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中國跑步真的變強了!上馬720人成績“破三”

大数据|中国跑步真的变强了!上马720人成绩“破三”

上海馬拉松,國際金標賽,終於有了金標的成績。

根據上馬組委會及相關合作媒體發佈的具體破三數據(全馬時間3小時以內)。按照淨成績,包含特邀選手、國內精英選手在內,上馬男子有693人、女子27人進入3小時(不含3小時整)大關。

業餘馬拉松界一直有這麼個說法,“330是堵牆,300是座山”,不過,隨著中國業餘馬拉松選手的整體水平的快速提高,300不再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山了。

而民間選手的飛速提升,是中國馬拉松硬實力的體現,也是追趕日本的動力。

大数据|中国跑步真的变强了!上马720人成绩“破三”

上海馬拉松18日開跑。本文圖片 視覺中國

中國跑者變強了,數據不會騙人

說中國業餘馬拉松水平選手水平快速提高,是有依據的。

2017年北京馬拉松,有358名選手破三,北馬也成為國內首個破3選手超過300人的賽事。這其中,中國籍的選手332位

2個月後,2017年上馬共有403人成功破3(不含3小時整),成為國內首個破3選手超過400人的賽事。這其中,男選手380人,女選手23人;外籍選手佔據39人,而包括港澳臺在內的中國籍選手共有364人。

今年9月,北馬共有532人成功破3,成為國內首個破3選手超過500人的賽事。

而昨天的上馬,直接跳過700關口,創造了一個新紀錄。並且,上馬去年全程選手28000人,今年是25000人,減少超過10%。

筆者翻看了相關數據,刨除特邀選手、業餘外籍選手、國內專業運動員的數量,國內業餘高手破三選手的數量略有下降,但上升趨勢反而更陡峭,或者說更明顯了。

大数据|中国跑步真的变强了!上马720人成绩“破三”

再來看看另外兩個比較著名的馬拉松。

2017年無錫馬拉松有258位選手破3,其中中國籍選手235人;2018年無錫馬拉松破3選手302人,中國籍選手有273人,兩個數據都雙雙增長。這還是同天有重慶、徐州、鄭開馬拉松等賽事的情況下取得的。

其中,徐州馬拉松是全國馬拉松錦標賽的一站,吸引了許多高手,有9人進入220。

2017年杭州馬拉松近1萬人參加,破3的選手為126人;2018年杭州馬拉松全程選手14250人,參加選手增加了約50%,但破3選手有282人,比去年的126人翻了一倍還不止。

如果拿2.5小時來說事呢?北馬在基本保持3萬全程選手的基礎上,全程成績在2小時30分以內的選手,2017年為22人,2018年為31人。上馬今年進入2小時30分的選手數量是40人

當然,2小時30分內的選手數量相對較少,數據容易被特邀國外選手的數量混淆,那麼看看3小時30分的選手數量怎麼樣?

以北京馬拉松賽為例,從2015年變身全馬以來,在3萬選手基本不變的前提下,進入330選手的數量分別是1715人、1990人、2917人、3894人。其中今年進入330的選手數量幾乎是2年前2016年的2倍。

杭州2017年進入330的選手數量是1234人

,今年是1654人,因為參加全程的選手數量有所擴大,因此進入330的選手數量和比例增長不大明顯,不過至少體現出進入330選手的絕對數量在增加。

或者反過來說,如果增加的參賽選手都是菜鳥,那麼進入330的選手數量基本是不變的。

大数据|中国跑步真的变强了!上马720人成绩“破三”

上馬雨中開跑。

追趕日本,我們在路上

其實從全程的完賽率也能看出,中國能跑全程馬拉松的人多了,這也為更多的人破三夯實了基礎。

2018年無錫馬拉松的全程項目完賽率96.07%,和今年上馬完賽率96%基本持平。今年杭州馬拉松全程完賽率97.41%,考慮到關門時間是6小時15分,這個完賽比例比較高。

如果拿北馬4年完賽數據,似乎更能看到趨勢——88.23%、95.56%、95.51%、96.98%,整體是上升的。如果把2018年無錫、上海、杭州、北京單獨列出來看,全程完賽率都在96%以上。

簡單地說,中國業餘選手更能完賽了。

當然,因為國內破3的總量還不是很大,數據還是比較籠統,沒有區分年齡段和性別。我們更不能沾沾自喜。因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看日本就知道。

日本歷史上進入2小時10分的選手至少有93人,我們只有3人,且最近10多年來沒有選手進入210大關。而今年日本東京馬拉松,就有9名日本選手進入210大關。

今年日本男選手兩破日本國家紀錄,分別是2:06:11和2:05:50,而我們的國家紀錄還沒有進入208。亞運會上,日本男選手拿金牌,我們銅牌;女子方面,日本選手獲得銀牌,我們第8。

日本在今年波士頓、東京、芝加哥3個大滿貫賽事中,獲得金、銀、銅牌各一塊,還在這樣的大賽中兩破國家紀錄。其中有“最強公務員”(業餘選手)之稱的川內優輝拿了波士頓馬拉松的金牌。

而在2017年11月,日本上尾半程馬拉松(極少量外籍精英選手參賽),62人進入65分鐘大關,197人進入66分鐘大關,顯示了日本強大的人才儲備厚勢。

即使按照最保守的換算,也就是半程乘以2.2為全程成績,那麼相當於62人進入223(2小時23分),197人進入227(2小時27分)。

總體來說,日本的長跑及馬拉松文化氛圍較好,積累和沉澱較深。

但好在,我們在迎頭趕上。

(作者繫上海體育學院體育、媒介與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