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實行分封制四百多年後諸侯才開始造反,而劉邦分封制才幾十年就開始造反?

河苦


周朝的分封不是四百年後諸侯才造反,姬發死了諸侯就反了;劉邦的分封也沒到幾十年後,在劉邦當皇帝的時候他的好兄弟盧綰就反了。哪用等那麼長時間,只能說之後還有反的。

1、周公東征

周武王姬發在滅了商朝後,將其舊地分為四塊,一塊由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管轄,其他三塊分別由他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管轄,因為三人承擔監督、監管商人的任務,所以也稱“三監”。

(牧野之戰)

這套模式很好,不好的就是在滅商後,周武王就死了。他的弟弟周公攝政,輔佐年少的成王。

東方的諸侯對這個不滿意,在成王元年,四家聯合東方各國與各地蠻夷起兵反周公。

(三監之亂)

周公親率“六師”東征,周軍裝備精良,行軍迅速,出其不意滅掉四家。之後周公擴大戰爭,擊敗東方各地諸侯,將周朝的勢力開拓到海邊。

(周公東征)

也將魯地納入自己的地盤,作為周朝的東方模範基地建設。

這一次軍事征伐,相當於把天下再打了一次,為周朝的天下穩定了二百年。在周厲王時代,危機已經重重了。

(周公)

2、劉邦的削藩與分封

劉邦的天下是諸侯一塊打下的。劉邦登基不是在長安,是諸侯們在定陶推戴的。

當時的主要諸侯有燕王臧荼、趙王張敖、齊王(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

(漢初諸侯分佈圖)

燕王臧荼最先起兵,在劉邦登基五月後就造反,三個月就兵敗了。

韓信在開國後被封為楚王,幾年後被劉邦帶走,降為淮陰侯,之後被殺。

韓王信在開國後被遷徙到馬邑,之後與匈奴聯合起兵,在被征討中斬殺。

趙王張敖是張耳的兒子,是劉邦的女婿,被廢。

(漢初平定異姓王)

淮南王英布在諸侯相繼被殺,直接起兵,斬殺漢軍統帥劉賈,最後在與劉邦作戰中戰死,劉邦也受了重傷。

梁王彭越被找理由殺掉。

在平定燕王臧荼後,燕地偏遠,需要人鎮守,劉邦的小夥伴盧綰擔任燕王,之後也起兵造反,兵敗後逃入匈奴。

可以說劉邦起兵後的前半段在為打天下而奮鬥,後半段在為削藩而奮鬥。

至於他的同姓王親,到了第二代已經淡了,七國之亂就是時間問題的。

(劉邦末年諸侯分佈)

周代的層層分封,相對制約的要素多,能維持較長的時間安穩;漢代的是一級分封,諸侯王統轄的是郡縣,純粹靠感情維繫,自然難以長久。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因為周和漢的分封看起來一樣,其實天壤之別。周的分封,是空口說白話,承諾一個合法的統治權,但是具體的地盤,還需要諸侯自己去打。比如姜太公的封地是齊國,我們看看太公是怎麼去的封國:

於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師尚父於齊營丘。東就國,道宿行遲。逆旅之人曰:“吾聞時難得而易失。客寢甚安,殆非就國者也。”太公聞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國。萊侯來伐,與之爭營丘。營丘邊萊。萊人,夷也,會紂之亂而周初定,未能集遠方,是以與太公爭國。

說姜太公在去自己封國齊國的路上,行人說:“時機稍縱即逝,您睡的這麼安穩,恐怕不是赴國上任的人啊!”姜太公聽了之後,連夜趕路,終於在黎明時分來到了營丘,剛剛安頓好就碰到了萊人攻城。這裡萊人就是蠻夷,如果太公那一夜沒有連夜趕路,恐怕就要做一個沒有國都的齊侯了。

姜太公尚且如此,那些偏遠的比如燕、晉之類,更是要在槍林箭雨中博一個基業出來。所以周朝的分封只是畫大餅,具體要諸侯王自己去努力,諸侯有了發展的空間,還要指望周天子主持公道,所以可以相安無事很久。

而漢的分封,則是中央把現成的土地割出去,交給諸侯王去管理。漢能勝楚,依賴於韓信、英布和彭越等異姓諸侯王的死力,所以劉邦不得不裂土分封。中央朝廷分封本身就是形式所迫,是拿現成的土地去酬功,故而心不甘情不願,又擔心他們會造反。而劉邦分出去之後,這些諸侯也沒有任何擴展的空間,和中央朝廷互相猜疑,於是在韓信、彭越死後,韓王和九江王就不安分的造反了。

封建制度主要適合開拓時期的王朝,給領主很大的激勵去自己征伐周圍的蠻夷,而不適合守成的、大一統的朝代,所以自從漢朝之後,就再也沒有如此大規模、自由度極高的分封了。


經史通義


很簡單,劉邦的分封給了地方諸侯太大的力量。

在劉邦當皇帝后沒幾天,他就開始整那些異姓王了。韓信當然是首當其衝,但劉邦不敢攻打韓信,理由居然是打不過。試想一下,劉邦已經把韓信從齊國大本營調到了鄙視韓信的楚國,卻依然擔心自己打不過,這難道還不夠諷刺嗎?當然,搞彭越也是類似的操作,他也不敢直接打。英布相對最弱,但劉邦親征勝利之後就重傷復發而亡。


可以說,漢朝前期的諸侯國權勢過大。到了七國之亂時,他們居然能召集幾十萬部隊,吳國甚至比中央政府還有錢。這種情況下誰能忍住不造反?

周雖然說也是分封,但周王室的力量遠遠大於那些諸侯國,而且他們實際控制的人口也更多,從鎬到洛邑是聯通的,這可是當年最富庶的土地了。周天子當時直接統領的軍隊有14個師,其中鎮守鎬京的是“週六軍”,鎮守洛邑的是“殷八軍”,而其他諸侯最多擁有三軍,實力上完全碾壓了諸侯。


真正讓東周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是鎬京地區被贈予秦國,從洛邑到鎬京的土地被晉國佔有,東周王室實際控制土地縮水嚴重,最終無法與附近興起國家抗衡而沒落。


看球人


中學歷史課本告訴我們,秦王嬴政奮六世餘烈,東征西討,消滅了東方六國,統一天下,並改分封制為郡縣制,從此,中國歷史正式告別分封制,正式進入郡縣制。

所謂分封制,從字面意義上理解,是封土建國的意思。

天子拿過地圖,在某一塊土地上畫個圈,跟某某子弟或功臣說,從此,這塊土地就是你的了,你就是這塊土地的王,你可以在這塊土地上組建自己的軍隊和政府,在這塊土地上收稅。

從此,這塊土地就成了某某子弟或某某功臣家族的,父死子繼,世代相傳。

這就是分封制。

而所謂的郡縣制,就是把全天下的土地都劃為郡,郡下又劃為縣

所有土地理論上都歸天子所有,天子在整片土地上建立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每個郡、每個縣又建立各自的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管郡政府,郡政府管縣政府,縣政府再通過基層官吏官吏縣內的所有百姓和土地。

這就是郡縣制,郡縣制的地方行政長官不同於封建制的國王,他只有治權,沒有主權,更不能世代相傳——因為他是由國家統一任命的,有任期,但總任期不固定,他有可能高升,也有可能被貶謫,還有可能退休。

但是,歷史教科書沒告訴我們的是,雖然漢承秦制,但漢高祖並沒有全盤繼承秦始皇的政治遺產,而是在秦始皇所創立的政治制度上做了一些調整,最明顯的,西漢初期沒有完全拷貝秦始皇的郡縣制。

漢高祖劉邦在西楚霸王咸陽分封的既定整治成果和楚漢相爭結束的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實行了「郡國制」的政治模式,所謂郡國制,就是郡縣制和分封制雜糅的產物,在中央政府也就是漢政府管轄的範圍內,實行郡縣制,在向天子稱臣的各諸侯所管轄的範圍內,實行分封制。

說了這麼多,我覺得漢高祖劉邦搞的還是分封制,燕、梁、楚、淮南、長沙諸諸侯王,不過是給漢高祖劉邦上了個皇帝的尊號,承認劉邦天下共主的身份而已。

這一段歷史表明,從西楚霸王咸陽分封開始,封建制在中國歷史上有了一個短暫的回潮,一般認為,這一回潮持續到漢武帝時。

這似乎印證了我們中學課本上的知識,歷史總是螺旋的前進。

但是,在封建制短暫回潮的這一段時間內,便是接連不斷的諸侯造反,先是漢王劉邦造霸王項羽的反,後是燕王臧荼、淮南王英布等造漢高帝劉邦的反,後是齊王劉襄等造漢後少帝劉弘的反,最後是楚王劉濞等造漢景帝劉啟的反。

而同樣實行分封制的夏、商、周,都是發展了幾百年後才有諸侯造反,為什麼明明都是分封制,卻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三方面的原因。

①夏商周時,人口有限,全民的生產力有限,人們在原有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就能過得很好了,各諸侯既沒有向外擴張的慾望,也沒有向外擴張的能力,所以那時很少有諸侯造反。

但從春秋開始,人口不斷地爭奪,生產力取得極大的進步,各諸侯有了向外擴張的慾望和能力,諸侯間的相互攻伐也就成了常態,所謂春秋無義戰,說的便是從春秋開始,戰爭已經談不上「義」了,就是對土地和人口的爭奪,城頭變幻大王旗,變得極為正常。

當歷史的車輪滾到秦王嬴政登基的時候,眾多的諸侯國只剩下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國家了,天下歸於一統是必然的,只有天下一統,才能徹底遏制諸侯王繼續攻伐的慾望,只有天下一統,才能在理論上使人民免於戰爭的苦楚。

而秦始皇不過是那個摘桃子的人而已。

②秦始皇和秦二世執政時期,國家並未如預料的那般,減輕人們的負擔,人們依舊要像戰時一樣,不斷地付出,甚至由自由人淪為刑徒,人們再也受不了這種苦楚了。

秦始皇死後,這位曾經了統一了六國極度權威的帝王歸為塵土,政府內原本唯秦始皇命是從的大員逐漸掌握話語權,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和執行力下降,原本被打壓的東方六國百姓和野心家也趁此機會揭竿而起,秦二世胡亥又是一個典型的昏君,於是,大秦亡了。

秦亡於項羽和劉邦所代表的楚軍,也亡於陳勝、武臣、魏咎、田儋、趙歇等各諸侯四處點起的烽煙,更亡於秦帝國治下的百姓對秦政的憤怒。

因為武力的不濟,項羽只能在咸陽主持分封,而不能稱帝;主持分封時,項羽把自己可以自主處置的秦楚兩地皆一分為四,秦地分給劉邦、章邯、司馬欣、董翳,楚地分給項羽自己、英布、吳芮、共敖,而項羽和劉邦的老領導楚懷王熊心,則被遙尊為義帝,有個名義上的天下共主的身份。

其實,只要我們稍稍仔細地看項羽的分封,就能發現,項羽的分封其實是在給各諸侯埋雷,項羽要的並不是一個平衡穩定的政治形態,而是一個隨時會不斷起火的天下大勢,項羽要在當滅火隊長的同時,逐步地兼併天下,最後成為秦始皇那樣的帝王。

「彼可取而代之」,項羽當年可不是隨便說說就算了的。

隨時會起火的天下大勢也確實如項羽所料,但項羽料到了開頭,沒料到結局,沒料到局面會徹底失控,在失控的局勢下脫穎而出的,竟然是漢王劉邦。

劉邦於垓下擊敗項羽後,被諸侯推舉為皇帝,而後燕王臧荼、淮南王英布等人的造反,不過是秦末諸侯混戰的延續罷了。

③劉姓諸王意識到自己的地位並不穩固後,不會坐以待斃,必會奮起反擊,這便是漢景帝時的七國之亂。

但其實,在七國之亂前由齊王劉襄主導的誅諸呂,雖被漢文帝、周勃君臣給予了正面肯定,但實際上,也是一種造反。

呂后死後,呂后時期遭受打壓的劉姓諸王意識到,雖然自己也姓劉,但自己的地位並不穩固,自己隨時可能被調離封地(梁王、淮陽王),隨時會被削去部分封地(齊王),自己隨時會絕嗣(燕王),當他們被打壓後,呂家和惠帝的兒子就會過來填補這些空白,他們不但不能坐以待斃,還要發起最猛烈的反擊,一舉拿下最高的權力,主導天下大勢。

這其中,齊王劉襄做的準備充足,也差點就成功了。

可惜,當年跟隨劉邦一起打天下的老臣害怕劉襄登上皇位後秋後算賬,把呂后打為負面人物後,他們也會被打成附逆之臣,他們的爵位、前途都將不保,因此,以周勃、陳平、灌嬰為代表的老臣迎立了皇四子代王劉恆為帝,功臣和皇子達成政治同盟,僅在軍事上短暫佔優的劉襄也不得不妥協,回到封地齊地繼續做自己的齊王。

在這裡,我們看到,劉姓諸王之所以要反,是因為怕,怕失去,所以主動出擊,這跟春秋、秦末的諸侯戰爭都不一樣,春秋和秦末的諸侯之所以要打,是因為想要更多。

參考資料:《史記·周本紀》、《史記·秦始皇本紀》、《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孝景本紀》、《史記·齊悼惠王世家》、《史記·黥布列傳》


遙望燕園


這個題目有些搞笑啊。歷史事實是,周代從一開始,就有諸侯造反了。

周武王剛死,就爆發管、蔡之亂。

周室取代商後,周武王封弟弟周公旦於魯;封召公奭於燕;封弟弟叔鮮于管;封弟弟叔度於蔡。在這幾個嫡系諸侯中,管、蔡兩國負有特殊的使命,這兩個諸侯國分佈在殷邑附近,管叔鮮、蔡叔度的職責之一,便是監視殷商舊貴族,預防他們造反。這四人裡,周公旦並沒有呆在封國,而是留在中央輔政。

然而,周武王做夢也想不到,他剛去世,幾個兄弟就同室操戈,新興的周王國陷入極其嚴峻的危機之中。原因是周公旦立了周成王後,自己居然當起攝政王。

周文王有十個兒子,其中排行前五的分別是:伯邑考、武王發、管叔鮮、周公旦、蔡叔度。長子伯邑考死得早,次子周武王去世後,按排行管叔鮮是最年長的。但是老四周公旦居然自己當了攝政,實際上成為周政權的真正統治者,這惹起管叔鮮、蔡叔度等兄弟的憤怒。

要知道周公旦一直得到周武王的器重,甚至不讓他去封國而留在朝廷,這個恩典是其他兄弟都沒有的。在周公旦的兄弟中,有許多人對他早看不順眼,認為是武王偏心,心裡很不服氣,如今對周公旦攝政更是不滿。

周公旦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辯解,他是這樣說的:“恐天下聞武王崩而畔。”擔心天下諸侯聽到武王去世的消息後發動叛亂,他不能把政權交給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在這段時間裡,他必須攝政。

然而周公旦這一解釋實在無法令人滿意,他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憑什麼他有權力超越諸兄弟之上呢?憑什麼他是攝政王,而不是其他兄弟呢?顯然,這裡就牽扯到權力鬥爭的問題。

在諸多兄弟中,又以管叔鮮最為不滿,他憤憤不平,當年周武王把行政大權交給周公旦,而自己卻只能在殷邑監視紂王的兒子,很明顯被剝奪了權力。管叔鮮糾集蔡叔度等人,共同散佈流言:“周公將不利於成王。”就是說,周公旦的真實目的,並不是為了輔佐年幼的周成王,而是想篡位稱王。

管叔不斷糾集反周公旦的部落聯盟,這些同盟國多數來自朝廷鞭長莫及的東部及東南部,包括淮夷、徐戎諸部以及一個頗有實力的諸侯奄國。

面對管叔鮮的挑戰,周公旦毫不退縮。他爭取到召公奭(燕國)及姜太公(齊國)的支持,當然還有自己的封國魯國。

管叔鮮終於率部叛亂了。

叛亂的人,包括管叔鮮和他的兩個弟弟蔡叔度與霍叔處。這幾個人,都是周公旦的親兄弟,同父同母,如今上演一出同室操戈的悲劇。這場叛亂又稱為“三監之亂”,所謂的三監,指的是管叔鮮、蔡叔度與霍叔處,他三人的職責是監視殷商舊部,故而稱為“三監”。參與叛亂的還有武庚的殷商舊部以及東方一些諸侯及蠻夷部落。

然而,此時距離武王伐紂不過才七年的時間,周公旦的軍隊,都是參加過伐紂戰爭的舊部,作戰經驗豐富,堪稱精銳之師。管叔、蔡叔、霍叔的烏合之眾, 如何是精銳政府軍的對手呢?

周公旦的軍隊勢如破竹,連戰連捷,這場實力完全不均等的戰爭很快便以政府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結束。對待自己的親哥哥,周公旦卻毫不留情,他堅持將管叔鮮送上斷頭臺。一起被處死的,還有紂王的兒子武庚。蔡叔被流放,霍叔貶為庶人。

在三監之亂平定後,周公旦並未收手,又鎮壓當初支持管叔的諸勢力。他先攻打淮水、泗水一帶的夷部,消滅了十七個部落。而後集中兵力攻奄國,此時的奄國已經沒有同盟軍隊的支持,孤軍奮戰,當然不是周師的對手,都城最終被攻破。

綜上歷史所述,可以看出,周朝的歷史,並非如題主所說,過了四百年才有諸侯造反。實際上,西周滅紂後只七年的時間,就出現大規模的諸侯之亂了。


君山話史


這就要好好研究一下,分封制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很多人理解分封制,就是皇帝把自己手裡掌握的土地分封出去,造出一堆大大小小的諸侯。這樣理解好像沒毛病,但是,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

至少周初封建的時候,遠遠不是。

我們在大一統的傳統中過習慣了,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句話的理解可能跟它最初的意思並不相同。

夏、商、周,上古三代,名義上也是大一統,但天子只是天下共主,對各個部落、各個方國、各個諸侯國,並沒有直接的統治力。歐洲封建社會,有所謂“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之說,三代亦然。不是天子不想管,而是實在管不到。這還是受限於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不發達,通訊手段過於落後,對於“廣土眾民”的中原大地,只好採用分而治之的間接統治方法。

這也就是柳宗元在《封建論》中所說的:“封建非聖人意也,勢也。”不是天子不想直管,而是管不過來,只好分封諸侯鎮守之。

例如,武王伐紂,滅了殷商,但是對於殷商遺民,並不能直接管理、統治,還是要封殷商的王子在殷商故地。先是武庚、“三監”,後是宋、衛,都是分封殷商遺族或者同姓諸侯在那裡世代鎮守。

而很多地方的分封,只不過承認個既成事實,納入到納貢體系裡來,維持表面的“禮法”罷了,關起門來,人家就是自成一體的獨立王國。

再加上,那個時候的封建,實際上是開拓性質的。天子把哪位諸侯封在某處,並不見得是那個地方已經處在天子的治下,而是劃定個大概的範圍,有本事你自己去佔好了。

封到封地的諸侯,有本事的能漸漸做大,沒本事的,就可能經營不下去了。上古三代,中原是”華夷雜處“的環境,所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並不是“四夷”就只處於四境,而是就在中原諸侯國之間的縫隙裡,跟華族居民犬牙交錯。周天子尚可以被犬戎攻滅,何況諸侯國?衛國那位玩兒鶴的衛懿公,不就是被狄人滅了國?為什麼春秋的時候齊桓公提“尊王攘夷”可以有那麼大的號召力?就是因為當時諸侯國面臨的最大的威脅,還並不是彼此兼併,而是在蠻夷的洪流面前如何生存。燕國也是差點被滅國,就是賴齊桓公才得以保全。本來帶領各諸侯國應對蠻夷的責任,應該是周天子的,但是東周以後,周王室衰微,就由有力的諸侯負起這個責任了。

說到這裡,回到題目本身。首先,周實行分封制後,諸侯並不是四百多年後才造反。其實剛剛分封了,諸侯就造反了,就是“三監之亂”,周公還親自東征,後來西周的歷代周王都沒少征伐。但是相對於後面的諸侯亂世來說,這個頻度的確少得多。這一方面是史料記載得比較少,另外就是,剛剛分封的很長一段時間,各個諸侯國之間親緣關係比較緊密;各國都還只是在自己封地周圍開拓,並未直接接壤,也就沒有那麼多的直接衝突;而當時諸國直接的威脅並不來自彼此,而是蠻夷之國。

可劉邦分封就不一樣了。其實何止是劉邦分封,在之前的項羽分封就已經是了。那時候中原地區已經開發比較成熟,這個時候分封,相當於戰國的延續,各諸侯國間直接衝突,利益當然難以平衡。項羽分封完十八路諸侯,馬上就有人造反了,還不是後來得天下的劉邦,而是齊國。劉邦分封也不是幾十年後諸侯才造反,他當皇帝的時候,異姓王就已經該反的、不該反的,都被他整得差不多了。文景時代對付同姓王,武帝時還要用“推恩令”最後定局。

時代已經不同了,經過戰國廝殺、秦並六國,統一的帝國開始成為穩態,這個時候再搞分封,就是逆潮流而動了。

說白了,上古三代分封,要麼是承認既成事實,要麼是開疆拓土。周初封建最為典型,也證明了在開拓期,封建制度卓有成效。而當中原地域已經開發相對成熟,這個時候搞分封,就都是從自己已經可以直接管理的郡縣中設置封地。一個是封的反正還不在自己手裡,一個是從自己兜裡掏出來的都是肉,這是有本質不同的。

在開拓進取階段,分封制非常有效;一旦天下定鼎,分封就不符合郡縣制下大一統帝國的利益,就要被翦除了。這就是為什麼從秦漢開始,封建制雖然屢有反覆,但逐漸不再成為主流的原因。


軒轅十四Rex


首先,問題中的結論就有違史實。

長期以來,史書對於西周初期就有著不少美化之處。比如,《史記·周本紀》就說:“故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錯四十餘年不用。”以說明周初時的教化天下之功。但實際上是否真是如此?

考古學家們在考古發掘過程中,找到了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銅器,師旂(音旗)鼎。

師旂鼎的鑄造時間是在西周初,屬於周成王時期的青銅器。師,是西周軍隊官職名稱;旂,是鑄鼎者之名。師旂,是伯懋父手下的將領;而伯懋父,則是周成王時期的王室大將。(《西周史》許倬雲 著)在師旂鼎銘文中,就記錄下一件發生西周軍隊中的稀罕事情。

據銅器銘文記載,在周王室準備前去討伐“方雷”時,師旂屬下“眾僕”集體“罷工”,都拒絕服兵役。師旂用盡了一切命令、威脅、恐嚇等等手段,下屬們都絲毫無動於衷,不肯從命。萬般無奈之下,師旂只能求助於上級,向周王室執政大臣伯懋(音毛)父告發此事。

周王畿之地,居然有人敢煽動集體逃避“兵役”,這簡直是等同造反!人人都拒服“兵役”,周王室還憑什麼去打擊異族恐怖主義活動?還怎麼去鎮壓那些不聽話的諸侯?所以,伯懋父一聽到師旂的告發,大感震驚:這些目無法紀的頑固抗法分子,絕不可姑息遷就!他立刻給出批示,對於這些不肯服兵役的人,依法就應該——處以罰款!

集體拒服兵役,周王室的處罰居然如此之輕,已是大大出乎人們意料之外。但是,更令人吃驚的事情還在後面。

目無法紀的“眾僕”們,居然連罰款也拒絕上交!師旂的命令,部下們都視若無物,這讓他根本無計可施!無可奈何之下,他只有再次向大將伯懋父求援。伯懋父聽聞此事,對目無法紀分子如此冥頑不靈表示高度震驚,對此類不法行為予以最強烈的譴責。他嚴厲地指出,對這種拒絕服兵役之人,依法就應該驅逐出境!但是,現在正值國家用人之際,特地從輕發落、法外施恩,只要能把當初王室定的罰款上交,那就……算了!

周王室出征,居然有人敢逃避兵役,而且從銘文“眾僕”分析,這還是一次集體逃避兵役的重大事件;不僅僅是拒服兵役,他們甚至連周王室開出的罰款也敢拒交!更加令人意外地是,伯懋父最終給出的處罰,卻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頗有些息事寧人的味道。

拒絕服兵役的“眾僕”,有學者認為,應該通於“眾附”,即指眾附庸國。(《對西周銅器“師旂鼎”中的幾個問題探討》陳曦 著)所謂“附庸”,是指那些領土面積狹小的方國。說是“國”,實際上也許就只是一座城。《孟子·萬章下》:“不能五十里,附庸於諸侯。”這意味著,師旂鼎所提到的“眾僕”,實力甚至連最低等級的諸侯國都不如。但是,“眾僕”們卻因王室的徭役負擔過重,敢於聯合起來,公然抗命、不聽從周王室調遣!

從周武王到周公旦再到周成王,周國“國父”、“國叔”所推動建立起來的分封制(封建制),運行才不過幾十年。因為《史記》有“成康之際,刑錯四十年不用”的說法,很多學者因此質疑師旂鼎的年代,把它定在了西周中期。但是,師旂鼎中伯懋父在成王時期的其它青銅器銘文中也時常出現,那麼它屬於成王時器當然更具說服力。

成康之際,連小小的附庸國都敢公開違抗周王室法令、不聽從調遣,那些勢力更為強大的諸侯國,調動之困難,就可想而知了。師旂鼎的銘文,真實地反應出西周建國以來,周王室權威每況愈下的殘酷事實。

所以,不管是西周還是西漢,分封制實施了不到幾十年,中央集權都已經遭遇到來自分權勢力的挑戰。只不過,西周王室應對這種挑戰是採取容忍退讓的策略;而西漢皇室則採取了更加激化矛盾的對抗策略。這就是西漢“七國之亂”陡然爆發的原因,並不是西周分封制比西漢分封更加高明。

然而,即便西周王室如此容忍退讓,到周夷王時,仍然出現了“當週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的現象(《史記·楚世家》)。這表明,天下諸侯方國已隱隱有不臣之心了——而此時距離西周分封制的建立,也不過才一百多年!

因此,西周不過是因為有了“刑錯四十年不用”的光環效應,讓後人對西周教化之功更為仰慕;但社會和歷史有其本身固有的發展規律,不會因朝代的不同就出現差異。所以,不會出現西周分封制維持了四百年而西漢分封制僅維持了數十年的本質差異。


欲雲談史論今


時代不一樣了,社會發展情況也不一樣了。項羽剛分封完就有人造反呢?其實從戰國開始,分封制就已經不適合時代的發展了,項羽一心搞分封制其實就是和歷史的潮流對抗,只能是失敗的。

周朝實行分封制能夠維持八百年的天下,首先當時的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特別相信鬼神的存在,對於大自然是非常敬畏的,那時候周天子搞出了自己是上天之子,所以老百姓沒人敢反,而且那時候周王室把一切能夠影響到自己統治的都帶上了神的色彩,就說青銅冶煉技術吧,一開始的時候這個只有周王室的才能技術,別說是一般的老百姓了,就是一般的諸侯也是沒有這個技術的。因為周天子也把這個技術說成是上天賜給周王室的,別人是不能擁有的,造反的兵器都沒有,要怎麼造反呢。那時候社會生產力低下,私有財產很少,人口也少,私慾也比較少。

按時到了戰國時代就不一樣了,最大的一個影響就是鐵器的出現,開始大大的提高了人們的生產勞作能力,人口開始大增長,人們的私有財產開始大大的增加。而且鐵器的冶煉一般的老百姓都會了。又加上田氏代齊,三家分晉等等事件,導致君臣之禮已經亂了。這個時候讓人們開始意識到 王侯將相令有種乎!人們開始意識到人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的去相信神的存在。價值觀念已經產生變化了。

到了秦漢之後,分封制已經是要退出歷史的舞臺了,在之後的歷朝歷代可以看到別說是一些王室家族成員了,就是一些將軍也是經常造反的。想要靠血緣關係來維持的統治已經是不適合時代的要求了。


小伍講歷史


因為有前車之鑑,周分封后。經歷春秋戰國,各國之間已經失去了原先對周天子畢恭畢敬的態度,自己候國壯大了,都不服彼此,都想主宰天下。漢朝諸侯王不傻,知道手中權利是有可能像秦一樣消滅其他政權做國家一把手的。

漢朝初分封,是因為吸取秦王朝快速滅亡的教訓,漢初統治者希望通過宗族分封的方式,萬一皇帝昏庸國家動盪,宗族可以撥亂反正,確保劉姓江山的延續。不至於像秦王朝那樣,快速滅亡!但是隨著諸侯王力量的強大,隨著親戚關係隔代疏遠,往往會不把中央放在眼裡,往往不在滿足做諸侯國裡的土皇帝,都想著過一把皇帝癮。所以才會發生後面的中央與諸侯國之間的權利遊戲。

這一點和資本主義發展很類似。商人發了大財,不滿足之前的地位,想要玩一把政治,所以就要搞議會奪權,野心隨著自己能力壯大也不斷壯大。發動資本主義革命!


竹杖芒鞋181851981


第一:

說周朝初期沒有諸侯王反叛,其實是一種想當然的誤會。

任何時期,都離不開伴隨著權力和慾望的爭鬥,即便是被美化過度的周朝。

周文王在歷史上是被認為施行仁政的,但實際上,在文王時期,周部落已經開始大肆地對周邊進行武力征伐。

到武王時期,集合諸多部落,以聯軍的形式對商部落發起了大決戰。雖然在牧野取得大勝,但商朝此時並沒有滅亡,仍然在紂王兒子武庚的帶領下和周部落對峙。因此武王不得不派自己弟弟管叔、蔡叔在附近駐防,嚴密監視。

武王死後,管叔和蔡叔就聯合武庚一起反叛了,《周書》記載,一起反叛的,還有徐、奄、熊和盈等部落,其中奄地就是後來的魯國,熊是後來楚國氏族,盈就是嬴姓部落。管叔和蔡叔的反叛,可能是因為同樣都是姬姓王室,出於嫉妒不服周公的攝政。但武庚和其餘各部落的反叛,應該是仍然忠於商,而對周部落不信任的緣故。

直到周公親自東征之後,才算真正平定天下,大規模的分封諸侯是這個時候進行的。

所以周朝從一開始就是從不穩定中建立的,並非如想象中那麼四方賓服。

第二:

春秋時期的政治組織形式、生產能力也和漢朝時不一樣。春秋時地方百里的就是大國了,而且兩國之間還有很多無人居住的野地、空地,落後的土地分配製度和生產力導致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控制天下的能力。所以在戰國之前,擴充實力的大部分戰爭是在諸侯之間互相兼併、爭奪。諸侯的最大願望是做一方霸主,而不是天下共主。

但到後世就不一樣了,大國往往地方千里,同時管理大帝國的政治制度、組織形式、人口、生產方式都已經配套,這就是到戰國時代從霸主走向統一的內在動力,也是後世諸侯王一有反心就立刻有膽量覬覦帝位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