居民部門槓桿

那麼,當前居民部門的存量槓桿水平是否過高呢?

首先,還是參照過節水平來看,我國當前居民部門的槓桿率要遠低於世界上主要國家,尤其是以美國為代表的消費貸款較為發達的國家,其實這也與我國居民經濟行為特徵有關,中國長期以來就是一個儲蓄率較高的國家,其實通過這一個特點就決定了我們國家的居民槓桿不可能太高,可是隨著我國居民槓桿規模的不斷提升,高儲蓄率這一經濟增長優勢其實正在被削弱。

其次,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測算,來衡量一下我們國家的槓桿水平高不高。在居民槓桿中,有個人住房貸款餘額21.9萬億,我們可以查到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大約為5.26%,這樣可以算出每年償還利息約為1.15萬億,另外8.99萬億經營貸款和9.63萬億其他貸款的成本大約為5.8%,這樣兩項合計年還息1.08萬億,所以如果只考慮到還息的壓力,居民部門年還息合計約為2.23萬億,可惜的是我們無法找到居民部門總體收入情況的相關數據,我們參照2012年前後勞動者報酬在GDP中的分配比重約為50%左右,那麼大約是40-50萬億,這樣看來其實壓力不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沒有考慮還本的壓力。

所以,總體上,居民部門槓桿雖然從國際水平和償債壓力看,總規模並不是太高,但是風險主要體現在增速太快,而且主要集中與房地產領域,集中度較高,這部分槓桿與房地產風險相互糾結,無論哪一方面產生問題,都會帶來連鎖反應。未來如控制居民槓桿增速,調節槓桿結構,同時保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將面臨著較大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