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電股份全資子公司擬退出博大生化

□本報記者 鍾志敏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北京產權交易所獲悉,吉電股份全資子公司吉林松花江熱電有限公司擬轉讓吉林省博大生化有限公司(簡稱“博大生化”)15.054%股權,掛牌價格為1.12億元。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新能源業務已經成為吉電股份主要利潤來源,本次轉讓博大生化股權,是為進一步加快公司轉型發展步伐,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

加快轉型發展步伐

博大生化成立於2006年5月18日,註冊資本為5.86億元。長春吉糧天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持股83.74%,吉林松花江熱電有限公司持股15.054%,自然人盧銀存持股1.206%。值得注意的是,原有股東不放棄行使優先購買權,這意味著原有股東可能接盤。

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博大生化營業收入為11.6億元,淨利潤為6824.67萬元;資產總計為22.05億元,淨資產為5.91億元。截至2018年7月31日,營業收入為145446.25萬元,淨利潤為2269.93萬元;資產總計為29.53億元,淨資產為6.17億元。

吉林松花江熱電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吉電股份的全資子公司。10月30日,吉電股份公告,根據國資委關於“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的總體要求,為進一步加快公司轉型發展步伐,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董事會同意將公司全資子公司——吉林松花江熱電有限公司所持博大生化15.054%的參股股權通過產權交易中心進行公開掛牌交易,首次掛牌價格不低於經備案的評估價格。博大生化股東全部權益在評估基準日2018年7月31日的評估值為人民幣7.41億元。

公告顯示,博大公司主營產品為燃料乙醇、食用酒精、DDGS蛋白飼料、白酒等,2017年通過技術改造後目前產能為55萬噸乙醇。截至2018年7月31日,酒精總產量為26.24萬噸,蛋白飼料總產量為22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4.23億元,產值達16.97億元,利潤總額2649.7萬元。

吉電股份表示,本次轉讓博大公司15.054%股權是基於公司戰略發展角度考慮,有利於進一步優化內部資產配置,有利於進一步加快轉型發展步伐。本次交易獲取的投資收益,將對公司當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集中發展新能源業務

公司新能源業務成為亮點。10月29日,吉電股份發佈2018年三季報,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9.97億元,同比增長41.6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3.76萬元,同比增長100.86%。公司表示,新能源板塊電量完成情況較好,尤其是省內風力發電量好於預期,同時增量項目效益逐步顯現,前三季度公司新能源板塊同比增利2.79億元,經營成果好於預期。

中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35.27億元,同比增長46.35%;實現歸母淨利潤1.54億元,同比增長306.35%。公司業績同比大增主要由於火力發電和熱力收入增加、虧損收窄,以及新能源板塊持續貢獻業績增量。公司今年上半年火電板塊淨虧損0.2億元,同比減虧0.35億元;新能源板塊實現淨利潤3.82億元,同比增加78.5%,新能源成為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業績大增驅動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加306.35%。

申萬宏源表示,受益限電改善及裝機增長,新能源持續貢獻業績增量,公司繼續加大新能源產業佈局。截至2018年一季度公司在運新能源裝機達256.17萬kw,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44.7%,佔總裝機的45%。受益於棄風限電改善以及裝機增長,2018年一季度新能源發電量21.62億kw,同比增加50.99%。當前,公司已建立了東北、西北、華東、江西四個新能源開發基地和長春、合肥、九江三個新能源運維基地,新能源業務從吉林省延伸至國內25個省市地區。

8月30日,公司公告稱,擬以7.43億元收購上海成瑞投資有限公司所屬7家風電公司100%股權,合計涉及風電項目裝機容量達32.7萬kw。此外,公司於4月投資建設的吉林白城光伏應用領跑基地項目(10萬kw)正有序推進。公司持續加大新能源轉型力度。

為了發展新能源業務,公司近期也是動作頻頻。除了轉讓博大生化外,吉電股份11月5日晚間公告,公司擬將持有的國家電投集團財務公司2.3333%股權,以協議轉讓方式,轉讓給公司實控人的全資子公司中國電能成套設備有限公司,轉讓價2.92億元。此外,吉電股份11月13日下午公告稱,公司擬引進交銀投資公司對所屬六家新能源子公司進行增資,金額約6.24億元,以積極穩妥地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進一步優化資本結構和內部資產配置,加快轉型發展步伐,不斷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